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lead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leader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邮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博文

信息安全心理学(6):情绪博弈 精选

已有 13558 次阅读 2017-9-1 11:44 |个人分类:爽玩人生|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信息安全心理学(α6

------情绪博弈

杨义先,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所有信息安全问题,全都归罪于人!可惜,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信息安全专家们,却几乎把“人”给忘了,都主要埋头于技术对抗。反而是黑客们,常常利用所谓的“社会工程学”,来攻击“人”;并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把用户和红客打得落花流水。

  更具体地说,至今全世界都片面地,把网络看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冷血”系统,认为可以通过不断的软件升级、硬件加固等技术办法,来保障信息安全;但却忽略了那个最重要、最薄弱的关键环节,即,“热血”的“人”!

其实,完整地看,只有将软件、硬件和人,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形成一个闭环;而只有保证了这个闭环的整体安全后,才能真正建成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其中,人既可以是最坚强的,也可以是最脆弱的。更明白地说,硬件和软件其实是没有“天敌”的,只要不断地“水涨船高”,总能够解决已有的软硬件安全问题;但是,“人”却是有“天敌”的。所以,赢人者,赢天下;胜人者,胜世界!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试图创立《信息安全心理学》,也可称为《黑客心理学》(它也是《安全通论》([2])的第2个副产品。《安全通论》的第1个副产品,便是正在畅销的《安全简史》([1])一书,欢迎大家踊跃购买哟),并以此弥补全球信息安全界的上述缺陷。《信息安全心理学》的读者对象,将主要是信息安全界人士,当然也包括那些关心信息安全的普通老百姓;所以,我们将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和概念,那怕牺牲一定的心理学严谨性。

理想的《信息安全心理学》,将以信息安全为体,以心理学为用;即,从信息安全应用角度出发,在心理学的浩瀚海洋中打捞出安全“珍珠”,然后,把它们串成“项链”。《信息安全心理学》(或称为《黑客心理学》)与《社会工程学原理》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前者是从红客角度观察的结果,后者则是从黑客角度观察的结果。换句话说,黑客的所有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都将源于“项链”中某些“珍珠”的拼接。

必须坦承,由于才疏学浅,我们对心理学几乎一窍不通!所以,为了接受更多心理学家和信息安全专家的批评和指教,我们仿照当初《安全简史》的做法,即,采用众筹模式,不时将半成熟的结果公开,以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改进。

本文是第6部分,主要探讨社工黑客将如何诱发受害者的情绪,改变受害者的情绪,甚至将受害者的情绪逼入事先预定的某种状态之中。这里的情绪,既包括一般的情绪,又包括某些常见的特殊情绪。另外,还归纳了如何通过观察受害者的表情和生理特征等客观指标,来判断“敌情”,制定攻击计划,并评估攻击效果,策划是否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攻击等。情绪攻击,是扰乱敌方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一)前言

“情绪”是少有的,能“隔空打牛”的利器!当年,诸葛亮就是用它,气死了周瑜,骂死了王朗。社工黑客当然不会主动放弃这件法宝,而且还会将其“穿越时空”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所以,信息安全专家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情绪博弈。

“情绪”,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那是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融化在“喜、怒、哀、乐、忧、愤、爱、憎”等主要情绪中;说它复杂,那是因为即使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心理学家们至今也还没搞清楚,情绪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前流行的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刺激情境及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等内容。

刺激情境。人的情绪并非无缘无故,而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的。刺激情境,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具有一定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例如,自然景象、各类事件、生理状态的变化等。但是,情绪并不直接决定于客观的对象或现象,而是决定于人对这些“客观的对象或现象”的解释或评估;因此,对同一对象或现象,若对其解释或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例如,同样是面对一只近在咫尺的老虎,若在动物园,就会解释成娱乐,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若是在野外,就会解释成危险,从而产生惊惧的情绪。因此,社工黑客若想攻击受害者的情绪,就必须对他施以适当的感官刺激情境,并诱导他做出对黑客有利的解释。

