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忽视“数觉”建设:容易形成数学学习上的高低两种误区
2022-5-29 17:10
阅读:4490

忽视“数觉”建设:容易形成数学学习上的高低两种误区

王永晖


本文只打算简说。高低两种不同情况的学生,相关更深入的解说,可以根据本文内置文章链接,继续查阅。


我们知道,有很多女生,会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或者初中阶段,数学成绩掉下来。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两种误区中的低级误区。


因为智力发育的特点,女孩子在小时候,基础智力往往是提前同龄男生两岁,这对小孩子来说,是巨大的差异了。


但是,在数学学习上,女生因为记忆力好这种优势,反而有可能会带来数学学习长远趋势上的劣势。那就是用记忆来代替数学中的思考,也就是常说的“死记硬背”。实际上,就是大学数学系的女生,很多也是“死记硬背”学数学,混个文凭而已。


当然,我们不是有性别歧视,只是恰好是有这个现象,也不是说男生就不会死记硬背,恰恰缘于小时候的智力发育特点而已 。


这相当于一种替代性学习,表面上看,刚开始的时候都挺好,成绩也不错,但长远来说,替代性功能,怎么样也不可能真正胜过本有功能,即“数觉”能力。


数学让孩子更聪明: 数觉训练的教具与主线 进入公众号后搜此文标题可得各个分篇。


类似的,我发现,即使对于数学上的超常儿童来说,也很可能会存在这种同样忽视“数觉”建设的误区,只不过是高阶的,而且极易被当前好些中国式家长所诱发。


超常儿童的智力很好,脑子够使学得懂。女孩子容易发生的低级误区,是用“死记硬背”来替代思考推理,而对于超常儿童来说,则仍然有相当大的可能,发生的高级误区,是用“智力”来替代抽象思维能力。


施建农教授对超常孩子的定义是,学业能够超过同龄人两年,并且成绩在高两个年级中也属优秀。


数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抽象。现在有些孩子,学业超的不止是两年,对于他们,就很容易发生这种高级误区了。


自由地跑着学:中国式教育战略容易缺漏的认识之一 2019-4-28 23:50


这篇文章中记录的孩子,当时只是小学五年级。去年14岁的时候,已经被特招到清华大学丘成桐项目了。像这样的孩子,在全中国应该是非常少见。


我跟他在这几年中,总共也就考过他三道题。第三道题,是知道他初一已经读到大学三年级数学系课程后,有点儿担心,出了一道数学分析中非常简单的极限证明题。原因是,现在有很多大一新生,上了大学后,号称自己自学过大学教材,但是,老师一考就发现没有真正学会,差得很远。


我出的这道题,表面上看很简单,但是我的很多本科生写不清楚,我才意识到,如果按照数学系的标准规范写清楚这道题,也是很不容易的了。


我知道这个云南孩子非常聪明,但仍然担心这个孩子是否能够具有大学级别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于是才出了这道题,他的回答,非常清晰,远远超过了我的期望。我才放下心来。


当时,我已经为这个孩子,专门成立了一个微信小群。里面只有两个孩子,其中另一个是我小教室的女生家长,是为了陪他的。教授就有五个,清华一个,北大一个,中科院一个,南大一位。中科院数学所的那位孙斌勇教授,后来还被评为了中科院院士,真正出手教这个小天才的,也正是这位年轻院士,教了有八九次,教的次数,其实本来还可以更多,不是孙院士那边时间紧的原因。


微信群里,我后来才知道,清华教授当时看到了小男生的答案,也是非常欣赏,所以才后来大力引荐到他们的丘成桐项目。


这也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段佳话了。我们教授们,该出手的时候,偶尔还是会出手的。


不过,我们这篇文章要说的是。其他的超常儿童,其实不见得能够达到这个数学小天才的程度,所以在往前学的过程中,仍然非常有可能会发生替代性学习的高级误区。


并没有真正懂!


像美国的数学天才Venkatesh, 27岁就成为Stanford正教授,本来还可以再提前一年的,为了等他夫人毕业,延期一年才搬家到Stanford任职,最近获得了Fields奖。


Venkatesh在听讲座的时候,有个鲜明的特点。他想知道,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这成了他听讲座的口头禅了。


如果超常儿童,只是用超常智力来学数学,只是把学完数学当做家长布置的任务,那么就不会追究学习背后的意义。


这种情况,很容易在中国当前家长群体中出现。所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这几年跟云南数学小天才家长交往,也是想探究她的做法,结果家长说的很简单,就是非常关注孩子,非常尊重孩子。


可惜,在我遇到的其他数学小天才家长中,可能孩子也许并不是差那么大,但也许就是因为家长作为上的毫厘之差,导致可能的结果会差之千里。


不是太尊重孩子!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进行高强度奥数训练?

