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文化吗?
王德华
文化现象在人类中是很普遍的,人们通过传授和学习等途径可掌握各种技能和思想。动物是否也有文化现象呢?对此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争论的原因与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大关系。社会学家定义为“文化是社会传播的行为模式、艺术、信仰、制度和其他所有人类劳动和思想产物的总和”,或“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等,这显然是对人类文化的定义。如果严格按照人类文化的定义,动物似乎没有文化。因此有学者认为文化应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也有学者提出了定义了广义的文化,即能够通过社会学习一代代地传播下去的一种创新。一种文化的出现和传承通常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行为创新,即面对新的环境出现的新的行为模式;二是社会学习,即通过观察其它个体或与其它个体互动所进行的学习。所以,创新是文化行为的来源,社会学习是行为传递的途径。动物的社群个体间通过后天学习和代代相传一些利于其物种生存与繁衍的知识,这应属于动物文化。
动物的有些行为,如动物的配偶选择,鸟类营造精美复杂的巢,鱼类的洄游,狼群的联合捕猎,鼠类的挖洞行为等,多是由于遗传所决定的。基因型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塑造了动物的行为表现。由基因决定的行为和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行为,都不能归为文化现象。动物的文化是指群体中新行为的社会化传播,个体依靠观察和模仿学会和掌握。
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猕猴清洗食物的现象。1953年,日本学者报道了日本猕猴在河边洗红薯的观察报告。一只一岁半的雌猴某一天拿着人工饲喂的沾满泥土和沙子的红薯,到河里把红薯洗干净后再食用。这是一种新行为,随后,这只小猴的伙伴们和妈妈也相继学会了洗红薯的方法。 多年后这一群猴中的多数个体都学会了将红薯清洗之后再食用的方法,再也不连泥带土地食用了。有意思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一般是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日本猕猴洗红薯行为则是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的。到1956年,这只猴又发明了在水中洗麦子的新行为。一般猴子在取食投放在地上的麦粒时,都是用手一颗一颗地捡拾起来吃。这只猴子则把混有沙子的麦粒放在水里,沙子沉底后,麦粒附在水面上,这样就很容易就把麦粒和沙子分开了。这个新行为在猴群中也逐渐扩散开来。猴类多数怕水,但日本长野省某地的一群猴则喜欢泡温泉。据报道,这个行为是1965年冬季,一只2岁左右的少年猴最先跳到温泉里泡澡取暖。很快泡温泉取暖的习性在这里的猴群里扩散开了,并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动物也会使用工具。生活在坦桑尼亚的黑猩猩具有取食蚂蚁的习性,它们一般用细细的长木棍作为工具,将细木棍伸入蚂蚁洞中,等蚂蚁爬满了木棍,把棍子从蚁巢中抽出来,然后迅速用手把这蚂蚁聚集在一起,放入口中食用。在非洲的另一个地方,黑猩猩也具有取食蚂蚁的行为,有趣的是这里的黑猩猩则是用短木棍作为工具,当蚂蚁爬满木棍后,黑猩猩抽出木棍,直接用它们灵活的嘴唇来取食蚂蚁。
鲸鱼类也有社会学习行为。鲸类在捕食时常见的行为是向鱼群吹气泡,鱼群受到惊吓后会聚集到一起,这样鲸鱼就可以大量取食鱼类。1981年科学家在缅因湾首次发现了一头座头鲸在吹气泡前用尾鳍拍打水面取食的新行为。后来很多鲸鱼也学会了用尾鳍拍打水面取食的这种新技巧。
以上这些动物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新行为(技能)的现象符合广义的文化定义。不同地区的动物群体所拥有的行为表现不尽相同,具有自己特定的行为集合,并且这些行为能够在个体间、群体间和代际间传递。
所以,动物也是有文化的。
(此文发表在《科学画报》上,正式发表的稿件文字上稍微有些不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122277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