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中国医学史》课程学习后的感想

已有 2972 次阅读 2021-4-30 17:0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医学史》课程学习后的感想

 

CZ @ 2021.04.30 17:00:20


非常感谢学校精心组织的“中医理论学习班”,也非常感谢梁老师精心讲解《中国医学史》,使我对中国的医学历史有了一个比较系统、比较详细的了解。梁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非常诙谐幽默,又非常生动活泼,讲课过程中穿插播放的很多视频很精彩,所举案例也十分感人。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中国医学史》课程学习的部分感想进行汇报。

中华文明绵延上下五千年,传承至今,未曾中断,实属不易!文化和文明的传承需要依靠人,而人的健康则离不开医学的努力与成就,因此,中国医学在中华民族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围绕从《黄帝内经》到21世纪的当代中国医学发展史,梁老师的授课帮我们进行了系统梳理,也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我们的祖先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是如何通过发挥聪明才智而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且不说过去的中国医学历史之灿烂辉煌,即便从当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各国情况对比来看,我国的医学成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医学自信与文化自信尤其令人兴奋和振奋!正是由于中医药在我们国家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才能够稳步走向后疫情时代的建设步伐,而欧美尤其是印度等国家却正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水深火热灾难之中。因此,我感觉到《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其实不仅讲的是中国的医学历史,而且完全可以说是一堂精美而又十分难得的思政课,在给我们传授中国医学辉煌历史的同时,也给我们传递了我国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追求健康与幸福的思想智慧。

通过学习《中国医学史》这门课,我更加深刻地感觉到其中所传递和传承的核心思想,就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天人合一”之哲学思想,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理念。毕竟人是自然的产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人类才能够获得长期的健康发展,即人类在自然面前,只有“得道”才能被自然界“多助”,在疾病防控方面做到事半功倍,表现为健康和幸福;否则就会遇到自然界的报复即“失道”而被自然界所“寡助”,导致慢病高发,迁延不愈。在中医关于病因病机方面,无论是“气一元论”还是“阴阳五行”、“藏象学说”、“脏腑理论”以及“六邪(风寒暑湿燥热)”等,无不体现着“天人感应、和谐共生”的中医哲学和中医科学之逻辑。一旦人类不能获得与自然的平衡,那么慢病就会接踵而来,进而反向倒逼并促进医学发展。不仅中国的医学、而且世界的医学也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反映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差异,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因此,在中国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和”与“合”这一关键的中医哲学思维与科学理念,既能够通达过去,也能够昭示未来,这也是实现从“医学”到“人学”高端科研目标以及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深入学习《中国医学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一方面积极学习、尽力汲取梁老师授课的精华,另一方面也在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反复思考中国医学以及西方医学的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对健康充满期待、对美好充满向往、对幸福充满憧憬。那么,我们究竟是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呢?答案肯定是“能”,不过路线肯定不会太顺畅,因为我们对人、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目前仍然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但是在慢病高发的当下,还需要更多的医学研究和努力,才有可能真正破解慢病根源、扭转慢病高发的难题。

当前,正值我校主导的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中医生命科学”进入大发展、中医科学即将迎来新春天的新时期,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的一员,我们实验室将结合《中国医学史》和“中医理论学习班”各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和研读收获,期望对“中国医学”的传承与创新做贡献,具体将从“人是人体和共生微生物的超级共生体”这个新角度,结合“肠道菌群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关联”以及“饥饿源于菌群”和换个角度获得“呼吸源于线粒体”的新认识,形成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新的整体观和新的系统观,坚持人菌共生系统观念,为“解码中医”和“解码生命”提供新思路,并期望结合“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四元数矢量数学模型”,把中医科学、微生物学、生命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联合起来,通过学科交叉集智攻关,促进人与共生微生物的和谐共生与和平相处,为攻克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病难题找到突破点,促进我国人民群众逐渐远离慢病,走向健康幸福发展新阶段,为发展中国医学和中医科学贡献力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284535.html

上一篇:[转载]2018.11.06,首个中医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中医出海加速度
下一篇:推开认知迷雾,走向浩瀚世界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