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煦
我居然在北极苔原上观察到了兰花 精选
2021-5-19 15:02
阅读:7364

老实讲,我从没仔细深入地研究过兰科植物,因为从我对该科植物“简单肤浅”的印象里,它根本就不是我工作地点的东西。我近十年来专注于极地的环境变化,而自始至终就不认为“娇贵”的兰科植物会与“极地”或“高纬”发生什么联系。尽管,在业余种花养鱼的游戏时间里,我是极喜爱兰花的,国兰文雅而洋兰娇艳,而我所莳弄过的所有兰花,无论是国兰还是洋兰,无一例外都是来自温带或者热带的。诚然,许多兰花都极耐冷凉,它们甚至可以跑到高海拔的地方去,但令我不曾想到的是,自2016年开始,我居然在北极圈周围,接二连三地遇到兰花,纬度一次比一次高,这些娇艳动人的家伙,能从极圈以外,一直伴随着我们考察的脚步,进入到极圈深处,在见不到高树的北极苔原上不屈不挠地傲然绽放。

北纬60°附近的哈棠格峡湾.JPG

北纬60°附近的哈棠格峡湾

哈棠格峡湾(北纬60°,东经6°),距离北极圈的直线距离还有700多千米。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北纬60°以上的兰花。

看到兰花的地方位于峡湾北侧的一处海岸上,海岸是由第四纪冰期时由大冰川侵蚀下来的大石块(冰碛物)堆积出来的,表面的成壤条件很好,有厚厚的土层和苔藓层,最厚的地方,可以种植苹果树。离此不远的地方就有个果园,果园主人家的饭很好吃,我们曾不止一次地去他家吃饭、摘水果,尤其是苹果,他们家有几个苹果的原始地方品种,据说是800年前由南方的僧侣(传教士)带过来的。我们品尝过存储了将近一年的陈果子,虽然个头儿不大,但风味独特,甘甜之余,还有股特殊的清香。

兰花就生在果园旁边距离海边不到20米的地方,那里有一丛杂树林,树种为一些高大的花楸和并不高大的白桦。林中光线较暗,经验告诉我,有可能会在那里找到一些有意思的林下植物,例如某些特殊的蕨类。不曾想,刚钻进树林,眼前竟然出现了一抹鲜艳的玫瑰红。起初以为是石竹科的异株蝇子草或者柳叶菜科的柳兰,它们会在夏天绽放出玫红色的花朵,但这一抹颜色,明显比两者鲜艳。来到近前,我欣喜地发现,原来不是常见植物,而是一丛漂亮的兰花,拨开四周的高草,可以看到这些兰花从地面上长出五到八片基生叶,呈带状,较宽,鲜绿色,表面有蜡质膜,显得油亮油亮的。叶片在基部形成抱鞘,一根紫色的花箭从抱鞘中结结实实地挺出来,在顶部开出一串玫红色的花朵。这些花的花冠由三枚萼片、两枚花瓣和一枚唇瓣组成。每个萼片独立,其中两个侧萼片比中萼片稍长,中萼片直立,朝前凹陷呈舟状,如一把小伞盖住雌雄性器官合生成的一枚蕊柱。侧萼片朝向两侧张开,花瓣较中萼片短小,与中萼片相合呈一个兜状,唇瓣位于下方,特生较大,向前伸展,基部具深紫色斑点,蕊柱直立,花药位于蕊柱顶部。

从体态、叶形,尤其是花的形状看,符合兰科、红门兰属的特征。这个属的兰花因艳丽色美、花朵多而造型奇特而颇具观赏性,它们的地下根还可入药,被欧亚大陆上的许多民族所利用,我国不少民族的古代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入药被称为好格-查合日麻(蒙)、西介拉巴(藏)、苏玉拉甫米斯儿(维吾尔)、莫捕堵(傈僳)、中亚白芨(汉)等,多用于强壮滋补。因此,这个属的植物也是潜在的观赏花卉资源和天然药物资源。

一种红门兰.JPG

一种红门兰

更可贵的是,我发现这种美丽的兰花并不像其家族大多物种那样娇嫩,大多数兰科植物对于温度、湿度、照度、海拔、土壤酸碱度和腐殖质种类极其挑剔,这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园艺师们把能否得心应手地种植兰花当作一项值得“炫耀”的技能来展示的原因。眼前的这丛植物就长在海边较硬的砂质地上,这里虽处林下,但腐殖质含量并不如原始森林那样肥美而丰厚,土层薄且含有一定的盐分,空气流通性好相对干燥,这样的环境在温带分布普遍,如果能够引种驯化,既可满足观赏和药用,又能有效地保护珍贵的野生原植物资源。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我又分别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段、北大西洋沿岸更北的区域观察到更多这个属的兰花,原来它们能够一直进入北极圈。

2017年6月中旬,我们来到本次考察活动位于欧洲大陆部分的最北地点,那里距离欧洲大陆的最北端(诺尔辰角,即北纬71°08′,东经27°42′)仅差1°多一点儿。17日是我们结束在大陆上工作的一天。一大早,当我们打包完行李,准备从驻地回特罗姆瑟(挪威北极地区最大城市)乘机飞往北极核心区继续考察时,车行至半路的一处峡湾深处,车窗外,水面上的几只大型游禽吸引了我,因为距起飞时间尚早,我让开车的同伴把车停在路边,我下车来看,原来是一群灰雁在湾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我慢悠悠地走到海边,它们却“不给面子”地向着对岸方向游走了。我又慢悠悠地回到车前,正准备在路边的碎石上蹭掉鞋底的泥沙,忽然一旁苔藓上的一株植物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一株长得很敦实的草,它的地面部分由互生呈抱鞘样的带状叶组成,有竹叶般粗细,但较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叶子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油滴状的黑点点。在叶丛中央,挺起一支花箭,兰科植物所特有的兰花箭,又是一种兰花!还不只一株呢,在我眼前大约2平米的一片苔藓上,居然分散着大大小小三、四株这样的植物,但只有这株挺出了花箭,让我一下子看到。这是什么兰花呢?居然能在这么高的纬度扎根,我感到十分陌生。回到北京,我立刻查阅了兰科各属的信息,发现能够在这个区域生长的兰花中,叶子上有油滴状斑点的种类着实不多,这就缩小了鉴定范围,再综合有关于该地区的植物志、专业图录及手册,原来我在北纬70°附近看到的这种兰花是掌裂兰属的一种。该属物种在我国青藏高原区也有分布,如掌裂兰、阴生掌裂兰,但数量比较少。该属植物因为块根呈手掌状,因此得名,它们也是著名的天然药物原植物,在欧洲,特别是北欧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

北纬70°附近的北大西洋海滨.JPG

北纬70°附近的北大西洋海滨

一种掌裂兰.JPG

一种掌裂兰

在一般的植物学书籍中,对于兰科植物分布的描述几乎都这么说——“分布极广,除两极和沙漠外均有,但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我之所以能够在极地考察中遇到兰花,得益于我工作的区域环境长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区比其他北极地区更加温暖湿润,但在如此高的纬度观赏到如此漂亮的兰花,仍然是件十分令人惊异的美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段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8-128727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