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修慧老师写了一篇向欧阳修学习做实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575052.html,通过卖油翁的故事,王老师从中得出了实践出真知的结论。正如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值得我们这些研究生们学习,踏踏实实、不浮躁才能做好科研。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卖油翁是在不是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卖油翁这个很可爱的老头,肯定是很勤奋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卖油,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倒油的水平,甚至可以达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境界。自己也总结了出了一些理论知识:无他,唯手熟尔。甚至推广到了其他相关领域(弈射)。卖油翁是一个勤奋的科研工作者,但是他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他深入思考的倒油的不方便,改进装置,或者发明一种新的工具,比如漏斗。那么他不会再苦逼的去一遍一遍的练习,直至唯手熟尔的境地了。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把自己的实验操作技术练得炉火纯青,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改进实验仪器,提高实验技术水平。物理学史上可以看书,每一项技术的出现,总是能带动学科水平的极大发展。比如激光技术的发展,使物理学整整前进了一大步。不仅是促进了全息术,激光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等光学分支的发展,其他学科也受益良多。这样的例子在物理学史上不胜枚举,比如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新技术的开发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2000年的诺贝尔奖百年的时候,全世界都关注这一年的诺贝尔奖的颁发。通常,诺贝尔物理学奖都颁给那些在纯物理研究中作出贡献的人。这一年却授予了从事信息技术开发的三位物理学家,奖励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所做的基础性工作。把20世纪最后一项物理学奖授予在技术科学的科学家,可以看到技术的革新对人类影响的巨大。
所以,诸位做科研的同学们,我们千万不要像卖油翁一样做科研。扎实的实验技术是要练习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去改进实验技术,这样才是真正提高实验水平的不二法门。
注:本文诺贝尔奖的部分参考了郭奕玲,沈慧君二位先生合著的物理学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2-8-15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