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社会需要平庸的人 精选

已有 9490 次阅读 2016-1-3 13:34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精英, 平凡, 平庸, 社会发展

社会需要平庸的人

(王德华)

 

我给学生上课讲体重、身高等生物特征的进化时,经常会演绎一下,生物中前百分之五和后百分之五(人为定义),在自然选择中是很重要的,人类社会也是这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正态分布的特征,中间的主体是大多数。引领社会文明和思想进步的是前面的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同样危害社会、摧毁世界文明的是最后的少数人,或个别人。这两部分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无论对社会发展是促进还是危害,都是会写在历史上的。多数人,大多数人,都不会给后人留下多少记忆。我暂且定义这大多数人是平庸的人,平凡的人,普通的人。

稳定的社会,文明的社会,更需要平庸。你可以说,稳定的环境,衣食足,生活安逸,有利于科学家创新。很多人在抱怨我们当今社会环境的恶劣,缺乏创新的土壤,缺乏人才发展的保障。事情可能不是这样的。大环境对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大环境中,还有小环境,微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体的影响更重要,如家庭,学校,单位,甚至课题组,实验室。不同尺度上,影响自然不同。所以,我一直相信文化的力量,我也相信信仰的力量,也相信榜样的力量,更相信集体的力量。时势造英雄,是一种机遇。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一种生存观念。

社会需要平庸的人,需要顺服的人。从另一个角度讲,社会的发展和维持,是靠这些平庸的人来实现的。无论是酷暑严寒坚守岗位的交警,还是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一直忙碌的清洁工。做早点的,送快递的,卖菜的,送牛奶的,电工,水暖工,公交司机,出租车师傅,医院、学校每个单位都有这些忙忙碌碌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人。

从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思想就在影响着每一个人。从进幼儿园、学校开始,老师的一言一行就会影响着学生。随着个人成长,交往圈扩大,朋友、社会的影响也逐渐重要起来。所以,人们从小开始受到的教育和影响都是平庸的教育,普通的教育。老师是过来人,所以学校教育自然就是平庸的教育,普通的教育。你可以看看,幼儿园喜欢捣蛋的孩子,学校里喜欢问怪问题的学生,还有那些看似违反常规的研究课题的研究生,都不是受欢迎的。有了成绩,人们会去赞美,但很少留意这个做出成绩的环境和过程,条件和保证。今天的人才政策,也是同样的。招聘单位制定了条件,制定了规矩,提出了要求,需要的是愿者上钩的人,愿赌服输的人。既然我们都意识到今天的环境不适合创新人才的发展,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冒出,那么相关单位招聘那么多人才,是不是很不负责任?

在一次期刊编委会议上,专家们对国内学术期刊如何走向世界,如何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献计献策。我提出一个问题,尽管我们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对世界科学的影响,甚至对中国科学的影响,也不是很明显,多数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不是我国的科学家。反观我们学界的那些前辈,那些泰斗,不管是国内的,还是留学回国的,他们当年发表的论文也不全是英文的,数量也没有今天的一些科学家多,但他们对学界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思想、胸怀、气魄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深远,有些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不小,更重要的是在学界有很高的威望,受到学界同仁的广泛爱戴和尊重。很耐人寻味的是,今天一些所谓大牌科学家虽然也发表了很多有影响的论文,培养了为数众多的研究生,也有很多的光环和头衔,但却没有得到学界想象中的那种尊重。人们表现出的那种尊重,是虚伪的,是奉承,是献媚,没有任何真情,更多的是利益,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得到。这仅仅是时代不同了就可以解释的了吗?有些方面是值得反思的,如前辈科学家的工作和贡献都是建设性的,很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很多自主的思想。我国每年数以万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百万的期刊论文,引领学科发展的很少,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也少,引领国内学科发展的也不多。这就是平庸,平凡。大多数学者都在这样过日子。

社会是希望统一的,希望大众遵守规矩。有规矩,就有束缚。但没有规矩,就难以成方圆。这就需要一种协调和统一。社会需求与个性自由是有矛盾的。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个体的存在,必须适合社会环境。所以,创新难,原创难。所以,才提倡创新,鼓励原创。

从历史看,社会发展不是平稳的,是波浪式的。动荡的社会环境,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走出困境,人们每天都会面临新的问题,都会有新的疑问。何为识时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是过来人的总结。社会要发展,时局就需要变化。没有新鲜血脉,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如果想不平庸,不平凡,就需要有独特的思维,特立独行的个性。还要有壮士割腕的精神,赴汤蹈火的勇气,一路走到黑的毅力。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见识,视野,胸怀,每个人都不相同。自我感觉良好,有些新意的思考,在他人看来可能是见识浅薄,孤陋寡闻,属于自我欣赏,自我矫情。平庸或平凡,非凡或精英,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意识到见识短,就要努力做到自己不浅薄。我现在是这么想的,也许很浅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947772.html

上一篇:新年师生闲聊:成熟
下一篇:研究生生活,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收藏 IP: 210.73.2.*| 热度|

59 李竞 赫荣乔 檀成龙 蒋永华 杨正瓴 姬扬 汪育才 曾泳春 张学文 张能立 姚伟 徐旭东 任胜利 杜占池 梁红斌 王毅翔 金拓 宁利中 武夷山 刘钢 谢平 牛登科 梁洪泽 李颖业 王启云 彭真明 李学宽 朱晓刚 余昕 李健 韦玉程 吕洪波 李斐 聂广 季丹 梁进 王小平 曾宇怀 徐绍辉 毛秀光 鲍海飞 刘全生 姚新生 曹须 程少堂 孟庆仁 张海权 曹俊兴 唐小卿 wangqinling biofans ncepuztf zjzhaokeqin ttee1 chaijf yunmu changtg crossing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