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包含哪些动物?
(王德华)
最近有一篇关于白足鼠打洞机理的文章发表在1月17日的Nature 上。科学家找到了白足鼠与打洞的长度和是否打逃逸洞有关的DNA区域。这项研究重要的发现是告诉人们基因如何决定一个复杂的行为,这就是被认为创新的地方。
有不少朋友对于“老鼠”的定义有些疑惑。通常我们说的老鼠,包括哪些动物呢?
我国的“老鼠头”、著名学者夏武平先生曾介绍过中文“鼠”的范围。他在文章中说,《说文》中有“鼠,穴虫之总名也”的说法。古代“虫”的含义很广泛、也很模糊,包含多类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兽类等,老虎也被称为大虫。由于鼠是哺乳动物,他认为今日理解《说文》中的“鼠”,应该是以穴居为主的小型哺乳动物。从与鼠相关的汉字如鼷、鼯、鼢、鼠平、鼬、鼹、鼩、鼱等,与当今的兽类进行对比,可以认为现代的“鼠”至少包含啮齿目、食虫目、食肉目的鼬科、兔形目的鼠兔科和灵长目的树鼩等,主要是这些类别中的小型兽类。实际上,说起“鼠类”,主要还是指的啮齿动物。但也不能所有的啮齿动物都认为是鼠类。也有一些动物如河狸、豪猪和旱獭等,不以鼠命名 (可参考 夏武平 害鼠与生态平衡。 1996)。
从名字上看,我们一般说的“老鼠”、“耗子”等,都是对这一类“鼠形”动物的称呼。什么是“鼠形”?典型特征是钻洞的(打洞、穴居),鬼鬼祟祟(我们说贼眉鼠眼),为了吃可以丧命(鼠目寸光)。老鼠,给人的印象不是偷粮食、破坏庄稼,就是挖洞破坏堤坝、咬碎衣物、传染疾病等,总没有好印象。
实际上,鼠类(啮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人们在很多程度上忽视了这些“弱势群体”,想杀就杀、想做医学模型用就用。鼠类从种类上占绝对优势,在现今4000种左右的哺乳动物中接近一半是啮齿动物(鼠类)。这些物种的生存方式多样,适应能力极强,几乎各种环境中都有它们的身影,为大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维持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鼠类为人类的贡献就更大了。我们现在生物学、医学、药理学等等很多很多的研究发现和成果,多数是在老鼠中发现的。鼠类作为科学研究的动物模型,为人类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实验室动物有大鼠、小鼠等,野外有各种田鼠、仓鼠、鼹鼠、鼢鼠、沙鼠等,森林中有松鼠、鼯鼠等,还有半水生的麝鼠,以及城市和乡村家里经常见到的小家鼠、大家鼠(褐家鼠)等。这些动物统统都可以称为“老鼠”。
有一类个体较小的兔子被称为鼠兔,缘其形态和体型似鼠,分类地位是兔。鼠兔有20个左右的物种,有些物种如青藏高原的高原鼠兔,有时候局部区域内的种群密度很高,会对草场造成危害,与牲畜争夺食物,这时往往被作为“害鼠”处理。高原鼠兔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高原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
鼠类这个占哺乳动物接近二分之一的“大家族”,由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应该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研究者们更应关注这个群体,它们的行为、生理、基因的多样性及其机理,它们超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及其调节规律,会给人们认识自然和认识自身有很多很多的启发。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65486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