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2)
------社工黑客的世界观
杨义先,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所有信息安全问题,全都归罪于人!可惜,在过去数十年里,全球信息安全专家们,却几乎把“人”给忘了,都主要埋头于技术对抗。反而是黑客们,常常利用所谓的“社会工程学”,来攻击“人”;并以此为突破口,结合各种技术和非技术手段,把用户和红客打得落花流水。
更具体地说,至今全世界都片面地,把网络看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冷血”系统,认为可以通过不断的软件升级、硬件加固等技术办法,来保障信息安全;但却忽略了那个最重要、最薄弱的关键环节,即,“热血”的“人”!
其实,完整地看,只有将软件、硬件和人,三者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形成一个闭环;而只有保证了这个闭环的整体安全后,才能真正建成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其中,人既可以是最坚强的,也可以是最脆弱的。更明白地说,硬件和软件其实是没有“天敌”的,只要不断地“水涨船高”,总能够解决已有的软硬件安全问题;但是,“人”却是有“天敌”的。所以,赢人者,赢天下;胜人者,胜世界!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试图创立《信息安全心理学》(它也是《安全通论》(见[2])的第2个副产品。《安全通论》的第1个副产品,便是正在畅销的《安全简史》(见[1])一书,欢迎大家踊跃购买哟),并以此弥补全球信息安全界的上述缺陷。《信息安全心理学》的读者对象,将主要是信息安全界人士,当然也包括那些关心信息安全的普通老百姓;所以,我们将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和概念,那怕牺牲一定的心理学严谨性。
理想的《信息安全心理学》,将以信息安全为体,以心理学为用;即,从信息安全应用角度出发,在心理学的浩瀚海洋中打捞出安全“珍珠”,然后,把它们串成“项链”。《信息安全心理学》与《社会工程学原理》其实是一体之两面;前者是从红客角度观察的结果,后者则是从黑客角度观察的结果。换句话说,黑客的所有社会工程学攻击手段,都将源于“项链”中某些“珍珠”的拼接。
必须坦承,由于才疏学浅,我们对心理学几乎一窍不通!所以,为了接受更多心理学家和信息安全专家的批评和指教,我们仿照当初《安全简史》的做法,即,采用众筹模式,不时将半成熟的结果公开,以听取大家的意见,然后改进。
本文是第2部分,将借助心理学,深入到人性本质,试图搞清社工黑客的世界观,即,他们是如何看待“人”(个体)的,又是如何看待“人群”(群体)的?此部分是揭示社工原理的关键,有助于今后发现所有社工攻击的规律,穷尽组成无数种社工攻击的少数有限个“元素”!
(一)前言
“社会工程学”这一名词,来源于“世界头号黑客”米特尼克。这斯出狱后,也许想改过自新,于是便结合自身经历,出版了一本全球畅销书,《欺骗的艺术》。该书详细介绍了他(和其它黑客),专门针对人性弱点的一类攻击手段,并美其名曰:社会工程学攻击。虽然,至今没有公认的“社会工程学”严格定义;但是,从该书题目的关键词“欺骗”两字,便可粗略知悉“社会工程学”的大意。其实,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炫耀他曾经玩得炉火纯青的,“坑蒙拐骗”技艺。当然,必须从学术上严肃正名的是:研究“社会工程学”,绝不是想当骗子;社会工程学,也绝不仅仅是黑厚学的“欺骗”,而是有更深刻的心理学核心。本书的主要目的,便是要试图揭示该核心。
有趣的是,原本名为《欺骗的艺术》一书,传到中国后,却被善意地反译为《反欺骗的艺术》(见文献[6]);好像那位“世界头号黑客”是“反欺骗”的英雄一样!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将“欺骗”出版为“反欺骗”,都显得意味深长:这到底是想“此地无银三百两”呢;还是想采取“鸵鸟政策”,假装没有“社会工程学”这种攻击手段的存在?我们无意深挖“反译”的原因,只是想严肃地指出:全球信息安全界,必须认真正视,并全面深入地研究“社会工程学攻击”;除非红客和合法用户乐于挨打,并心甘情愿地向黑客投降!
