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锋
“云作战”是如何提出的?
2024-9-12 08:18
阅读:1048

■ 锋启云涌

云作战,创意于东方兵道,得益于现代技术,面向于未来作战。

在明确“云作战”是由中国学者最早提出(参见“云作战”是谁提出的?)之后,这里说说“云作战”是如何提出的。

随着武器装备的多样化、智能化、无人化快速发展,其杀伤力也越来越强,这导致未来战争形态将越来越复杂,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路径就是,超越传统思维限制,寻求新的突破。一种军事理论的提出,通常不会是一时、单纯的主观行为,而是有着长期、深厚的积淀,同时具备运用与实施的有效条件,“云作战”理论的提出也是如此。云作战理论的创意主要来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现代军事科技的全面发展与现代军事作战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模式与发展趋势的深层思考与综合判断。以下论述的内容可详见《『云作战』理念的创意背景

思想背景

相传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写就了传世巨著《六韬》,其中不仅包括重道尚谋的战争观、以德立邦的建国理论、富国强兵的国防理论、恩威并用的治军理论和权谋并重的作战理论,还记载了众多形式的“阵法”。善用阵法谋略,有助于弱者胜强,强者更强。

阵法是作战力量部署和运用的基本方式,是军事哲学思想和作战理论在实战应用中,通过总结和概括所得到的内容与形式统一体。《六韬豹韬》中的《鸟云山兵》篇和《鸟云泽兵》篇,记载了周武王与姜太公分别探讨山地和水网地带排兵布阵的对话。姜太公提出“被山而处,必为鸟云之阵。鸟云之阵,阴阳皆备”,“无使敌知我情”,“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擒”;同时,还主张在水网地带作战,应引诱敌军渡河,趁敌立足未稳,运用战车和骑兵组成鸟云阵法攻击敌军两翼,敌军虽然势众,但必定失败。古代军队的整体机动能力较弱,车兵和骑兵相对机动性好且攻击力强,凭借这种“鸟云阵法”调动战车和骑兵,形成类似飞鸟行云,聚散无常、飘忽不定的作战阵型,迅速机动,穿插协同,合力出击,可以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实战效果。

鸟云阵法强调分合聚散、灵活调动各种作战资源,通过变化多端的力量部署,有效地迷惑敌方,成功掩盖己方行动意图,借助奇正多变的攻击模式,充分发挥各种作战资源的优势,形成难以预知的攻击与防御重点,最后实现“鸟散云合,变化无穷”并达到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

在当今复杂多变并且充满各种高新技术装备的战场空间内,运用“鸟云阵法”的思想,使作战力量“如鸟雀之聚散无常,如行云之飘忽不定,时分时合,多向机动,聚焦攻击,任务达成,迅速散隐”,将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鸟云阵法”是启发云作战理论提出的思想背景。

技术背景

云计算是新型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分散的计算资源,用网络连接并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按需使用。“云”是网络的一种比喻说法,后来也用于抽象表示包括底层终端等基础设施在内的互联网体系。云计算依托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网络环境,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网络服务。从技术角度看,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连接、整合相对分散的存储空间、计算能力、软件功能等,实现整体化分析与处理效能,其服务能力具有强大的伸缩性。云计算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促使广泛分布的全球资源迅速集中,使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当计算与分析任务完成后,所有计算资源仍然恢复并保持原有分散状态。

将云计算的思想与特点运用于作战活动,则可以将各种作战资源分散部署,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联合运用某些或全部这样的分散资源,聚焦于整体化作战行动。作战任务完成后,各种作战资源又回归分散至原有部署或更新部署。对于不同空间、不同层次、分属多地的作战力量综合利用问题,云计算模式给出了极有价值的启示。基于云架构,可以将作战指挥控制信息平台、近中远程攻防打击、无人化智能机器军、强大的军力投送、先进的军事隐形、大范围力量机动等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与协同运用。因此,云计算可以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持现代“鸟云阵法”的实施,这给云作战理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启示和技术架构。

现实背景

打赢未来战争是云作战的需求源头和运用方向。在当今和未来战争中,联合作战是世界军事领域普遍认同的主要作战模式。联合作战表现出了多元力量、多维空间、多种样式、多类手段的“一体化”联合形态,作战的目的有限性、目标一致性、力量互补性、指挥精确性、打击复合性以及保障实时性特点显著增强。联合作战已演变为交战双方力量体系的整体对抗,并由此步入高级发展阶段。

从总体上看,联合作战是随着军事技术和各军种作战力量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作战形态,实施联合作战的基本条件是各军种具有独立的作战能力,以整体方式参战,并在不同的作战空间相互配合、密切协同,实现优势互补,协调一致地实施攻防打击行动。

随着科学技术和作战思想的不断演进,联合作战正在向全维作战阶段跃进,作战行动由各作战单元之间的对抗,逐步向各作战单元和作战要素综合集成基础上的体系对抗转变,加之近、中、远程(或称短、中、长程)攻防打击武器和力量机动能力全面增强,包括军事隐形和反隐形技术、智能化机器等无人作战力量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集群化军事资源部署,很可能因遭受敌方的集中性强力打击而损失惨重。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需要通过对作战资源的分散部署和隐形处置,进而充分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这些,都为云作战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需求、有益启迪与实施条件。

正是以上所述的历史渊源、技术基础和实战需求,共同催生出了“云作战”理念。

【本文资料来源】作者的书稿《云作战导论》。

【更多相关信息】参见科学网戴锋的个人博客和微信公众号『云作战』。

【作者信箱】fengdai@126.co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戴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195-145075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