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很简单的一本书:读“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2023-6-5 20:28
阅读:1403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顾彬,北京出版社2017

有一个极好的序,“诗人顾彬的散文”,王家新写的。网上查了一下,是个著名的诗人,文字确实是好,书中那些有趣的点就写到了,阅读过程中反倒是要搜寻那些有灵魂的文字,如果仅读原书的话则是很难采掫到的。“往前走,找你自己”。确实比起“做你自己”诗意多了去了。

本为读点轻松的,只是这个有点太轻松了些。多是报刊上的一些文字的集子,是个德国人在中国,可以用中文在南方周末上写文章的人,说到这,不知道南方周末现在怎么样了,好多年没读过这张报纸了。

“翻译是一门艺术”,可惜这门艺术没有得到过承认,估计翻遍艺术史也不会有专门讨论翻译的章节,小的论文多半会有,但会归到艺术类吗?

“忧郁是一个真正文人的生活态度”,难道其他情感不是吗?

有很长的一篇写与顾城夫妇的交往故事。

“语言驾驭能力、形式塑造能力和个体性精神的穿透能力”这是(文学)作品的三个要素。

以上便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吧。借这书展开对一本好书的理解。

什么是一本好书。如果一本书好,一是文字平淡,偶有新字,唇读性强,词比字多。二是句子长短适中且有变化,朗读性好,偶有隽永金句。三是文本结构清晰,或清晰的混乱,有外在逻辑最好,或者内在逻辑。四是有寓意,可迁移,引人思考,触动人情感。五是情节性,现在这点不太提了,类似无调音乐似,现在以无情节为好。

文字的唇读性,特别是诗,一定要有朗读性,所二四六不论,一三五之类的事情不应该是推崇的,严格的规则下才有恣意的奔放。现代诗的节奏、韵律同样的要求。文字的好与不好,最大的地方就在这种朗读性。

像诗一样写作不只是像诗一样的去思想,而且要像诗一样的去书写。文白相杂的作品只是一种书写习惯的事儿,但不应推崇,整齐与工整是众多技巧中的一种,全都是骈文就只剩卖弄了。

文字的准确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字词的储备,一个是来自对被描述对象的精准观察。用完整的句子清晰的表达思想这是基本功;用准确贴切的字词来描述,这就是最高境界了(历史上有很多一字师的故事,都是讲这样的故事);如果能找到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鲜活的字词来描述了,那就是天才了;如果变换了词性而更加准确的描述,那我们只能叹一句天使下凡了。

句子的长短、气口是另一个问题。书是用来读的,这个读是朗读,就是能上口,因而长短断句起伏平仄就有了明快阴暗的不同表达。不是说宁短勿长,特别是现代写手有很多长句,比如王先生,特别是在口号式的需要提升兴奋的渲染气氛的时候,多个平行字词组成一个长句是很常见的。

我阅读体验感觉第一要求就是流畅,繁花我读不进去,就是因为他人为的制造断口,无法叫你一口气读下去。我的阅读是非现代派的阅读,很多新的形式我读不来,所以观点并不一定正确。

202201“读书”上有一篇文章谈鲁迅的文章中为什么用“之不拉”(斑马Zebra的音译)和“海乙那”(鬣狗的音译)来表达的问题,部分的涉及字词使用的问题。是不是牵强附会搞不清楚,但终是一个思路。

阅读体验好的文章一定是文字好的文章,只是可能未察觉到字词的精妙,从理科男的角度看如果要学习这项技能需要认真研读、大量刷题,外加自己写作,在写作中体会。

在类比时想到了音乐和绘画,那么古典音乐的生命力在哪里,只是历史作用?还是因为门槛的作用,听钢琴曲都听不个儿来,哪里还会是音乐爱好者。绘画只关心一件事,画面的含义,很少去关心笔触。而书籍就不一样了,即在读它的字面意思,还会读懂他的内涵,还要加上喻意,外加对文字结构。文学作品很特殊,人们可以看字词句章,所以考虑的东西可能就多了。音乐也是,只听曲调,歌词,配器,非专业人士很少读和弦。

   而现在常看的视频只关心一件事儿,有没有趣,偶尔会留心一下清晰与构图。但手机视频在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了。起身总是会看手机在不在,但书不会, 因为手机不只是用来阅读,或者说阅读的功能不会提醒你拿起手机。最初厕所里放的是报纸或者杂志,后来厕所里有了书架和书,现在厕所里只有厕纸了,因为手机会带进厕所里。手机比较轻,书除了读还会翻,说是手机阅读也可以随意翻页的,但我还没有学会。书有书香,有毛边书,有书签,有找不到的贴纸和笔,手机可以随意的检索查找。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39066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