其实,社会工程学攻击,以下简称为“社工攻击”,或更简为“社工”,是黑客众多攻击手段中的一类(见文献[7][8]),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1)攻击的直接对象是热血的“人”(用户或红客),而不是冷血的“设备”。由于“人”是所有信息系统的核心,所以,一旦“人”被攻破(比如,骗得了用户的银行密码等),那么,接下来再辅以其它硬件或软件攻击手段(比如,伪造一张银行卡),便可轻松达到黑客的最终攻击目的了(比如,取走你的钱)。
2)虽然攻击的是“人”,但是,黑客与被攻击的“人”之间,并无直接的身体接触(比如,绑架、美人计、入室盗窃等手段,都不算社工攻击,至少不是网络黑客所关注的社工攻击);所以,社工攻击的武器其实只是“信息”,攻击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信息”。反正,即使是“人”被攻破了,受害者也几乎感觉不到痛,甚至“自己被卖了后,还在帮骗子数钱”;待到黑客的全套攻击最终完成时,受害者再哭天抢地,就已经晚了。
3)社工攻击仍然是一种赛博式攻击,即,攻击并非一蹴而就,而常常是需要与被攻击者之间进行多次信息互动,逐步诱导受害者,一步一步地逼近黑客的最终目标。换句话说,在攻击过程中,黑客需要针对被攻击对象的具体反应(即,反馈)进行“微调”;然后,对相应的“反馈→微调→反馈”封闭循环链,再进行反复迭代,直到黑客满意为止。社工攻击的最典型例子,便是大家熟悉的电信诈骗: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剧本,骗子只需几个回合,便能诱导受害人,乖乖地把钱交出来;甚至连警察想拦,都拦不住!如果我们还没把“赛博式”过程描述清楚的话,那么,请回忆一下赤壁大战中,曹操是如何被“赛博式”地,一步一步地诱致失败的:先让曹操杀掉自己的水师头目,然后把自己的船连成一体,再逆风迎接黄盖送来的火种,最后把自己送上华容道等。由此可见,黑客的社工攻击,是一种赛博式攻击;但是,赛博式攻击,可不仅仅限于黑客的社工攻击哟。
4)社工攻击,正在成为黑客攻击的必备手段;甚至,在所有重大黑客事件中,社工攻击几乎都是先锋队的主力军。
5)社工攻击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如果你不了解它,那么,它将威力无穷;如果你知道它正在攻击你,那么,你一定会逢凶化吉。比如,当你知道正在接听的某个电话,是诈骗电话时;就算骗子再高明,你也不会上当,甚至还可以随心所欲地戏弄他一番。可是,情形的严峻性在于,社工的攻击对象,往往是全无防备的、善良的普通老百姓网民;而且,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对付黑客的社工攻击,绝不只是安全专家的任务,必须“全民皆兵、众志成城”。这也是有必要向全民推广此书的原因之一。
综合社工攻击的上述特点,请问:我们还有必要假装高雅,而对“社工攻击”不屑一顾吗?我们还能假装强大,而视“社工攻击”为无物吗?
更进一步地说,“社工”的名称虽是新的,但其思路却绝不是新的。古今中外的正史、野史、传说、神话等,无一不留下社工的身影。想当年在伊甸园中,那条蛇,就是利用社工思路,引诱夏娃吃了一粒苹果,并让亚当也吃了;在另一个“当年”,铜制兵器精良、部众勇猛、生性善战的蚩尤,本来可以轻松战胜炎黄联军的,但由于后者善于社工,最后竟然以弱胜强。历史上社工思路的成功案例,多如牛毛: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要用社工思路最终征服南人,达到长期维稳的效果;猛张飞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吼,吓退数十万曹军”,就是平时积累的社工信息,在关键时刻突然爆发的结果;至于那位三天一大哭,两天一小哭的刘备,则早已出神入化,用泪水把社工玩到了极致;观音菩萨教唐僧用社工,愣是骗得悟空,把紧箍咒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大师兄依靠社工,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二师兄更是常常采用社工激将法,把那石猴指挥得滴溜儿转。甚至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社工思路运用的高手。关于社工的学术专著,绝对不止车载斗量,只不过书名有所变化而已,比如,《三十六计》中,计计皆含社工精华;《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中,篇篇都是社工的杰作。
总之,虽不敢说整个人类史,就是一部社工史;但是,如果抽去社工思路,历史可能将会变得相当苍白无趣。社工攻击的招数变化之多,真实案例之精彩,完全不亚于任何小说、科幻和谍战片。
