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来自赵立平科学网博客:2012.09.07,发表5月余,阅读过3千:黄连素或通过调节菌群防治糖尿病

已有 684 次阅读 2021-5-31 10:5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61-610179.html  

发表5月余,阅读过3千:黄连素或通过调节菌群防治糖尿病

已有 8431 次阅读 2012-9-7 16:22 |个人分类:肠道菌与健康|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糖尿病, 肠道菌群, 黄连素

中医认为,以黄连为代表的苦寒类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小檗碱是中药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也叫黄连素,本来是一种治疗细菌性腹泻的非处方药。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教授提出糖尿病起源于肠道内热的观点,并把黄连等大剂量苦寒药用于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发现小檗碱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不清楚其作用机理。

在很多关于小檗碱作用机理的体外研究中,小檗碱的使用浓度都在毫克级,但大量的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小檗碱的生物利用度很低,口服后很难入血,基本都以原药的形式从粪便排出体外,血药浓度只能达到微克级。按照药理学的观点,一个药物如果不能入血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因为药物靶点是在细胞上的,需要通过血液把药物输送到作用靶位。因此,虽然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小檗碱对代谢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关于作用机理却有争议。

像小檗碱这样,有很多中药的成分不进入血液,但是却有确切的疗效,其机制一直在困扰着学术界。现在,一种新的观点开始受到重视: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有密切关系,中药有可能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发挥疗效的。如今,小檗碱开始成为一个被研究得比较清楚的例子。我们研究团队历时4年对小檗碱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有关论文201283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发表。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42529 

发表5月余,阅读已有3千多次,全文下载超过800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我们以大鼠作为模型,用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在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服一定剂量的小檗碱,结果表明,小檗碱有效防止了高脂饲料引起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我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小檗碱非常显著地改变了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我们从超过6000种细菌中鉴定出在小檗碱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的268种细菌,其中,175种的数量会下降甚至消失,之中不少是有害菌;93种的数量会上升,特别是有两类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明显被小檗碱富集。我们还测定了血液中的内毒素载荷量和各种炎症指标,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并明显地减低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通过降低各种病菌和杂菌的数量,减少进入血液的抗原量来降低炎症,预防高脂饲料带来的代谢损伤。

另外,近年来也有很多报道,发现短链脂肪酸例如乙酸和丁酸可以与肠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4143结合,调节免疫、减低炎症。因此,小檗碱可能对肠道菌群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减少免疫毒素、增加抗炎因子,最后都指向对炎症的减轻。由于炎症是推动代谢损伤的重要免疫过程,减轻炎症就可以避免或者改善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小檗碱调节菌群作用的研究,为解释苦寒类中药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立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61-610179.html 

上一篇: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与交大校长“杰哥”的对话
下一篇:ISMEJ:一株来自肥胖病人肠道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无菌动物肥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289011.html

上一篇:[转载]来自赵立平科学网博客:2012.07.11,PLoS ONE 论文 黄连素可能通过调节菌群结构防治糖尿病
下一篇:[转载]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及便秘。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