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世界史纲》读书笔记(2)

已有 4874 次阅读 2010-7-1 16:52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普读物, 跨学科写作

摘录:    

    现今的历史学者大多是些学究,他们总是因担心会出现那怕十分微小的错误,而宁愿使历史互相割裂;他们害怕写错一个日期会给人留下笑柄,害怕发表会导致争论的错误见解。这样做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在一个忙忙碌碌和不求甚解的时代里,所有专心致志工作的人们都应当遵守精确严密这个标准。但是这种细节上要求准确的高标准,使我们很难从历史学家那里发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承担编写一部完整的世界史纲的责任,对于任何已经出名的历史学权威来说,都意味着学术名望可能会毁于一旦的灾难;即使他们做出这个承诺,普通读者要读到这部书,也许要等上许多年。

    不受约束是他(作者)的一项值得欣慰的特权,他是一个文学上的贝都因人,野外是他的家,除了自己的姓名,没有更值得骄傲的称谓,他唯一珍视的是他自己的人格。……他理直气壮地区利用标准读物和普通的可以阅读到的资料;他甚至无需自称有新颖的发现或独到的见解;他轻松地去做它所要做的事,那就是采集、整理、思考人类的伟大探险的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的资料,然后用笔记录下来。他没有给历史添加什么内容,至少他没有期望添加什么到历史中去。他只是为为数不清的历史资料做一个概括。



    它(本书)的背景是高深莫测的的神秘的群星和天空,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生命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未取得意识而努力奋斗,积累着力量,聚积着意志,历经了一万年,经由无数亿兆的单个生命,最终来到今天这个可怜的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恐惧,也充满希望和期待。我们看到了人类从孤单走向今日世界友谊的黎明,我们看到所有人文制度的形成和成长变化,他们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迅猛。这场表演将以一个巨大的问号宣告终结。作者仅仅是一个导游者,他最后将他的读者引向今天,引向各种事物正在向前发展的最前沿,然后在读者身旁站定,对他悄悄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遗产。”



    这部书曾受到过严厉的批评,但在它的准确程度方面从没有挨过批评。



    任何一种讲述性的和报道性的书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个人将尽他最大的努力以他的看法,对在他面前展现的的这幅时间和命运的伟大图景,作出公正的和诚实的陈述。


思考: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文学家,还曾经见过一位医生著的《物理与美学》,书的序言中,作者坦言物理学与美学均不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学问,著作此书仅仅是由于自己的爱好。并且由于这两门学问都不是自己养家糊口的学问,因此他可以站在一个更加公平的角度进行论述……。很令人惊讶的想法,是不是?跨越学科著书似乎在国外的科普读物中比较常见,虽然也会受到一定的质疑,虽然也会有专业人士的非议,但是只要有内涵和真知灼见,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畅销读物。反观国内,出于千百年来对于“正统”、“权威”的畏惧和依赖,似乎只有专家学者才能够在本领域内发表看法,哪怕跨越雷池一步,也会有“万劫不复”的危险。书籍的出版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业”,有人敢向这两位作者一样理直气壮的说:出版这本书纯粹出于爱好,愿将我的爱好以书本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么?曾经看过台湾一位博士的毕业论文,专门对“学科划分”对于科学进步的促进和阻滞进行讨论。我们是否也该在这方面进行反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340399.html


下一篇:《世界史纲》读书笔记(1)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2 李土荣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