如果仅仅停留在外观层次,那么人类将永远无法搞清社工攻击的运行规律,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社工攻击”手段。就像如果站在分子层次,人类将永远无法知道“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物质”一样;但是,如果深入到元素的层次,那么,形成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元素个数就少得可怜了,只需一张小小的“元素周期表”便能穷尽。本书将借助心理学,深入到人性的底层本质,力争穷尽组成所有无数种社工攻击的少数几个“元素”!为此,首先得搞清楚社工黑客的世界观;正如,现代心理学鼻祖,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所说: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决定着一切。
(二)社工黑客如何看待个体
历史的螺旋式循环发展很有趣!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心理学重大成果(发现了“反馈+微调”赛博链)的启发下,维纳、奥多布莱扎等科学家创立了控制论(见文献[4]和[5]等;其实应该叫“赛博学”,见文献[1])。然后,在此赛博思想的指导下,冯•诺依曼等计算机之父,模仿人脑,发明了电脑。接着,香农等创立信息论,提出了现代通信模型,并用电脑建成了通信网络。再后来,蒂姆·伯纳斯等互联网之父,又将电脑连成网络,形成了网络之网。其实,仔细想来,电脑可以被看成浓缩了的网络,即,各种器件之间的连通网络;反过来,网络(无论是局域网或互联网)也可以看成是放大了的电脑。总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人类终于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赛博空间,并充分享受了它带来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福利等。
不过,别高兴太早,因为,黑客来了!他们不但要攻击由人脑演化而来的赛博空间这个“大电脑”,而且,还要攻击人脑本身这个“小电脑”。实际上,黑客常常是先用社工来攻击“小电脑”,然后,再顺藤摸瓜去攻击“大电脑”。
更具体地说,与上述赛博空间的演化顺序(让电脑尽可能像人)相反,黑客在使用社工方法攻击人时,他们是将个体“人”看成一台特殊的“电脑”或“热血电脑”,即,让人尽可能像电脑。所以,从社工黑客的视角看,个体“人”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包括外部输入(即,感觉)、内部反馈输入(即,知觉、动机、情绪和情感)、噪音输入(即,无意识);
输出部分:包括信息输出(即,语言)、行为输出、内部反馈输出(即,动机、知觉、情绪和情感)、噪音输出(即,无意识);
存储部分:包括记忆、习惯等;
处理部分:包括计算(即,思维)、去噪(即,注意)、优化(即,学习、发展等)。
上述四部分中,括号内的名词,都是心理学术语;括号外的名词是计算机术语。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社工黑客使用的是赛博式攻击,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循环反馈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此处要单独重复列出“内部反馈输出”和“内部反馈输入”的原因;虽然它们括号内的东西几乎相同,但是,本轮输出的一部分(或全部)将有可能作为下一轮循环的输入,同理,本轮输入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上一轮循环的输出。人类本身的反馈循环机制(赛博机制),正好是社工黑客的用武之地,这也是社工攻击具有赛博式特点的根源。
另外,“无意识”虽然同时出现在“噪音输入”和“噪音输出”中,但是,它们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在输入部分,无意识的观念、愿望和想法等,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输出、存储和处理等“人”的其它部分产生影响,正如信号噪音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影响一样;在输出部分,无意识的动作、表情等,会泄露当事人的某些相关信息,这就像是键盘的电磁辐射一样,初看起来这些被泄露的信息好像是毫无意义的噪音,其实却是含义丰富的重要信息。
至此,社工黑客攻击个体“人”的基本思路就很清晰了,即:欲攻破“热血电脑”,就必须使其信息失控;欲使信息失控,只需攻破输入、输出、存储或处理四大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欲攻破任何一部分,就必须充分利用心理学家已揭示的人性弱点;欲充分利用这些弱点,就必须:要么使攻击对象在赛博式反馈循环中被诱入歧途,要么截获并利用无意识的噪音输出等。至于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将是本书随后几章的任务,我们将逐一介绍。
在上述“热血电脑”的四大组成部分中,为什么不含特别重要的“传输部分”呢?因为,社工黑客不但要攻击个体“人”,而且还要攻击人群,即,群体“人”;而在下一小节中,“群体”将被看成若干个体“热血电脑”连成的“热血网络”,那时,“传输部分”便是重点了,所以,此小节暂时忽略。那么,判断某台“热血电脑”品质好坏的关键指标,又是什么呢?心理学家回答说:主要指标有两个,“能力”和“人格”!