主观体验。是指当事者对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实际上,情绪作为主观的意识经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或者说是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表现为某种主观的体验;没有它,当事者就不知道自己是否产生了情绪;从而就不知道欢乐和忧愁、幸福和苦恼、爱和根等。因此,社工黑客必须改变受害者的主观体验,才能改变其情绪;否则,相应的攻击就算失败。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就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因此,观察受害者的表情,既是社工黑客发动攻击前的“敌情侦察”,又是攻击结束后的“战果评估”。

社工黑客对受害者情绪的攻击,有两种层次的目标:初级层次,意在改变受害者的情绪,比如,从当前的高兴诱导成悲伤等;高级层次,将受害者逼进事先预定的情绪之中,比如,让他哭他就哭,让他笑他就笑等。当然,如果能让受害者的情绪彻底失控,那效果就更好;但是,仅凭“短期的非身体接触攻击”的社工手段,几乎不可能达到此目标;况且,网络攻击也没必要这么狠,毕竟不是血肉横飞的战场。

当社工黑客将受害者逼入某种情绪时,总会引起对方的若干生理变化,表现在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外腺体、消化系统以及脑电波等方面。这些变化虽然不是黑客的最终目标,但却是黑客确认对方情绪的客观指标。具体来说,

呼吸系统的变化:在某些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深浅、快慢、是否均匀等,都会发生变化。比如,突然惊恐时,呼吸甚至会暂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呼吸可能发生痉挛现象。实验数据表明:人在高兴时,每分钟呼吸约17次;消极悲伤时,每分钟呼吸约9次;积极动脑筋时,每分钟呼吸约2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约64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约40次等。

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在某些情绪状态下,心血管系统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心率加快,血管舒张和收缩,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等。

脑电的变化: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脑电波也会发生变化。通常,人处在正常、清醒、安静、闭目状态时,脑电波的频率约为8-14/秒;在紧张、焦虑状态下,脑电波的频率增加约为14-30/秒;在熟睡时,脑电波的频率又下降为3/秒。

皮肤电阻的变化: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紧张时,皮肤电阻约为1248欧姆;惊骇、惊呆和惧怕时,皮肤电阻约为846欧姆;混乱时,皮肤电阻约为740欧姆;欢悦时,皮肤电阻约为514欧姆;期待时,皮肤电阻约为401欧姆;不安、压抑时,皮肤电阻约为319欧姆;不愉快时,皮肤电阻约为206欧姆;努力时,皮肤电阻约为169欧姆;轻松愉快时,皮肤电阻约为105欧姆等。

外部腺体活动的变化:例如,悲痛或狂喜时,往往会流泪;焦急或恐惧时,会冒汗;产生否定情绪(如,焦虑、不快、恐惧或激动等)时,唾液腺、消化腺的活动会被抑制,肠胃的蠕动会受阻,因而会感到口渴、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相反,愉快的情绪,会增强消化腺的活动,促进唾液、胃液及胆汁的分泌。

内分泌腺的变化:例如,情绪紧张,会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提高;焦急不安,会使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增多;愤怒,则使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肾上腺素的增加,又会引起呼吸急促,血压、血糖升高,血管舒张,容易发怒等;反过来,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就会使肌肉无力、精神不振等。

(二)一般情绪的调控

若想调控(别人或自己的)情绪,就得了解情绪的来龙去脉。

首先,“需求”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凡是符合当事者需求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例如,得到表扬,会感到高兴;得到好书,就会感到满意;遇到知己,就会感到欣慰;对智者,会产生敬慕;家庭和睦,会感到幸福等。这里的“高兴”、“满意”、“欣慰”、“敬慕”、“幸福”等,都是肯定的情绪。相反,凡不符合当事者需求或妨碍其需求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例如,失恋会引起悲痛,受辱会产生愤怒,挨批会出现不满和苦恼,对特权会感到气愤等。这里的“悲痛”、“愤怒”、“不满”、“苦恼”、“气愤”等,都是否定的情绪。而那些与当事者需求无关的客观事物,既无益也无害,是中性刺激物,因此不会引起任何情绪。由此可见,社工黑客若想发动有效的情绪攻击,就必须事先摸清楚当事者的需求:若想引发其正面情绪,就应该促使满足其需求;否则,就要千方百计,阻止其需求。如果预备工作不到位,功夫花在了当事者无关痛痒的事物上,那么,情绪攻击就瞄错了方向,白费劲。

