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朋友在网上留言:“俞老师确实很厉害!但是我也有一件事情不太清楚,您在某个领域发表了这么多论文,是说清楚了很多件事情,还是一件还没有说清楚呢?我认为是高水平的论文不需要写那么多。”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说明一点,做学问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情况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能这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之道,一刀切永远都是偏颇的。
近两年来,我主要研究科技评价中指标体系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大致做了以下工作:
1、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方法问题。许多人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不会再有创新了,其实事实远不是那么回事。相关内容见我的博客:“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方法研究”,该文已经发表于2009.12《图书情报工作》。
2、多属性评价方法众多,如何进行选择?基于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的拟合程度,论文“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测度研究”即将发表于《情报杂志》。
3、对科技投入合理性进行评价,其意义在于事前评价。论文“基于神经DEA与BP网络分析的科技投入评价研究”发表于2009.6《科技管理研究》。
4、根据投入产出的关系,进行科技评价指标的筛选,这是一种客观选取指标的方法。论文“DEA在科技评价中的指标优化研究”发表于2008.4《中国科技论坛》。
5、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评价,如何进行选择?二者关系如何?论文“科技评价中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关系的实证研究”发表于2008.5《科学学研究》。
6、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论文“科技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的比较研究”即将发表于《科研管理》。
7、为了对不同评价方法进行选择,发明了两个指标。论文“比较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两个新指标”发表于2008.3《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将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加以组合,提出两种新的组合方法:
论文“一种新的科技评价组合方法----共性数据排序选择模型”发表于2009.7《统计研究》。
论文“基于极值法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图书与情报》。
9、学术期刊应该均衡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人为效应。论文“一个衡量学术期刊均衡发展的新指标”即将发表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0、科技评价指标如何组合,是相乘?相加?还是对数相加?不同方法有何特点?论文“科技评价中效用函数合成方法的比较研究”即将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
11、指标体系相关必然导致重复计算,影响评价的精度,我提出了两种指标体系相关关系消除的方法:
论文“科技评价中消去指标间相关关系的一种近似算法”发表于2009.3《情报杂志》。
论文“学术期刊多属性评价中指标相关关系修正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科学学研究》。
12、不同评价方法的模拟权重有何规律?论文“科技评价中不同客观评价方法权重的比较研究”发表于2009.7《科技管理研究》。
13、利用回归筛选出系数为负数的指标,这样可以进行指标选取,论文“科技评价中指标初步筛选的实证研究”即将发表于《科技进步与对策》。
14、一篇研究指标选取的理论文章“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取若干问题的思考”发表于2009.2《情报杂志》。
15、专家会议上各专家如何修正自己的权重,论文“科技评价中专家权重赋值优化研究”即将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6、较少有人研究科技评价中权重或指标值在一定范围变化,评价结果不变问题。论文“科技评价灵敏度分析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8《软科学》。
17、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结构方程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论文“基于结构方程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情报学报》。
18、偶然发现聚类分析用于期刊评价指标分析并不合适,因子分析分类更好。论文“基于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研究”发表与2009.3《图书情报工作》。
19、发表主成分分析评价存在的一个重大漏洞,几乎可以否定主成分分析方法。论文“学术期刊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悖论研究”即将发表与《情报理论与实践》。
20、一篇评价方法选取的理论论文,“学术期刊多属性评价方法的选择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情报理论与实践》。
21、理论论文“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发表于2009.3《编辑学报》。
22、几乎没有什么人研究面板数据评价,论文“基于面板数据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年SSCI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3、“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即将发表于2009《科研管理》。
24、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论文“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研究”即将发表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5、又一篇指标选取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选择研究”即将发表于2009《中国科技论坛》。
还有6篇论文没有收到用稿通知。
我侧重于定量研究,但是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最为困难的,这方面我有数篇论文相当得意,自己都佩服自己,呵呵。通常情况下,所谓创新,无非这么几种:旧领域、旧方法;旧领域,新方法;新领域,旧方法;新领域、新方法。目前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大多数学者可能都在做旧方法、新领域的研究。新方法可不容易,我对旧方法不断加以修正和优化,并且发明了几种新方法,而且这一切都是可以检验的。
下面回到主题,我为什么写那么多论文?高水平论文怎么把握?有这么几个理由:
1、目前恰好在做横向课题,可以帮助我报销版面费,这种机会不是可以一直拥有下去的,我必须抓紧时间出成果。否则,我凭什么说自己是学者?至少在我内心深处,学者是很神圣的。近年来,我一直受科研经费不足之困,每年就数千元,我都不好意思说,前几年实在没辙的时候只好靠编点教材挣版面费。
2、有想写的冲动。潜心钻研,两耳不闻窗外事,反复琢磨,不断有新的点子涌现出来,常常自得其乐,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和同事T博士十分勤奋,我开玩笑对他说,我已经不行了,你也快不行了,呵呵。
3、我没有专著,因为没有经费。如果有经费出专著,当然没有必要写那么多论文。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我要将我所有的发现写出来,叠加在一起,相当于专著。而且,一般学者的专著想发表30篇论文几乎不可能,而我是将30篇论文叠加在一起当成专著。孰易孰难?
4、我不知道以后有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感觉。如果以后没有很好的感觉,那我现在可能是科研的顶峰,再不抓紧,对不起自己。
5、人文社科,创新很难,彻底解决一个问题也不容易。在自然科学领域,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当然论文可能不需要很多。但是由于人文社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和自然科学的不同,比如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学最强大的国家,它一样有金融危机,美国所有的经济学家加在一起,也不敢说已经解决了美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也不敢担保美国金融以后的平稳发展。这可能也是多写论文的另一个原因。
6、任何学者都希望发高水平论文,但是由于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创新不同、编辑的偏好不同等因素。有些论文自己有感觉,大概能发表到CSSCI,有的论文几乎肯定能发表到本学科的顶级期刊,还有一些论文自己感觉中等,但说不定也能发表到顶级期刊,给自己一个惊喜,当然,非CSSCI期刊我是不发的。
2009.7.12俞立平于邗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