由于假定本书读者为IT人士(至少不是心理学专家),所以,下面对“热血电脑”涉及到的心理学名词稍作解释;其实,这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只是从心理学角度看,不够严谨而已。虽然本小节的如下内容比较枯燥(用小号的斜体字,以示区别),但是,它们对更多地了解心理学知识还是必要的,毕竟本书名叫《信息安全心理学》嘛。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的读者,可参阅文献[9];相反,对那些只想了解社工黑客思路的读者,也可直接跳过如下斜体小字部分。
感觉:它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虽很简单,但却很重要。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它,人们能够认识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我们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寒冷等,因而有能进行自我调节。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否则,如果信息超载或不足,将会对机体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使人不能正常生存。再次,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输入。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靠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若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感觉的种类繁多,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前者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后者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因而又叫内部感觉,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又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确认,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即,觉察容易,分辨难,确认更难。
无意识:为了说清无意识,先介绍其反面,即,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以言传的东西,如对事物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而“无意识”,则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它包括大量的、因各种原因不能出现在意识中的观念、愿望、想法等;比如,这些观念与社会道德冲突,从而被压抑。其实,人类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动作、对刺激的无意识反应(这有点像常言中的第六感官)、盲视(即,虽“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
注意:它与意识紧密相关,但又不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学习或工作中,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总会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对象。同时,“注意”的对象又是在变化的,而且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这种变化。“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这里,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它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此,“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注意”并不等同于意识;其实,“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而“意识”则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记忆:意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情,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能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并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这就是记忆。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有意义的事物,才会有意识地进行记忆。记忆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只有当输入的信息以不同形式,汇入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时,新的信息才能在头脑中巩固下来。
思维:它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感觉、知觉是直接接受外界的刺激输入,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初级的加工。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而思维则是对输入的刺激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并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但思维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亿活动,人们只有在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做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语言: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语言是人类拥有的一种非常神奇的能力,比如,它能使我们相互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能使我们更好地保存和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能使我们分享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进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