其次,对刺激情境的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人在认识外界对象和现象时,会对刺激情境进行判断和评价,确定它们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并由此引发相应的情绪。当然,这种“判断和评价”是以当事者的经验为基础的;经验不同,对同一情境的判断和评估就不同,从而,引起的情绪也不同。例如,发现一条大蛇,普通人就会恐惧,而捕蛇者则会高兴。因此,社工黑客若想发动正确的情绪攻击,就必须对当事者的经验和知识结构等,有充分的了解。

最后,社工黑客需要充分利用情绪的两极性,来确定攻击的方向:即,将受害者的情绪,从当前的方向,威逼或诱导至相反方向,或远离当前的情绪位置。这里情绪的两极性,是指在激动性、强度、紧张度等方面,存在着的对立状态。具体地说,1)从性质上看,有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2)从强度上看,情绪的强弱也不一样;例如,从微弱的不安到激动,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从好感到酷爱等。在强弱之间,又可再细分,例如,从微愠到狂怒的发展过程是:微愠→愤怒→大怒暴怒狂怒。从好感到酷爱的发展过程是: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情绪的强度,决定于引发情绪的事件,对当事者意义的大小:意义越大,引发的情绪就越强烈。情绪的强度也和当事者的“既定目的和动机能否实现”有关。3)从紧张度上看,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别,它们往往发生在活动最关键的时刻。例如,排雷时,大家的情绪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旦成功,紧张情绪便逐渐消失,随后便是轻松的情绪体验。紧张的程度既决定于当时情景的急迫性,也决定于应变能力及心理准备状态。紧张能促进人的积极行动,但过度紧张会使人不知所措,甚至精神瓦解、行动停止。4)情绪还有激动与平静的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短暂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平静,是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也是人的正常状态。

对情绪发动攻击,其实只是黑客的手段,并非目的,更不是最终目的。那么,为什么黑客要千方百计地攻击用户的情绪呢?这主要是因为,

1)搅乱情绪,就能干扰动作;这便是黑客企望的结果。因为,情绪对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情绪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适度的兴奋,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有利于积极思考和成功解决问题。当然,过度或消极的情绪,将会干扰有序的动机行为,妨碍活动进程,降低工作效率等。

2)搅乱情绪,就可破坏当事者的人际关系或环境适应能力,从而给黑客的后续攻击,提供机会。

3)透过情绪,黑客可了解当事者的若干隐私;另外,如果实在难以破坏当事者的情绪,也可以通过破坏“当事者的亲朋好友的情绪”,来间接达到攻击目的;这很类似于网络黑客的“跳板攻击”。因为,情绪能以表情的方式,在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使人对环境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观点,更具表现力,更易被他人感知和了解。实际上,在许多场合下,彼此的思想、愿望、需求、态度或观点,都不能言传,只可意会,即,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信息,达到沟通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比如,微笑的表情,常指需求得到满足或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赞赏;悲伤的表情,多伴随着对损失的惋惜;气忿,则表示对某人某事的否定等。

上面主要从攻方的角度,来考虑了情绪的破坏问题;那么,从守方角度来看,又该如何对付黑客呢?也就是说,当事者该如何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呢?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若干实用方法,现归纳如下:

语言调节法:语言对人的情绪体验与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既能引起情绪反应,也能抑制情绪反应。即使是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例如,当暴怒时,默默提醒自己要“制怒”;在紧张时,口中默念要镇静;在恐惧时,心里念叨别害怕”、“没啥好怕的”等;这些做法,对控制情绪都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转移法:遇到烦恼,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多想高兴的事。闲暇时,多参加一些积极的娱乐活动,也有益于缓冲或消除不愉快的心情。

精神宣泄法:焦虑和苦衷,不要长期闷在心里,要以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比如,或者体育运动,或向亲朋好友倾述,让别人分担一些痛苦。

角色转换法:即,有时站在别人的立场或角度想一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负面情绪。

辩证思考法:比如,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等说法,来为自己宽心,化解情绪,实现“乐而自持,哀而有节”。

 