提出的奥数学习策略。云南孩子在现实中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几个教授都很支持这个云南孩子,主要还是他的学习策略,比较符合我们心目中的数学教育之路。

普通的题目,孩子们可以不挑口味,都得会做,但对于高级别的题目,则应该允许孩子们有选择的自由,喜欢的题就做,不喜欢的题就可以不做。。。

如果孩子特别聪明,迭代得快,自然就会达到应付考试覆盖面的程度,或者在某一点上学得很深写出论文发表,两种都可以拿个奖得到现实利益。我们各人看各人的实际能力,不要努,过于努,伤了根本,反而得不偿失。


这位云南妈妈,非常尊重孩子,当然也可能是她家孩子在数学能力上太强了,导致没法不尊重孩子自身的意愿,从而正好贴合到我这篇文章的学习法。


我后面遇到的几位超常儿童家长,恰好都差之毫厘在这一点上了,表面上看,她们做的,跟云南家长似乎也区别不大啊,也都是尽量支持孩子,尽量给孩子找资源啊。


当然,也不见得就是这位云南家长水平修为特别高,可能大家也都是普通人,因缘际会,因为她家处于中国的边境,远在腾冲,所以,也找不到合适的培训机构。


不过,人家确实还是有那么一点儿长处的,实际上还是要非常肯定云南妈妈一点的是,她知道儿子的智慧水平高,就完全相信、信任孩子的自主学习之路,主要靠孩子自己决策出来的学习之路。基本上没什么亲子之间的冲突和干扰。


其他一些中国家长,内心就没那么淡定了。也因为在大城市,总是面临或多或少诱惑,啥都想试试,就差之毫厘了。


但这样做,就打乱了孩子的内在学习节奏,甚至会造成本文所说的高级误区,一旦产生,很可能孩子这辈子都没办法再学真正的数学了。


这可是各位家庭的重大损失了! 可是普通人往往是,只有试过了,真正被事实教育了,损失已经造成了,才知道自己当初确实是弄错了。


家长自己不懂数学,智慧水平低,但是,一个家里,智慧低的,要把智慧高的,指挥的团团转,这个家肯定会出事的。


中国有些妈妈们,控制欲比较强,忘记了古代社会那种女德,做事强调自己的固执,缺少认真对待孩子特点的智慧,就尤其特别容易犯这个毛病,很可怕啊!


数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抽象。这也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很多中国家长不能够分清楚,智商高,跟抽象思维能力,实际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大家平常所做的那种智商测试,实际上测试的主要还是那些基础智商能力,还不见得能够评测出数学天资能力,只不过两者往往存在正相关而已,但毕竟又不是一回事,容易以低替高,硬往上努,产生替代性学习这种假象误区。


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说是一个更高级阶段的“数觉”。譬如,我们已经进行过三届四次的项目,初中代数抽象推理探索营,就是为了培养出代数的“数觉”,这比普通的数字的数觉,又更深入一步。


中国地方大人口多,什么样的人才都有,什么样的奇事也可能有。丘成桐想拔尖出一些人才,供他的事业使用,不过,这也会误导一些家长,更加催促自己的孩子往前学,也就更容易发生本文所说的高级误区。


当然,这也不是丘成桐先生本人的错,而且这个错误,也不会影响到丘成桐项目的成功,因为中国太大了,每年招出几十个会做大学数学难题的中学生,不是什么难事,其中再有几个超级天才,也是可以想见的。


因为中国家长们的功利心太重,所以后面来找我的数学小天才,虽然我跟跟其中有些家长们还是有过很多交流,但我也就没有再成文写到博客上了,因为他们所到达的程度,尚还不够,甚至有些已经踏入了误区。虽然我劝过多次,但是家长自己感受不到这种差之毫厘,觉得自己做的,表面上看,也差不太多啊。


故为之文!


我最后再对超常儿童家长们强调一段,除了本文所述,再强调一下施建农老师的教育思想,经过我的改编:

「施建农:体育为基础 德育为核心 培养创造精神为重点

改编版:德育为基础,培养能力和习惯为核心,鼓励护育创造精神为关键

【体现教育宗旨的精英教育口号-哔哩哔哩】 https://b23.tv/huUuoXl   」

里面用一把剑做比喻,德育就是这把剑的剑柄,是我们家长能够真正抓住的地方,能力和习惯是剑芯,创造精神是剑刃。


找过我的超常儿童已经有好几个了,但是至今没有1个,真正接受过我的亲授,我只是跟他们家长们有些交流。原因主要是,他们家长的做法,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我下面这篇文章中的要求。

公益咨询项目:数学小天才的读书指导

书武数集学小组:万两黄金不卖道 十字街头送至人

中国家长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优秀人才也是有很大的淘汰率的,就我所见的是,非常可惜的是,往往这种淘汰,是家长不当的作为所造成的。



关于预防低级误区,我们的幼小数觉训练计划,资源汇聚在这个文档,不断更新中

《数觉游戏进度目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永晖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43-134072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