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基
假设于洋王晓理没有消极比赛 精选
2012-8-2 15:43
阅读:17076
标签:国家利益, 李永波, 奥运精神, 于洋, 王晓理

现在我们来假设,于洋王晓理在中国奥运代表团和李永波教练对奥利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下,敢打敢拼,顺利的取得了小组第一的成绩,进而和另一对中国选手火拼。这样消极比赛的事件就不会发生。这样符合奥运精神的行为,会不会得到中国的体育迷和广大网民的理解呢?

 

比较可能的结果是,熟悉赛制的体育迷会骂中国羽毛球队不懂规则,而于洋王晓理会被冠以没有团队精神的帽子。更重要的是,中国至少会少一枚奖牌。按照固有的思维,多或少一枚奖牌,对于中国羽毛球队来说,是评判这次出征伦敦奥运战绩优劣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上级领导对教练和整个团队训练效果的评价,关系到奖金的多与少,更关系到中国社会对羽毛球队的关注度。

 

1984年洛杉矶中国首次全程参与奥运会以来,中国的民众逐渐认识熟悉了奥利匹克,在各个体育项目普及程度远不如今天的时间里,每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奖牌数是最受民众关注的。从洛杉矶的奖牌榜第四名到北京奥运的金牌数、奖牌数第一,这样的成绩反映出了中国体育水平的稳步提升,体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每次国歌响起,伴随着国旗升起,感动落泪、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的不只是运动员本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和平年代,奥利匹克成为了最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一种图腾;只要全力拼搏取得了胜利,为“国家利益”而战,运动员便会得到举国上下的赞美与肯定,成为国家的英雄。发扬“奥运精神”甚至成为了激励人们去勤奋工作的思想动力。

 

随着金牌越来越多,中国的竞技体育地位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重要。创业容易守业难,夺冠和突破容易,可难保次次都能卫冕。一朝夺得金牌,下次如果没能保持,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难免受到很多质疑。在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和强国的今天,国家的形象得到了多少提升?我们缺的是奖牌的数量吗?我们其实早已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现在的中国和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变化太多了,金牌和奖牌再多,对于中国人的激励,都不如“消极比赛”,“没有奥运精神”这几个评语更能敲打中国人的内心。

 

估计大部分网友和我一样,非常同情于洋王晓理,认为她们两个是非常有团队意识的,是爱国的。假设没有奥委会的处罚,相信很多国人还是会支持为了团队的利益而“合理利用规则”。她们按照教练组的安排,不顾观众的嘘声和倒彩输掉这场比赛,只为了队友能多拿一块奖牌,而处罚决定下来以后,最受伤的却是她们,而不是当初作出这个决定的教练组甚至是中国体育代表团。

 

归根结底,在奥委会处罚之前,很多人把奥运精神和金牌奖牌等同了。认为多拿奖牌就是实践了奥运精神。在很多情况下,两者确实没有矛盾,而在本届奥运的女双赛制里,这个矛盾活生生的摆在了中国羽毛球队的面前,摆在了李永波面前。相信他在作出消极比赛的决定前也是做了不少的权衡。在他的心里,也一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不应该对李永波太多的口诛笔伐。我们应该也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我当时会不会也这么做?

 

这个处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重温什么是“奥运精神”。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假球。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没有了努力争胜的比赛显然违背了奥运精神。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考虑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就是重要的国家利益,以金牌奖牌数量来衡量国家形象是片面的。在伦敦,国家形象更多的是对奥运精神的正确理解,去塑造中国在奥运赛场上真正的大国风范。

相关专题:我看奥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政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82416-59830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0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