(三)特殊情绪的调控

   上一小节的博弈策略,对各种情绪都有效;但是,针对某些特殊的情绪,还有更有力的攻防手段,所以,本小节就来关注几种核心情绪的对抗问题。

   人类的情绪非常丰富,从古至今,人们就在不停地探讨情绪的种类归纳问题等,比如,

   古书《礼记》中,就把情绪分为七类:喜、怒、哀、惧、爱、恶、欲;

   古书《白虎通》中,把情绪分为六类:喜、怒、哀、乐、爱、恶;

荀子则将情绪分为“六情”:好、恶、喜、怒、哀、乐;

传统中医把情绪为七类,即“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

近代心理学家林传鼎,把情绪分为18类:安静、喜悦、恨怒、哀伶、悲痛、忧愁、忿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傲慢、惭愧、耻辱。

达尔文则将情绪分为向、背两个方面;即,区分为两类极端情绪,如,肯定情绪与否定情绪、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紧张情绪与轻松情绪、激动情绪与平静情绪、强烈情绪与微弱情绪等。情绪的对立两极,相反相成;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

冯特于1896年,提出了“情绪三维说”,即,存在相反的三对基本情绪:取决于刺激强度的“愉快不愉快”;取决于刺激性质的“兴奋沉静”;取决于刺激时间的“紧张松弛”。

施洛斯贝格,指出情绪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快乐不快乐”和“注意拒绝”。并且,还有一个强度维,即“激活水平”。

普拉特彻克,提出了情绪三维模型,即,各种情绪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a)强度(如,忧郁悲哀悲伤);b)相似性(如,厌烦忧郁忧虑);c)对立性(如,悲伤狂喜)。情绪的基本类型,共有四对八种:狂喜悲伤;憎恨接受;惊讶警戒;恐怖狂怒等。

伊扎德,提出了一个“情绪分类表”,包括9种基本情绪:兴奋、喜悦、惊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傲慢等。

还有心理学家,首先把情绪和情感分开,然后把情绪分为三种状态:心境(心情)、激情、应激等;把情感也分为: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等。并且,其中每一类,还可以再细分。

总之,情绪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每一种具体的情绪,都去详细研究其对抗策略。所以,下面只考虑几种代表性最强的情绪。

“快乐”的博弈。快乐,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实现、目的达到的意外性,即,越是意外,就越快乐。“快乐”有强度上的差异:从“满意”开始,到“愉快”,再到“欢乐”,直到“狂喜”。“快乐”常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象、绚丽协调的色彩、美妙动听的音乐、芬芳的香气等感性特征,联系在一起。因此,黑客若想诱导当事者进入“快乐”情绪,首先得搞清“猎物”的企望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想法实现其期望;而且还要以尽可能意外的方式,实现其期望。比如,通过微信,仅仅发个小红包,让当事者意外抢到;那么,几分钱就能让他短暂狂喜。

“愤怒”的博弈。愤怒,是由于他人或他事,妨碍目的达到,从而使“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的程度,与“对妨碍物的意识程度”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如果某人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人或事在妨碍、干扰他达到既定目的,那么,“愤怒”就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一旦他搞清了妨碍的原因,并觉得不合理或属恶意时,愤怒便会骤然发生,甚至可能引发对妨碍物的攻击。因此,黑客若想激怒当事者,首先就要有效地妨碍他的某种目的(并不在乎这个目的有多大,哪怕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目的,比如,仅仅是想过马路),然后让他尽快意识到妨碍来自哪里,最后还要让他觉得这种妨碍完全无理;于是,“愤怒”便实现了。

“恐惧”的博弈。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引起恐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或缺少对付危险的手段。当某人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击退威胁,或发现自己的突围失败,因而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包围时,恐惧便产生了。若已经习惯了某种危险情景,或学会了应付办法时,恐惧就不会发生。若情景变了,或过去的经验已失效,那么,恐惧将重新出现。当然,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经验不同,所以,相同的危险情景,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具有镇静、勇敢、机警等意志性格的人,更容易战胜或摆脱危险,因而,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特点。因此,社工黑客若想诱发当事者的恐惧情绪,就应该首先营造一种“危险情景”(比如,电信诈犯骗谎称,公安局正查你);然后,让当事者明白“自己没能力摆脱此危险”(比如,马上就要封你的银行账号了),于是,哪怕这些“危险”并不属实,当事者也会很快进入恐惧情绪,除非他意志很坚强。注意:如果“危险情景”已出结果,那么,就不会产生恐惧情绪;也许会产生“悲哀”(比如,骗子谎称账号已封),也许会破涕为笑(比如,已逢凶化吉等)。

