序:语言是我们人类发展出来的交流工具,或者叫做编码系统。由于语言的应用需要输出者和输入者使用同一套规则,并对所描述的事件、物体具有共同的体验,因此语言又和历史时期、地域建立了时间与空间的联系。《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当时的人类随着发展,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与神在一起的高塔—巴别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巴别塔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这个故事,成为人类分为不同种族的注脚。
本文尝试以连载的形式,回答几个常见的语言的问题。
(1)中文与英文各自的特色
我们在进行国际学术会议时,常常被问及,为什么都是中国人你要讲英文?甚至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学者会写英文文章,而不是写中文文章让老外来学习?
这个还是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即,中文和英文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
我们可以把中文和英文各比喻作一个书店,在《中文书局》,我们能够买到《三字经》《百家姓》《古文观止》《读者》等琳琅满目的文化类丛书,而在《英文书局》,则可以买到《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生物学》《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技类丛书。因此,在学术领域,为了交流方便,很多国际会议选择用英文作为官方语言,以方便国际交流。
我们看到中文缺乏好的科技作品,产生这一区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用中文就不能推公式、求函数、写方程呢?
这主要还得从中文和西文的特性说起。
我们所熟悉的中文,是一套表意文字,大家从小学习时就知道汉字是从象形抽象来的。换句话说,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当我们的文字编码最小单元----一个字是一幅画时,很容易产生画面感:比如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而西方文字刚好相反,单给一个a b c,我们没有任何画面。西文的26个字母,组合起来就会同时产生意思和读音,因为它是表音文字;例如bus,but,你可以立刻读出这两个词,但是他们的意思没有任何关联。而中文“木林森”,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们是表意文字,意思非常直白;但想知道它的发音,就需要你去逐字记忆。
有了这个概念,你去看 y=ax+b,用英文就很容易表述,因为abxy这些字母本身都没什么意思。
而我如果用四个汉字:未代表y,爱代表x,阿代表a,闭代表b,上式可以写成:
未=阿爱+闭
怎么样?是不是你内心总在思考,阿爱是个啥,闭为啥闭了呢?
这是表意文字在抽象表达方面的一个缺陷,即,它的图像性让我们大脑总是在思考画面,而不是无意义的符号本身。
写到这里,可以给大家看一下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的汉语《微积分》:
转自: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7864462
虽然活字印刷术产自中国,但是由于中文的画面和故事感,带来无法进行抽象表述的困难。而这又进一步导致我们的音乐等需要编码的系统的流失:没有详细的乐谱记录,《菩萨蛮》《贺新郎》就只能是宋词词牌名,它的曲调,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伯牙子期,都永远地流失了。
(2)从文字记录的缺失到工匠标准的缺失
在唐宋时期,中国曾经依靠瓷器和丝绸这两样集工业自动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于一体的伟大创造中,在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祖先的荣耀。那些官窑、汝窑,能够产生几千年变化都一样的瓷器,均有一套极为严苛的制作工艺。
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我们没有大面积发展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导致没有六西格玛这样的管理。我们经常嘲笑德国人做饭加调料用3mg、5ml这样的单位,而我们是“少许”“一点点”来表述就能做好一道菜,却没看到这种标准化所带来的影响:没有标准,就无法传承。
后来的结果就和前面的例子一样了:西方通过工业革命产生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我们由于文字在抽象承载能力方面的缺陷、“洛阳纸贵”不爱记录的习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恐惧传承的习惯,方方面面导致了我们只是发明了火药,却没有研究它的原理、它能做什么,最终火药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的钥匙。我们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口口相传,没有把语言的记录功能运用其中,导致几近失传。
(3)如何破局?
如今,我们如果想要积极超越欧美,道路只有一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中国人应当活学活用英文,并活跃在中文传播和英文传播两条轨道上,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学者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中华民族,和中文的魅力。
同时,我们要更多地投身于文字的记录、标准的建立,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最高标准,让中国人贡献的非物质文化成为世界人民喜爱和学习的典范。
有了这些,终有一天,我们会把中文交流便捷、意义深刻的特点,和西文的抽象表述、无拘无束的特点结合起来,博取众家之长,跨越巴别塔上的语言壁垒,对人类产生更大的贡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席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9502-13183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