动机:这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换句话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虽不能进行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通过任务选择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可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对于个体来讲,目标最初可能不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目标会逐渐丰富、完善起来,有时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动机还要求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生理活动承受着个体活动的努力和坚持,并负责执行一些外在的行为。心理活动包括各种认知行为,如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解决问题和评估等,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1)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人的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存在着固定的关系,即某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2)外部表现,通常又称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3)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情绪和憾感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甚至可被统称为感情。当然,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既可指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因而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就代表了他的能力),又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不开的。
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它主要具有如下四个特性: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另一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中的人,也会有某些相同的人格特征。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难移”就是指人格的稳定性。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人格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的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比如,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学习: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有三个含义:1),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的。学习是有机体获得新的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经过学习,有机体将出现某些可观察的行为变化,可以完成一些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学习总会引起行为的改变,这种改变说明个体的确“学会了”什么。行为的改变有时是明显的、外在的,而有时又是隐性的、潜在的。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无论是外显的行为变化还是行为潜能的变化,只有行为改变的持续时间较长,才可以称为学习。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这里的经验既可指个体通过活动直接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也可以指在这一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如个体学会的知识、技能和形成的人生观等。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机体必须通过练习或经验才能使行为发生改变。有些行为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系统而反复的练习或经验,如学习某种动作技能;有些学习事先难以预料,也不需要多次重复。
发展:这里的“发展”,其实是指个体的身心发展,即,个体一生中在生理、认知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各种变化发生的机制以及它们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三)社工黑客如何看待群体
社工黑客的攻击对象,肯定不止是个体的“人”,还包括群体的“人”,称为“群体”;况且,人类本身就是群集动物,即使黑客想有意回避群体都难。那么,在社工黑客眼中,“群体”又是什么呢?本小节就来探讨此问题。
首先注意,黑客攻击群体的武器是“信息”,同样,他们的攻击成果也是“信息”,因此,社工黑客只需要从信息的角度去观察“群体”,而没必要像心理学家那样去全面考虑“群体”。
如果组成某群体的个体之间,完全隔离,即,群体成员彼此没有任何信息的交往;那么,黑客便可把这种群体,看成一些独立的“热血电脑”的堆集。既可以独立地,分别攻破这些“热血电脑”;又可以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然后“一箭多雕”。比如,若组成某群体的成员都是产品销员,而且他们彼此全无任何关联(销售的产品不同,所居地方不同,也互相不认识,更无彼此的信息交流等),那么,社工黑客只需要以买家的身份出面,便可轻松获得该群体所有成员的通讯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这是因为,所有产品推销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找到买家。
其实,绝大部分群体都应该是这样的:群体成员彼此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信息交流;因此,在社工黑客看来,群体只不过是由“热血电脑”组成的网络而已,更准确地说,这个“热血网络”还是一个“网络之网”的互联网!即,任何群体,都可以再细分为若干子群体,使得子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密切,以至于在某些子群体中,还存在很少几个“核心节点”。总之,在社工黑客眼里,群体的信息交流架构,完全等同于众所周知的、由冷血电脑搭建的互联网的信息交流架构;因此,黑客可以借用他们已经相当熟悉的、攻击冷血网络的思路,来攻击群体这个“热血网络”。