“悲哀”的博弈。悲哀,是在失去自己的心爱对象(人或物),或自己的理想、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可能释放哭泣。悲哀的程度,取决于所失去对象的重要性。悲哀的强度可分为:失望遗憾难过悲伤哀痛。诱发当事者的悲哀情绪,非常容易,因此不再细述了。

以上的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人类的四种基本情绪,它们可以衍生出多种复杂的情绪,包括,疼痛、厌恶、烦恼、愉快、骄傲、羞耻、罪过、内疚、悔恨、喜欢、接纳、拒绝、同情、冷漠、爱、恨等。因此,四种基本情绪的博弈,也就能扩展到众多衍生情绪,不再一一详述了。

“情绪状态”也是攻防双方的“战场”,虽然相应的博弈策略需要“量身打造”,但其规律性也还是很明显的。由于在这个“战场”上,社工黑客处于不利的状态,因为“易守难攻”。所以,下面只介绍四种最典型的“情绪状态”,即心境、激情、应激和挫折的博弈;更具体地说,重点介绍“守”,简略介绍“攻”。

“心境”的调控。心境,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一切事物;所以,在短期内,社工黑客很难主动改变当事者的心境,但却可以充分利用其心境来辅助自己的攻击行为。心境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有的可持续几小时,有的可持续几周、几月或更长。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该心境的客观环境和当事者的个性特点(如气质、性格等);一般来说,重大事件引起的心境,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心境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生活的顺境和逆境、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健康状况、自然环境的变化等,都可能引发某种心境。心境对人的各方面都有影响。比如,积极向上的乐观心境,可提高效率,增强信心,充满希望,有益健康;相反,消极的悲观心境,则会降低效率,丧失信心,产生焦虑,有损健康等。个人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了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高僧的心境就远比常人平和,外部事物很难改变其心境。

“激情”的调控。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它是由突然出现的、针对当事者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而引起的;比如,意外成功后的狂喜,惨败后的绝望,丧亲后的悲伤,地震的恐惧等,都是激情状态。处于激情状态的当事者,可为社工黑客提供多种攻击机会:比如,盛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咬牙切齿,怒发冲冠,紧握双拳等;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极度恐惧、悲痛和愤怒,可能导致精神衰竭、晕倒、发呆,甚至休克,过度兴奋,言语紊乱,动作失调。激情状态下,当事者往往意识狭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行为失控,甚至行事鲁莽。意志坚强、自控力强、智商高的人,对“激情”有更好的控制能力。

“应激”的调控。应激,是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遇到突发事件时,就必须集中智慧和经验,动员自身全部力量,迅速做出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依赖于当事者面临的情境及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当情境要求过高,而他又意识到自己无力应付时,就会处于应激状态,并出现若干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心率、呼吸加剧等。

“挫折”的调控。挫折,是在个人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在被否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引起挫折的情境,可分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前者包括个人能力、人格缺陷、内心矛盾等,后者包括生老病死、天灾等。同样的挫折情境,对不同的人将产生不同的挫折心理;甚至对某些意志坚强的人,可能根本没挫折,这与每个人的“抗打击”能力相关。但是,一旦进入挫折状态后,每个人的反应就大同小异了,主要包括:

1)攻击性行为。人受挫折后,立即产生的反应多是攻击性行为;因此,依据攻击性行为的出现,便可判断挫折的存在。攻击行为主要有两种:直接攻击、间接攻击。

2)冷漠和愤怒。愤怒若暂时受到压抑,则会以间接方式表示反抗。冷漠将在四种情况下出现:长期遭受挫折、感到无力无望、情境中包含心理恐惧和生理痛苦、心理上处于攻击与抑制的矛盾之中等。

3)幻想,又叫“自日梦”。即,受到挫折后,陷入一种想象境界中:以非现实的方式,对待挫折或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暂时离开现实,在想象中获得满足。

