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怀念动物种群生态学家杨荷芳先生
王德华
2020年新春开始,几乎没有多少好消息。
2020年2月14日,我的导师孙儒泳院士仙逝,心情一直很悲痛。怎料到,又一个噩耗传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荷芳研究员于2020 年2 月15 日晚上9:30 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 岁。
杨先生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人特别和善。
杨先生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学系留学,1960 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孙儒泳先生曾介绍,在莫斯科留学期间,他的导师苏联著名生态学家纳乌莫夫教授邀请孙先生和杨先生等中国留学生到他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里去做客。
杨先生主要从事鼠类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种群动态、种群调节、生理生态等方面。
1979年杨先生等在《动物学报》上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室一组”为作者署名,发表了学术论文:“布氏田鼠种群内部调节的研究:种群密度、肾上腺和生殖腺重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动物生态学者对种群调节规律进行实验验证的开拓性工作。后来以小白鼠为对象,研究了鼠类种群密度、性比对种群数量的调节影响,相关成果发表在1984年的《兽类学报》上。
杨先生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文章:“鼠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文中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在鼠害生态和综合治理方面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鼠害防治对策。特别指出的是,针对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她在文章中呼吁,国家要重视鼠害生态研究,要加大对鼠害研究工作的投入。
杨先生重视鼠害控制的生态学基础,曾撰文强调发展以种群生态学为基础的鼠害控制对策。她与合作者和研究生对我国华北农田害鼠大仓鼠的生长发育规律、种群生态数量特征和调节、天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年龄鉴定、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促进了国内该领域的发展。相关成果也获得了科学院和国家的一些奖励。
杨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还对麻雀和黄胸鹀化学体温调节的季节变化、朱鹮幼鸟的生长发育等进行过研究,这也是我国鸟类生理生态学较早的工作。
“杨老师是资深动物生态学家,他一生治学严谨,为人诚恳,和蔼可亲,尤其她对事业的执着和敬业精神让我们敬佩。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在莫斯科大学进修期间,开始从事森林小型啮齿动物的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工作,回国后几十年来相继在草原区和农业区延续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发展我国鼠类种群生态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深切悼念杨荷芳老师!杨老师一路走好!”(注:引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动物生态室 钟文勤研究员)
杨先生一路走好!
************
讣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杨荷芳研究员于2020 年2 月15 日晚上9:30 因病医
治无效逝世,享年88 岁。
杨荷芳研究员,女,1931 年8 月7 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53 年从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毕业当年即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1955 年赴前苏联留学,1960 年在获得莫斯科大学生物学系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科院动物所工作。1989 年以交换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合作工作半年。
杨荷芳研究员主要从事鼠类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研究,涉及种群动态、种群调节、生理生态等方面。曾主持“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对主要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种群调节的关键理论问题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发现并阐明了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类型及其内外调控因子的作用,为鼠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发表了论著及综述等40 余篇。主持或参加的《呼伦贝尔草原布氏田鼠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于1982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华北旱作区大仓鼠、黑线仓鼠种群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的研究》于1991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农牧区鼠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于1994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曾担任北京动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动物学杂志》编委、《生态学杂志》编委、顾问编委等职。
杨荷芳研究员为人正派、严以律己、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我国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杨荷芳研究员的逝世,是我国动物学界的重要损失!
杨荷芳研究员永垂不朽!
遵照杨荷芳研究员家属的意愿,由于目前尚处在疫情特殊时期,故不举办治丧、告别等聚集活动。杨荷芳研究员家属对所内外表达慰问和发来唁函、唁电的同事、朋友、学生表达诚挚感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020 年2 月16 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德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121931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