如果非要在“热血网络”和“冷血网络”中找出什么差别的话;那么,针对“热血网络”的活性(即,它会不断演化、生长),社工黑客还有如下更多的、有利的攻击机会(见文献[10]):
3.1,合群机会
所谓合群,意指每个人都需要与其他人密切交往,这种交往不仅仅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每个人也都生活在大量的不同群体之中;每个人既会不断地被各种群体所影响,也会不断地影响各种群体。
至于人类为什么会有合群倾向,心理学家们给出了许多解释,比如:1)合群可能是人类的本能,特别是人的内在特性会强迫我们去合群,比如,婴儿为了生存,就得长期依赖他人。2)学习和具体需要的满足,也会促使合群。3)当人们害怕时,就更需要借助合群来减小恐惧。当然,与恐惧增加合群倾向相反,忧虑则会减少合群倾向。4)由于人们不能确定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所以,需要依靠合群来与其它人进行比较;当然,每人选择的都是与自己相近的人,这又更促进了合群倾向。
不过,社工黑客并不关心人类为什么合群,他们只在意合群带来的如下攻击机会:
1)合群倾向,有助于社工黑客“打入敌人内部”,从而有利于后续攻击;
2)充分合群后,群体成员之间会越来越趋同,从而有利于提高攻击效率,甚至出现这种情况:攻破一个成员后,与其相似的其它成员也将全都会被攻破;
3)充分合群后,“热血网络”中的信息交流将更加密切;于是,篡改、破坏或截获相关信息的机会将更多;通过一台“热血电脑”做跳板,去远程攻击另一台“热血电脑”将更加容易;黑客隐藏自身也更简单等。
总之,当初电脑还锁在房间里,并未被连接成网络时,信息安全问题其实并不严重。后来,网络越发达,信息交流越通畅后,信息安全问题才变得越突出,因为这时黑客攻击才变得越方便。而人类的合群倾向,就相当于把若干台孤立的“热血电脑”连接成了四通八达的“热血网络”,所以,社工黑客的攻击就更方便了,社工攻击的威力也就更大了。
3.2,遵从和依从的机会
当某人的活动是出自其他人都这样活动时,这种行为就称为遵从。在他人要求你做某事时,即使你不太愿意,但终究还是做了,这叫做依从或服从。遵从可看成是依从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屈服于群体压力的情况。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普遍存在遵从和服从现象,特别是当来自群体的压力很大,比如,群体中每个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会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
关于遵从和依从的心理学结果主要有:1)“遵从”常常使个体更适宜于群体,因为人类需要与他人保持一致。2)在特殊环境中,他人的行动可以为你提供有关最好行为方式的信息。3)人们之所以遵从,是因为他们采纳了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他们信任别人,害怕偏离。4)当群体的其他人的意见不一致时,遵从率会急剧下降。5)产生更大遵从性的其他因素有:较大的群体(群体规模越大,遵从性也就越大)、群体的专长(群体的专长越突出,个体对专长的遵从性就越大)、个体自信心的缺乏(自信心越不足的个体就越容易遵从他人)。反过来,对最初立场负有的责任越大,其遵从性就会越小;当情境有相应的变化时,男性和女性的遵从性比率似乎相同。6)用奖赏、惩罚、威胁和环境压力的方法,可以增加依从性和服从性。但是太大的外在压力也可能适得其反,产生对抗心理,即,出现“对限制个人行动自由进行抗拒”的倾向,它会导致个人做出与要求相反的事。7)首先提出小的要求,然后提出较大的要求,可以增加依从性;但是,在有些条件下,相反的战术也可以增加依从性,即,一个很大的要求后面,紧跟着一个小的要求。
充分利用人类的“遵从和依从”本性,社工黑客便能对“热血网络”发动非常有效的攻击,比如:将被攻击目标(个体或者小群体)纳入事先伪造好的某个大群体,然后通过操控这个“假冒群体”,来达到操控受害者的目的。其实,群体诈骗和各种依靠“托儿”来坑人的骗子们,早就在用这个办法了,虽然他们并不懂得心理学。社工黑客若想更加充分地利用“遵从和依从”,他就应该:
1)“假冒群体”的规模要足够大(即,“托儿”足够多),以至能够给被攻击的目标(个体或小群体)造成足够大的压力,迫使他们遵从或服从;
2)“假冒群体”的权威性要足够高(比如,若是“医托”就最好以病人的身份出现),以至能够给被攻击的对象提供足够的信任度;
3)“假冒群体”成员本身的意见要尽可能一致,因为,一旦出现意见相左,遵从或依从的效果将大幅度减弱;
4)如果允许选择,那么,社工黑客最好选择那些自信度较低的攻击目标;最好别选择领导作为攻击目标,因为,领导的态度改变后,其责任更大,所以他就更难改变;
5)如果能够辅之以名利等诱惑,被攻击目标将更容易就犯;
6)适时采用惩罚和威胁等压力手段,有时也有助于被攻击对象“遵从或依从”;但是,压力务必要适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引发反弹,事与愿违;
7)有时对被攻击对象的引诱,需要循序渐进:或者先提出小目标,再提大目标,以增加其依从性;或者先提大目标,被拒后再退为小目标,以讨价还价的方式来锁定对方的依从性。
3.3“热血网络”的单核心信息传输模式
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很多,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文字、图像、表情、姿势等;但是,所有这些方式归根到底,其实质都是信息传输或交流。所以,由“热血电脑”相连而组成的“热血网络”的网络结构,其实就等同于它的信息交流结构;而社工黑客并不需要考虑此时的“信道”到底是什么,甚至根本不在乎是否存在实体的网络传输信道。
既为了形象,也为了简单计,下面我们把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统统都简称为“说”或“说话”,虽然有时并不是说话,而是写字或表演等。
心理学家发现: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几乎所有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群体中总有某些人(意见领袖)说得很多,而其他人则说得很少。而且,不论该群体是有结构的(比如,同班同学)还是无结构的(比如,随意凑合的某团伙),也不论他们正在讨论的问题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还不论群体成员是朋友还是陌生人;总之,无论如何,这种意见领袖的模式都存在。更进一步地说,不管群体规模的大小,其中最健谈者完成交流信息的约百分之四十,而其他成员的交流信息总量锐减。交流信息量的区别也锐减:第一健谈者与第二健谈者的交流信息量之差,随着群体范围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可以粗略量化地说,健谈者交流信息量从高到低排列出来时,遵从指数递减规律。当意见领袖滔滔不绝时,别人就讲得很少了。即使对一个刚刚形成的群体,起初这种模式还不太清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这种意见领袖的模式一定会出现。
由此可见,“热血网络”的信息传输拓扑结构,远比真实互联网这些冷血网络的拓扑结构还要简单明晰;因为它只有一个信息交流的主节点,而其它节点的信息交流量都很少。这种单核心结构,对社工黑客显然是有利的。
3.4“热血网络”的双核心信息交流结构