4)焦虑。长期受挫后,便会产生一种长期的、不安兼恐惧的情绪状态,即焦虑。

5)倒退。即,表现出一种与自己年龄、身份、性格等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比如,上级受挫折后,反而对下级大发脾气;或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倒退”的另一种表现,是“受暗示性”,如盲目相信别人,听信传闻或谣言,盲目执行某人的指示,丧失独立思考和自我判断的能力等。

6)固执。即,明知重复某种动作(或行为)会无结果,但仍坚持;失败或被罚后,仍然执迷不悟。固执,不仅不能消除挫折感,反而会接连遭受失败,使挫折感增强。

7)妥协。即,在正视挫折现实的同时,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或怨天尤人,或自我解嘲。其中,自我解嘲具有积极意义,它能求得暂时心理平衡,有助于缓解挫折感。

8)替代或升华。即,当预定目标无法达到时,设法制定另一个替代目标,转移注意力,谋求成功,以求得补偿。例如,失恋后,另找一位。“替代或升华”是挫折的积极反应,因此,挫折既能使人心灰意冷,也能使人奋起前进。

(四)情绪的攻防验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社工黑客若想有效攻击受害者的情绪,首先就必须在攻击前,了解对方的情绪,并以此制订攻击计划;其次,在本轮攻击结束后,还得了解对方情绪的“受损”情况,并以此决定,是否还需进行下一轮攻击,以及如何攻击等。总之,一句话,黑客需要对受害者的情绪,随时“知彼”。那么,如何才能“知彼”呢?答案很简单:观察对方的表情!因为,表情是了解情绪的主要客观指标。表情有许多种,下面分别介绍:

4.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人眼最善于传情;仅用眼神,就能表达丰富的情绪。例如,高兴和兴奋时,眉开眼笑;气愤时,怒目而视;恐惧时,目瞪口呆;悲伤时,两眼无光;惊奇时,双目凝视等。此外,观察眼神,还可了解对方的内心思想、愿望和精神风貌等;比如,推知其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喜欢还是讨厌,真诚还是虚伪等。

   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的重要线索。例如,憎恨时,咬牙切齿;紧张时,张口结舌;高兴时,满脸堆笑等。

   面部的不同部位,在表情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忧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能提供惊奇的信号,眼、嘴和前额对表达愤怒很重要。口部肌肉,对表达喜悦、怨恨等,比眼部肌肉重要;而眼部肌肉,对表达忧愁、愤恨、惊骇等情绪时,则比口部肌肉更重要。

人类的面部表情基本与民族无关,而与文化也只有微弱的关联;具体地说,人类的全部八种原始情绪(兴趣、欢乐、惊奇、痛苦、恐惧、羞愧、轻蔑、愤怒)的面部表情,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即,兴趣(兴奋)时,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愉快时,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环形皱纹);惊奇时,眼眉朝上、眨眼;悲痛时,哭、眼眉拱起、嘴朝下、有泪有韵律的啜泣;恐惧时,眼呆张、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毛发竖立;羞愧(羞辱)时,眼朝下、头抬起;轻蔑(厌恶)时,冷笑、嘴唇朝上;愤怒时,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窄、脸发红。

最容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表情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表情怀疑、怜悯。

4.2)身体表情与手势表情

   身体表情: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身体姿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总之,举手投足之间,都可表达某种情绪。

手势表情:手势常和言语一起使用,主要表达赞成或反对、接纳或拒绝、喜欢或厌恶等。手势也可单独用来表达情感、思想、命令等。即使不说话,单凭手势也可表达开始或停止、前进或后退、同意或反对等。振臂高呼、双手一摊、手舞足蹈,便可分别表示激愤、无奈、高兴等情绪。不过,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而得的,所以,它不仅有个性差异,而且也与文化、习惯等有关;甚至,同一手势,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中,可表达不同的意思。

4.3)语调表情

语音、语调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比如,朗朗笑声,表示愉快;呻吟,表示痛苦等。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赛事现场直播时,解说员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这就表达了紧张而兴奋的情绪。报丧时,播音员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了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总之,在许多场合下,毋需语言,只凭观察脸色,看看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情绪。

