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kin 美丽的贝加尔湖

博文

说说清华的计算机本科教育 精选

已有 18042 次阅读 2011-5-29 08:49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清华大学, 本科生教育

 清华百年校庆,引来板砖无数。但实事求是的说,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有可能第一个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学校。因为国人对清华寄予厚望,所以情急之下扔板砖,打屁股也是可以理解滴。 

 

 半个月前在西郊宾馆参加了一个由清华计算机系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一个面向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研讨会,主要邀请了清华计算机系的系主任、书记、知名教授讲讲清华计算机系是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和教学改革的,个人感觉清华对本科生教学非常重视,有许多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简单写下来顺便也和科学网博主交流一下。
 

1、清华的有些系规模实际上和其他高校的学院规模差不多,比如计算机系,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在150人左右。所以计算机系的书记不称支部书记,而称党委书记(虽然俺不是党员,但党支部和党委还分得清)

   

  原清华计算机系系主任、现任书记孙茂松教授首先做了有关“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科本科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报告。孙书记特别强调:像清华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是相当重视的。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才,乃不误人。清华计算机系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学生,所以老师上课有战战兢兢的感觉,不敢懈怠。尤其是涛哥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是清华的一项长期任务。
 
     
2、教学质量是否高,培养人才是否强,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说了算,而是别人来评价。

 孙书记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度重视以国际水准要求其教学活动,高度重视教学质量。2008年,清华计算机系进行了首次国际评估。以图灵奖(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John Hopcroft为组长的,汇集了MIT、加拿大滑铁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七位全球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评估组成员。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教学课程和各研究领域的专题汇报,现场考察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网络中心和计算机系教学实验室,并与约70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其中对教学的结论是:

   

清华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在近期取得的进步给评估委员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核心课程,可以被毫无疑问地列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课程’。教学材料、练习以及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室,与世界顶级计算机系的教学课程相当。任课教师对现代教学实践非常熟悉,并采用了已经被其它世界一流的计算机教学机构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课程结构。委员会所得到的学生反馈意见同样也表明在他们所经历课程的质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步】  
 
  我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发现清华不仅计算机系,包括生物学院、建筑学院、工业工程系、电机系、新闻传播学院等等都进行过国际评估,而且清华准备以后所有的学科在教学、科研领域都进行国际评估,真正在若干年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3、清华的培养理念总结了四条,以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为基石、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根本,以创新意识培育为灵魂、以实践能力训练为轴线等。
 
 孙茂松主任专门举了一个有关通识教育的例子,来说明清华对本科生教学的重视。
 清华经管学院的院长钱颖一花了很大的力气制定了本院的教学计划,其中增加了两门语文写作和语文沟通的课程。见下图:


 钱院长亲自聘请清华文学院的教师(就是蒋科学所在的学院)上这两门课程,但钱院长听了几次不满意,满清华园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最后钱院长只好又去外校请高人来上这2门课。

   

通识教育“是主餐,不是甜点,是支柱,不是点缀”

 

4、清华计算机系的几个知名教授,像胡事民(主讲计算机图形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马少平(人工智能)等对他们所主讲的课程做了一些经验介绍。比如图灵奖获得者,清华教授姚期智专门请胡教授给他的“软件科学实验班”(简称姚班)来上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

   

  顺便说一句,我本人在讲授《计算机图形学》这门课的过程中,胡教授的讲课内容、风格和思路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最后,以孙书记给的一组数据做为结尾: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都重视教育,然而犹太人占世界人口比例不到0.3%,1901-2008年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730多人,其中犹太人就有164位,占22%。为什么?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15-449110.html

上一篇:探索太空和星际已经成为组成美国DNA的一部分
下一篇:人生在哪个年龄段达到幸福高峰?(外一则)
收藏 IP: 1.202.186.*| 热度|

26 杨秀海 李学宽 吕喆 王中任 王守业 王芳 张天翼 汪梦雅 武夷山 朱新亮 杨远帆 董志刚 肖重发 王桂颖 黄锦芳 陈苏华 翟远征 饶海 刘广明 赵凤光 王启云 李云森 孟凡成 lindajia xchen xiaxiaoxue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