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结构对我来说,就是通过弯曲来承重的一种结构。从物理、建筑的角度,甚至社会学的角度,都有它的意义。平直的东西,虽然简单,但和拱结构比,能承载的重量有限。2011年到泰国开会,组委会安排了一次参观,去看泰国的一些古迹和传统民俗风情,其中一个点是披迈石窟。古高棉之路的两端,一端是吴哥窟,另外一端是披迈。吴哥窟很壮观,自不用说,我还没有去过,也没法说。而披迈石窟则被认为是泰国的吴哥窟,两者是一个建筑风格,后者比前者小一号而已。它们建筑的时间,大约和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时间差不多,在11-12世纪。有争议的说法是,披迈石窟早于吴哥窟。
那次访问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参观时,我的一位朋友说:东西方的建筑,有一个明显的差别,就是西方的建筑,很早就用拱结构,而东方早期的建筑,用拱的不多,因此大跨度空间的建筑比较少。当时看了一下披迈石窟建筑,好像真是这样。我的记忆中,中国比较早的拱形建筑,是公元610年前的赵州桥,桥的圆弧拱跨度近38米。但这个技术似乎没有被扩展到其它早期的建筑物中。从单一建筑的空间看,东方早期的建筑,以多室建筑为主,比如披迈石窟。从个人经验,我自己一直认为东方建筑中,以木材、砖瓦为主的建筑比较普遍,从厚重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到泰国华丽的玉佛寺和皇宫,都是这样。而西方能留存下来的建筑,则多是石头建筑,也是他们的古建筑能保存下来的一个条件。转遍欧洲,就是看石头建筑,印象中没有什么辉煌的砖木建筑。从直觉或猜测,因为大量的石头建筑,石匠比较多,所以欧洲历史上的石头雕塑更为兴盛。
到罗马是个下着雨的旁晚,拖着拉杆箱在雨中问路,住下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出去转,因为是路过,时间有限,看一眼是一眼。夜晚中古罗马广场的废墟,和那个椭圆的斗兽场,都有灯光照耀,那些石块和石柱,令人震撼。震撼来源于那些建筑的规模。那一根根巨大的石柱,从山里采石,运输并雕琢成型,最后把雕琢好的石头拼成一个建筑,可以想象那种工作量和难度。此外,我很有感觉的一点,是这个古罗马的废墟,搁在一个现代罗马城中,和周围的现代建筑产生一种强烈对比,历史的传承和反差,似乎都由那些无言的石块表达出来了。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那个石头、混凝土建筑的斗兽场。差不多两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把那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构建出一座椭圆形建筑物,近50米高的外墙,80个出入口,能容纳至少5万观众的阶梯式座位。斗兽场建于公元72-82年间,比披迈、吴哥窟要早一千多年,那时这个地球上的人能做出这样的设计,并完成它,不容易。当然,这是几万俘虏或奴隶的力气和生命在几年时间中堆砌起来的,犹如万里长城,也是数不清的劳力堆砌起来的。这些“奇迹”建筑的后面,有多少伤心、痛苦和暴力,现在的人在参观时,很难真的感觉到。人们只能叹息,两千年前的人们,居然有如此的能力,完成一件非凡的作品,历经漫长的风雨而得以残存至今,作为一个实物,体现了一段人类的历史。因为有披迈石窟的经历,我专门注意了罗马斗兽场的拱形结构,看上去结构很简单,就是把石块的形状变化一点拼起来,然后就有了奇妙的结果,那时还没有物理学的理论,但有了弯曲的拱,已经能够承重了。按照高迪的说法,曲线是属于上帝的,看到那些承重的拱,我只能附和:阿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孟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88577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