(五)结束语

情绪失控达到一定程度后,当事者的思维和行为将受到影响,可能做出有利于社工黑客的事情来。那么,情绪失控的极限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如下几种病态,当然,它们基本上不可能由黑客的攻击所致。

抑郁:当事者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严重者忧郁沮丧,悲观失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毫无生趣,度日如年。对外界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常伴有焦虑、无价值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活动迟滞和各种躯体不适、生理机能障碍等。

高涨:总有着“节日般的心情”,对外界的一切都充满兴趣,都想尝试;但这种兴趣不能持久,很容易转移。当事者的联想丰富而敏捷;虽然言语增多,但依然感到“嘴跟不上思想”。当事者的睡眠需求减少,整日忙碌不停,却毫无倦意。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喜欢“吹牛”,讲话风趣,有感染力,但却常因受到干预、反对而大发雷霆。经常见异思迁,所以,一事无成。另一种“高涨”,也叫“欣快症”,此时,当事者情绪偏高,内心喜悦,幸福体验很强,全身极度舒适;但却是自我封闭的,其动机与主动性下降,智慧的使用能力下降,给人呆傻、愚蠢的感觉。

焦虑:总伴有主观的不适和客观的异常表现。主观上,总感到惶恐不安、提心吊胆;仿佛即将大祸临头,实际上当事者也知道并无危险。因此,焦虑可看作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怖。客观上,表现出运动性不安,如震颤、肌肉紧张、疼痛、躯体僵硬、坐立不安、口干、颜面潮红、出汗、心悸、呼吸急促、窒息感、胸闷、尿急尿频、有便意、晕厥等。严重者,更有临死感或死亡恐惧,失控感或害怕会遭灾,或有面临世界末日、大难临头的体验,少数人还会出现人格解体症状。伴有严重运动性不安的焦虑,又称为“激越”;此时,当事者表情痛苦,手足无措,不停地改变身体姿势,言语表达出现问题,句子丧失完整性,语词重复。

恐怖:对外界客观对象恐惧,且害怕的程度与处境不相称,当事者对这一点有自知力。害怕时,感到很痛苦。害怕的对象多种多样,包括怕黑、怕毛皮、怕社交、恐高等。

情感淡漠: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发生的事,漠不关心。讲话声调平淡,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

情感脆弱:即使只有轻微的外界刺激,甚至没有明显的外因影响,当事者的情绪也会巨烈波动。一旦流泪或发笑,便会痛哭不止或笑个不停。

情感倒错:当事者的心境与言行、环境严重不协调,比如,当谈及别人在迫害自己时,却面露愉快之色;或嬉笑着谈论亲人的死亡经过等。

另外,还想说明一点,那就是:心理学家在研究情绪时,曾将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情感上(比如,道德感、责任感、理智感、美感等)。但是,黑客却对情感的结果没兴趣,因为,只有从长期角度来看,情绪与情感才有区别,而社工黑客重点考虑的却只是在短期内如何改变受害者的情绪。另外,黑客几乎不可能改变当事者的情感,毕竟他们的攻击既是“无身体接触的”,又是短暂的。

最后,必须指出:其实,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也都是情绪调控的高手;他们仅用文字等,就能让你哭,逗你笑等。但是,他们的技巧却很难为黑客提供帮助,因为,一方面,被攻击的受害者不会主动来“阅读”黑客的“小说”;另一方面,黑客们既没有能力也更没有条件,来完成这样的“小说”;因为,毕竟黑客得“短、平、快”地达到攻击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义先,钮心忻,安全简史,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6月出版,北京。

[2]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

[3]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1):黑客的攻击本性。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67712.html

[4]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2):社工黑客的世界观。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68343.html

[5]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3):感觉的漏洞。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69540.html

[6]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4):知觉的漏洞。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71533.html

[7]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5):记忆对抗。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72831.html

[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月出版,北京。

[9]王建平主编,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北京

[10]陈士俊编著,安全心理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天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3322-1073726.html

上一篇:信息安全心理学(5):记忆博弈
下一篇:信息安全心理学(7):注意的控制
收藏 IP: 114.255.41.*| 热度|

5 范振英 黄永义 王满喜 毕重增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