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蚌埠学院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政府、学院、定点机构三方联合培养双创教育)
2021年,蚌埠学院借助政策,导入了国家大力推行的创业培训课程模块,向后开始了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模拟实训、网络创业培训等教学,共开设了12期培训班,四百大学生参与培训,教学效果好,参与度高,学生反响强烈。创业培训课程的引进带给学院更多的思考,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大教学覆盖面,深度融合政府资源优势,把创业教学纳入日常必修课程,借助政府、学院、定点机构三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学院搭台、机构实施的三方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就新模式的推行,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蚌埠学院创业教育基本情况
蚌埠学院是以工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在校学生1.7万人,其中大三学期开设了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含职业规划、创业基础、创新训练三门基础课程),共64课时,该课程安排在教学计划内,有学分要求。通过教学和实践创业,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困惑,一是教师以自己知识如何支撑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问题,这个问题延伸就是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有效互构问题。这是新工科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升级和能力升维的问题。
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组织实施由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实施。这个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之后,优化问题,效果监控问题是传统教育与时代变化之后新的互构问题,封闭教学和西化教学本土关联问题都涵盖其中。
同期蚌埠学院由学生处牵头组织了小范围的政府补贴性质创业培训,业余时间进行。这是资源整合中政策制定与落地的问题。新生本科院校产学研链式结构形成过程就是教学社会化和国内国际接轨问题。
二、目前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各种就业创业政策流于形式,政策红利尚未得到有效实施。
2、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牵头部门较多,难以形成合力。
3、教学观念比较保守,制约教学目标实现,缺乏激励机制,
动力不足。
4、教学师资能力不足瓶颈。具有国家人社认可的师资验证不足,现有教学队伍缺乏相关知识储备,专业性不足研究能力偏弱,教学照本宣科,碎片化知识结构没法承担系统性教学。
5、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碎片化实践空心化,制约训练指导能力,课程体系偏重理论教授,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6、开展创业教育的专项资金不足,难以实施有效的培训。
三、解决瓶颈困境的主要方向
1、由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研究室牵头组织创业培训,形成未来创业学院的架构,整合全校双师型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开展教学。改变多头分管的现状。
2、调整教学顶层设计思路,把常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到政府指导下的创业培训体系中,全面引入政府政策,全面铺开进行创业培训。政府补贴性质的创业培训与常规创业教育融为一体。
3、在前期已经开展社会化创业培训的基础上,导入社会化创业培训定点资质机构,解决师资等教学组织问题及资金帮扶问题。
4、形成政府主导、学院搭台、机构实施的三方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四、新模式的主要优势
1、资源整合到位,三方优势互补。
2、资金补充到位,国家项目经费,确保实施有序进行。
3、学生创业教育到位,学生充分融入课程体系中,实战性创业实践更具针对性。
4、孵化功能到位,大量的基础性创业培训,将催生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浪潮中。
五、新模式推行后的预期成果
1、新模式全国首创,成功运行,将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提供示范引领。
2、国家帮扶大学生就业政策落地生根。
3、全面普及创业教育培训,每年参加创业培训的学生将超过3千人。
4、解决了创业教育资金短板,建立多功能的创业孵化基地2个,争创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
5、孵化成功率大幅提升,预计超过10%的创业成功率。
政府主导、学院搭台、机构实施的三方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就是将原有的零散的创业教育课程集约化,转变为集中式的创业培训,让必修课程变成实战性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就业瓶颈,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