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参加2014全球土地计划(GLP)亚洲会议的感想 精选

已有 5107 次阅读 2014-9-28 20:10 |个人分类:学术视野|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台湾, 土地利用, GLP会议

9月23-26日课题组一行五人在导师的带领下前往台北参加2014年的全球土地计划亚洲会议。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系统管理”,参加会议的有亚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美洲的学者专家,人数在500人左右。我们组提交了四篇Poster,研究区都在长三角及江苏省,通过Poster展示报道了我们了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达到了拓展交流,扩大影响的目的。同时,我作为学生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别的国际会议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尤其让我对参加国际会议和土地利用相关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今天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与大家交流。在我看来,参加国际会议都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一是拓展视野,扩大交流;二是拓展学术思路,展示学术成果。

(1)拓展视野,扩大交流。我在出发之前精心准备了名片,英语蹩脚的我在这次会议召开之余也首次“发声”,尝试这和老外交流。还好,虽然表达不是很流利,但是经过这三年写英文论文的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有四篇论文入选了大会的展板展示部分,我是其中一篇,四篇论文分别涉及江苏省城镇扩展、江苏省耕地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框架模型和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关键区确定模型的研究,其中前两篇论文获得了大会的优秀论文奖。在大会上见到了GLP的主席Peter.H.Verburg、澳大利亚著名的的土地利用学者,LUTO软件的创始人Bret Bryan、GLP亚洲办公室的负责人Yubin Lin和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的联合主编象伟宁教授等等。

Peter.H.Verburg 教授


Bret Bryan 教授


象伟宁教授

(2)拓展学术思路。在这次会议中给我影响最深的三位学者就是这三位。Peter.H.Verburg教授从土地利用变化本身到土地系统到系统集成模型CLUMondo Model和Agent-based model软件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同时,Peter教授也介绍了大数据和meta分析的前景和应用,以及通过Telecoupled system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行为主体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历史研究的发展过程。通过他的ppt可以清晰的看出Peter教授团队主要从事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驱动力以及系统集成的综合研究。Bret Bryan 教授主要关注人地系统集成模拟和澳大利亚的碳库研究,他将碳作为未来影响和约束澳大利亚土地利用与人类行为的重要限制因子,通过设定不同的碳交易的条件来对澳大利亚主要的生态类型未来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光从介绍上看,目前第一作者的论文就有70篇之多。象伟宁教授是第二天作的报告,主要谈我们土地利用与规划科研中面临的一些哲学问题,如wicked problems(棘手抗解问题),这一类问题广泛存在,比如邻避现象。这一类问题看起来都不是很严重,不能一时半会儿解决,甚至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但是他们的存在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影响深远,处理好可以给土地利用与规划添砖加瓦,关注不够就会让未来问题变的复杂化。如何科学的认识这一类问题,如何将这一类问题纳入到未来的土地利用与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三天的会议我还听了很多的分会场的报告,这些报告让我对土地利用研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国内外的土地研究的一些差异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大陆与台湾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面思路比较相近,土地利用变化数量与空间研究及其生态环境影响是主要的研究内容。而国外以及日本在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以及贸易方面有更多的关注。国内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变化本身导致的生态效应,而国外多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的人类活动变化产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思路去进行。人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关注程度直接决定了土地利用变化本身的结果合理性。在国内,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经深入人心,事实上这属于单向影响。这一现象在国内也多有提及,但是实在的案例研究和成熟的系统模型还未见到。而在人--地系统中生态环境变化对人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反过来也会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轨迹和方向。这是双向互馈的一个土地系统,正确认识这一系统,对我们完善土地利用模型和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研究的应用性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听日本学者的报告的过程中,我发现日本学者关注的方面多集中于气候变化条件下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服务的差异。气候变化在日本的表现主要是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比如西红柿与小麦的生产。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直接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在土地利用强度上趋于增强,在土地投入上趋于增加,这就导致土壤重金属、大气质量、水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而通过合理的空间配置与资料投入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污染物的增加,从而达到生态服务功能的再平衡与提高。我总结来看,日本土地利用研究多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和思路:设置情景→预测土地利用的空间与规模→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最后,地学中软件模拟和情景预测的研究很重要。在这次会议中多次听到通过模型研究人地关系的案例。这里的模型不是我们常说的CA等代表的土地利用拓展模拟研究,而是多将气候变化、农户行为以及生产模式完全融入到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系统研究,如LUTO、SWAT和InVest模型的应用。通过这一模型的应用可以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及其经济效益的变化,为未来合理土地利用空间提供决策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会课题组成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831563.html

上一篇:一个对学生有爱有责任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下一篇:爱思维尔发布中国地区高被引学者榜单
收藏 IP: 218.94.142.*| 热度|

3 李健 李明阳 王彬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