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从一则雄性大鼠怀孕生育新闻,谈对科学新闻的差异化解读吸收 精选

已有 4807 次阅读 2021-6-20 20:01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多个渠道获得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科学传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媒体从不会放过那些涉及科学的爆炸性新闻,会争相报道,竭尽润色之所能,进行渲染。至于效果会不会走偏,不仅决定于新闻内容本身,也取决于不同人群的选择性吸收。正反两方面的效果都会有,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科学新闻报道,人们就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憧憬。

科学新闻,无疑是人们获取科学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科学新闻媒体鉴于新闻属性,也最了解应该如何抓住受众的心理,博取人们的眼球,的确制造了不少涉及科学新进展的“茶余饭后”好话题。

科学从来都是小众的,严肃科普也是一样,只有那些科学研究参与者和科学爱好者才会去挖掘科学新闻背后的东西,普通老百姓大多是看热闹的角色,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各取所需。

面向全体公众的科学新闻传播,必须使用渲染技巧,说的越热闹,越能满足百姓看热闹的好奇心,最好标题就能一目了然,能最大限度吸引人的注意。比如,这几天很火的一条新闻:我国学者已成功让雄性大鼠怀孕,并生下健康可育后代。光看这标题就够吸引人的,大鼠,哺乳动物,雄性,怀孕生育,几个新闻要素足够刺激一些人的兴奋点,甚至不用看详细报道了,马上联想到将来是不是男人也可以生孩子了,从而减轻女人生育的痛苦,看似更公平一些。结合最近生三胎政策的出炉,这则科学新闻带来的后续热点扩散,一定是关于男人将来是不是也能生孩子的话题,好奇加期待,还有引发的有关伦理方面的讨论,够热闹,这是一般公众层面的传播效应,研究有看点,新闻有热点,话题接地气,扩散有动能……

而在内行人看来,事实与人们想象的景象还差之千里。稍微仔细看一下新闻,这项研究主要做的是大鼠的异体异位子宫移植,并通过连体实现血液共享,补充雌激素。并不是雄性大鼠本身受孕生下子鼠,只不过是借雌性大鼠的子宫和雌激素实现胎儿孕育,最后通过刨腹产出子鼠。是中国科学家参与的一项生殖科学方面的重要科学实验。

对于一项科学成果,关注多一些的人总会问,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效果,知乎这类平台还是有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去认真回答相关问题。显然,研究着重点在子宫移植,作为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器官移植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比较普遍,而大鼠的连体实验也是有的。

这项组合研究的主要意义,应该是从生殖生物学的角度探讨胎儿发育的影响因素,通过向雌雄大鼠同时移植胎儿,进行成活率对比,得出雄性大鼠孕育成活的比例明显偏低(和雌性相差3倍多),这并不算是一个失败的数据,因为最终的目的不是实现雄性大鼠的怀孕生子,而是探索哺乳动物胎儿孕育的影响因素。现在子宫有了,激素也有了,一定还存在其他影响胎儿发育的复杂因素,是否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后续的研究,也许会为今后人造子宫的成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至于,实现人类雄性生育后代,这,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吧,从理论研究角度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是不要想得太多……


人类的探索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基于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进展,人类的生殖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否有必要再往前走,往哪个方向走?不仅涉及科学本身,也会引发相应的伦理方面的争议,这个应该是公众普遍关心的。

渲染过(夸大难免)的科学新闻传播,可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情,对科技即将带来的美好未来的憧憬,也会引发一些对诸如生命伦理方面的担忧。所以,也许公众需要科学新闻的制造者,在介绍科学成果的同时,把问题简单摆出来,前景稍微预测一下,比如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科学家参与科学新闻的传播还是很有必要的,央视科教频道做了一档《透视新科技》的节目,通过科学家访谈,插入短片等介绍我们国家最近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内容涉及信息、能源、材料、交通、物流、航天、生物医学、航天等各个方面,每个周末播出两期,每期30分钟,节目有互动,主持人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诸如“这样的研究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未来面临哪些挑战,还会取得哪些进展“等等,作为科学家的嘉宾,面对这些问题,回答一般都比较谨慎,不会随意夸大其辞,表现出了实事求是的责任心。其实公众还是挺需要这样的科学传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1291986.html

上一篇:高考,就业,人生选择
下一篇:今有红莲迟出水
收藏 IP: 123.113.176.*| 热度|

14 郑永军 杨正瓴 武夷山 黄永义 汪育才 孙学军 周忠浩 李学宽 曾杰 郑强 王庆浩 檀成龙 刘舒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