通过其说话量的多少,社工黑客虽然可以准确判断某个“热血网络”中的意见领袖;这相当于找到冷血网络中的骨干路由器节点,从而有利于准确找到其攻击目标,因为现实中经常是“领导的话普遍偏多”,而且,即使信息交流受到限制,交流受限最少的人,往往也是领导。
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般人的印象是“说什么要比说得多更重要”,但是,这个直观印象却是几乎不对的。因为,全部研究事实都表明:对领导能力的估价,量比质更重要;并且,领导这个概念,几乎完全取决于量。某人讲话越多,他就越被看成是领袖,而不论他对讨论的实际贡献是大或是小;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质”确实有一种影响,但它属于别的考虑范围。
但是,确实存在这种情况:“热血网络”中的某些真正决策者(即,领导,特别是由上级委任的领导),也许少言寡语。那么,这时的“热血网络”中,就会出现两个核心:其一,是意见领袖,他说话最多;其二,是领导,他说话最管用。心理学家们将前者称为“生活领袖”,把后者称为“工作领袖”;不过,他们都是社工黑客的重点关注对象。
那么,利用过往的交流信息,社工黑客如何才能从“热血网络”中,比较准确地找出那个“工作领袖”(因为“生活领袖”已经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并将他作为攻击目标呢?心理学家罗勃特·贝尔斯,提出了一套判断体系,称为“贝尔斯体系”:它使用一种相对少量的范畴,去分析复杂的交流信息;而且可以用一种可控数量的量度,来描述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从而找出那个“说话最管用”的人。
实际上,贝尔斯发现:群体的所有交流信息(包括所有的相互作用,不论是否为言语的),都可以纳入如下12个范畴中:反对或同意、紧张或放松、团结或对抗、提供或征求建议、提供或征求意见、提供或征求信息等。其中,前面6个范畴是富有感情色彩的,或是反映的;而后面6个则是认知的。
贝尔斯判断体系的操作是:每次交流信息都被分为上述12个范畴中的不同部分,而每一部分也被单独记录。这种相互交流信息的分类和记录并不难,而且经过简单的训练,观察者便能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条件下,能够以很高的可靠性运用贝尔斯系统,找出那位真正的决策者。当然,贝尔斯系统仅限于评判外在行为,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情感;比如,有人气愤地说“我赞成你”时,文字记录显然就是词不达意。
总之,无论如何,至少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社工黑客可以较准确地掌握“热血网络”信息交流拓扑结构,从而可以找出重点攻击对象;这远远比冷血网络中的情形容易多了。
(四)小结
上一章(见文献[3])回答了:人为什么会产生攻击欲望,以及如何减弱这种欲望。但是,无论如何,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人正欲攻击别人;所以,本章就来研究某类特殊攻击者(社工黑客)的世界观。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首先来研究世界观呢?原因有二:
第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对付社工黑客,就必须充分了解他们;要想充分了解他们,最有效也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了解他们的世界观。
第二,其实,若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社工黑客的所有攻击方法都非常笨,至少可以说不算聪明。但事实却是:许多聪明人(包括教授和科学家)都被半文盲的社工,打得惨不忍睹。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付社工黑客呢?“聪明人”,特别是聪明的计算机专家们,马上就会想到:为什么不把社工的攻击方法建成案例库,让大家了解此库,避免重复上当呢?可是,这是不行的,或者说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社工攻击方法无穷无尽,既不可能建成完整的案例库,普通网民也无法记住并避免库中的骗术。因此,只能从更深层次去研究社工攻击,特别是要争取穷尽“组成无数社工攻击”的少数几个基本模块;为此,也需要首先搞清他们的世界观。
那么,社工黑客的世界观,到底是什么呢?
虽然社工黑客的攻击方法,都有心理学的依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空间中,绝大部分社工黑客,都不是心理学专家。因此,他们的世界观应该更靠近计算机网络,而非心理学。事实上,本章指出,他们其实是把人的个体,看成一台特殊的电脑,“热血电脑”;把人的群体,则看成是由若干“热血电脑”连接成的“热血网络”。
世界观知道后,方法论也就不难了。事实上,社工黑客的攻击思路可概括为:1)针对“热血电脑”,他们可充分利用熟悉且惯用的攻击方法,去攻击输入、输出、存储、处理等部分。2)针对“热血网络”,他们或者把该网络中的某些电脑攻破,或在传输信道上大做文章。至于他们到底如何做,请看随后几章的逐一解剖。
参考文献
[1]杨义先,钮心忻,安全简史,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北京。
[2]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
[3]杨义先,钮心忻,信息安全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α版1):黑客的攻击本性。杨义先的科学网博客,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67712.html
[4]斯特凡·奥多布莱扎(Stefan Odobleja)著,柳凤运,蒋本良译,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9月出版,北京。
[5] N.维纳(美)著,郝季仁译,控制论,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2月第三次印刷,北京。
[6]K.Mitnick(美)著,潘爱民译,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北京。
[7]C.Hadnagy(美)著,陆道宏,杜娟,邱璟译,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15年10月,第7次印刷,北京。
[8] C.Hadnagy(美)著,蔡筠竹译,社会工程:解读肢体语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北京。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北京。
[10]弗里德曼(J.L.Freedman)等著,高地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哈尔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义先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3322-106834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