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有轨电车将来有望和火车对接

已有 4578 次阅读 2012-5-7 16:3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 交通, 公交车, 火车站, 保罗

  我们都知道,目前乘坐火车都要去火车站,而且要准点到达,因此我们常常用“赶火车”一词来形容去火车站的匆忙情形。英国研究人员保罗·普瑞斯特曼表示,在未来的铁路沿线很可能不再设火车站,那时我们就不需要赶到火车站去乘坐火车,而是在家门口就可以出发乘坐火车了。
  
乘坐有轨电车赶火车
  难道未来火车铁轨会修到家家户户的门口吗?当然不会这么麻烦。况且,即使家门口有铁轨,我们也不可能让火车像公交车那样几百米就停一次呀。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保罗提出了移动站台的设想。这种移动站台其实并非什么新式交通工具,就是在上海、大连等城市的部分区域中行驶的有轨电车。保罗认为,有轨电车将成为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轨电车在固定的轨道上前进,而且可以根据人口密度和人们的出行时间来决定车厢的节数,比公共汽车要灵活得多。
  在中国的高速铁路已经较为完善的今天,已经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城际交通很可能比市内交通快。在不少邻近的城市之间,乘坐高速列车一小时内就可以到达。而在一座大城市,从出门准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计算时间,一直到在火车站进站上车,整个过程往往超过一小时。有了有轨电车这种移动站台,就可以很好地消除这种尴尬。按照保罗的设想,我们将来可按照固定的时刻表,在家门口附近的车站乘上有轨电车,然后有轨电车可以直接行驶到高速铁路上,去追赶我们需要乘坐的某趟城际高速列车。
  在未来的高速铁路上,高速列车的专用宽轨旁有一条并行的窄轨,这条窄轨就是为追赶高速列车的有轨电车修建的。这种有轨电车上了高速铁路后,一改在市区内那种慢吞吞的风格,加足马力高速行驶起来。高速列车在收到有电车追赶的信号以后,会稍稍减慢速度等候电车。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电车在追上高速列车与之并行的时候,两车的速度恰好一样。如同稍有不同,两车会逐步调整到一样。比如说,如果此时高速列车的时速是200公里,那么电车的时速也是200公里。
  
对接通道十分关键
  按照物理学原理,方向相同速度相同的车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此时,如果两者之间有一个通道,电车上的乘客就可以像在平地上一样轻松地走到高速列车内。保罗说,未来的电车和高速列车之间的确会有这么一个通道。在移动站台交通模式中,有轨电车和高速列车都是现在已有的技术,需要进一步开发的关键技术就是这个连接有轨电车和火车的对接通道。这种对接通道就如同机场连往机舱的伸缩通道,两者原理比较类似,但是前者更为复杂。
  对接通道是从高速列车的车门处伸出来,长度约50厘米,宽度略大约车门。电脑此时要确认两车速度是否完全一致,通道是否连接无误而且完全吻合。这个确认十分重要,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危及乘客的性命。确认无误之后,两车的车门才会自动开启,乘客依次从电车进入高速列车。在高速列车的多节车厢中,有一节是专用的对接车厢,乘客从对接车厢出发寻找自己座位所在的车厢。
  高速列车途经某座城市时也不会停下来,因为那时已经没有车站和站台了。那么需要到这座城市的乘客怎么下车呢?不要着急,已经有电车来接你了。旅客到对接车厢中去,等候上车乘客上完之后,再经过对接通道进入电车,电车会把你送到目的地的。也就是说,在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旅行过程中,你基本上可以不乘坐汽车,全部选择轨道交通工具,而且不需要等候火车,大大地节省了旅行时间。
  
移动站台方便且环保
  目前,保罗已经确定了移动站台交通系统中将用到的高速列车和有轨电车的车型,正在开发中的是对接通道。保罗还参考了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的技术,以确保对接通道的安全性。一旦对接通道完全开发成功,他将在伦敦郊区修建铁路进行试验。按照保罗的设想,或许在20年后的某一天,有轨电车就能成为高速铁路上的移动站台,令乘客直接登上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
  移动站台交通系统不但可以令乘客省事,而且十分低碳环保,因为人们乘坐有轨电车和高速火车时,平均每人所消耗的能源要比乘坐轿车、公共汽车和飞机要少得多。无论是有轨电车还是高速列车,都是采用电动模式,向环境释放的气体和固体污染物都很少。此外,有轨电车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850-568195.html

上一篇:放大罪证
下一篇:为野生动物实施安乐死
收藏 IP: 116.228.137.*| 热度|

7 刘进平 杨月琴 张骥 时志强 谢龙 李宇斌 xiap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