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占池
科考之情在蓉城
2025-1-14 09:17
阅读:500

科考之情在蓉城

 

蓉城,即成都。古为蜀国都城。地处川西平原,农业发达,物产富饶,素称“天府之国”。我曾去过14次,其中:第二、三次停留时间最长,共约5个月,是我赴西南地区考察,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有3次是参加学术会议,其余9次为考察途中的短暂停留。

我对蓉城之感情,非同一般。因为,在这里,写出了对我国南方草地资源综合评价的首篇论文。在这里,有着朝夕相处的队友之情,有着久别重逢的同窗之情。在这里,有着令人留恋的水之情,有着令人神往的宗教之情,有着明理益智的古迹之情,有着喜气洋洋的佳节之情。

  第一次到成都

196412月29日,从昆明来到成都。参加中国科学院西南队川滇接壤分队预备会议。

30 日,副分队长孙鸿烈召集会议。北京农业大学的郑丕尧、综考会的李辑光章铭陶朱忠玉等分别介绍预查情况。而后,各组介绍考察准备情况,讨论并制定任务组的工作内容和人员安排。随后,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1965 年元旦,游览武侯祠和人民公园。武侯祠于城区南门武侯祠大街,初建于西晋末年,清康熙年间重建,是我国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是国内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现今依然古柏葱郁,环境优雅,青瓦红墙,殿宇宏伟。大门内右侧,有“三绝碑”,建于唐元和四年,由唐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因文章、书法、镌刻均极精湛,故世称“三绝碑”。祠庙主体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和武侯祠。人民公园于成都市区祠堂街,金河水绕园缓流。公园内,盆景园、鱼园、鸟园、亭台、假山等景点布局精巧。虽没有名胜,亦不见古迹,但林木葱笼,风景秀美,是个散步、喝茶、休闲娱乐、摆龙门阵的好地方。

2日,到四川省畜牧局和农垦局收集资料。3日离蓉返京。

  第二次到成都

  19651214 日,川滇接壤地区野外考察结束,来到成都,住民委招待所。翌日,移住浆洗街旅馆。土地资源大组的成员有:刘朝端、孙鸿烈、何妙光、朱景郊、田济马、李琼华、张耀光、肖育檀、孙玉平、杨宗贵、杜占池等。

在成都逗留20余日,曾先后召开各类会议:召开全队会议,分队领导作动员报告;召开土地资源大组会议,明确总结内容,作出时间安排;召开植被草场组专业组会议,交流考察情况,进行总结分工。之后各自进行总结。

除上述业务工作之外,还穿插进行了如下活动。

18日,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听报告。

19日,游览百花潭动物园。该位于锦江南岸,面积不大,以饲养野生动物为主,有狮、豹、狼、熊、鹿、鹰、雕等。

26日,开车西行,来到大邑县安仁镇,参观地主刘文彩的庄园。庄园内有大厅、客厅、卧室、内院、佛堂、寿堂、金库、粮仓、花园、果园、水牢、雇工院、收租院等。这是一处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庄园建筑群。其内,藏品丰富,文物众多。其北,有一中西合璧的近代庄园建筑,据说是当年刘文彩为其弟刘文辉所建。

1966年元旦,游览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西郊沅花溪畔,是唐朝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宅旧址,北宋元丰年间,重建茅屋,立祠宇。明代两次重修,奠定了后来草堂规模。今主要建筑自前至后,依次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布局严谨,朴实雅典,相互呼应,别具一格。园内,梅园楠林,翠竹千竿,溪流小桥,诗情画意。堂中,珍藏有大量有关杜甫的文物和资料,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

新年期间,到省农业局拜访大学同窗王化春和王卓。

1966 年1月10日,离成都。12 日到京。

第三次到成都

1966年2月4日,乘火车离京,5 日到达成都,入住四川省民委招待所,开始接壤分队大总结工作。

首先,分队长孙鸿烈主持召开全队会议。会议决定,全队一盘棋,服从任务需要,抓准类型,拿出国家用得上的成果。之后,全队按计划分头准备资料,以楚雄和渡口地区为重点,分工撰写综合报告、专业报告和专题报告。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总结,写出了我的首篇考察报告,约3万字。

总结期间,同住民委招待所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某日餐后,在餐厅为大家演唱了《北风吹》和《南泥湾》等歌曲。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俱佳。

此外,观赏了春节灯会和花会。

2月12 日,到青羊宫,观赏春节灯会青羊宫,亦称青羊观,位于市区西南,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为道教宫观,气势宏伟。主要建筑有山门、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元辰殿、玉皇殿等。主要殿堂三清殿,高大宏伟,供三清贴金泥塑坐像,左右坐像各六尊,为十二金仙。香案前,有铜铸青羊一对。其中单角铜羊,形象古怪,为十二属相化身,即: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颈、鸡眼、狗腹、猪臀。八卦亭,保存完好,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

灯会上,灯具多种多样,吊灯、挂灯、壁灯、串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花篮灯、书画灯、……,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各展魅力,盛况空前,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3 月 13 日,再次来到青羊宫,观看花会。花会正期为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据说乃道教始祖老子的诞辰,亦是百花的生日。院内,布满名贵花卉、盆花、盆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观赏人群漫步其间,赏花迎春,热闹非凡。这是工作之余的极佳休闲。而后,前去参观四川大寨式展览。

此间,还曾与大学同窗王化春、王卓一道,去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游玩,并摄影留念。

第四次到成都

19666,参加中国科学院西南队渡口分队,分队长:孙鸿烈

副分队长:李龙云、王泰安。畜牧草地组的成员为:李辑光、汤火顺、李实喆、杜占池。

27日,中断渡口考察,全分队人员来到成都

28日,召开西南队全体人员大会,决定回京参加“文革”运动。29日,离蓉返京。

第五次到成都

19707下旬,中国科学院紫胶考察队第三次出队考察结束。

30日,我与李继由、崔仕英回京途中,到成都换乘火车,顺路一游。

第六次到成都

198111月,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组织的“草地生态学研究方法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22日,到达成都出席会议的代表 61 人,分属中国科学院系统的植物所、西北高原生物所、兰州沙漠所、上海植物生理所、沈阳林业土壤所,高教系统的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兰州大学,以及甘肃草原生态所、四川草原所、新疆草原所等 34 个单位。作报告的先后有:周寿荣、南寅镐、孙岱阳、赵松岭、李德新、王义凤、杨福囤、姜恕、张朝芳、王天铎、杨持、刘起、林绩慧、杜占池、盛修武。

会议为期4天,会后赴都江堰和青城山一游。

   第七、八次到成都

19865,赴四川灌县,参加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以及站1986年年会,2次途经成都

期间,顺便在市区观光游览。

 第九、十次到成都

19881,参加《四川省宁南县农村自然资源综合评价和开发研究》课题,与章铭陶刘厚培蒋世逵赴四川宁南,进行实地考察。

31日,乘飞机离京,到达成都

2月12日,结束考察,由西昌飞至成都,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招待所。当日,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所,走访魏太昌,请教金沙江河谷造林问题及其适宜树种,并登门拜访原综考会同事李辑光先生。13 日,再游武侯祠和杜甫草堂。14 日,飞回北京。

第十一次到成都

19884月,中国科学院西南地区资源开发综合考察队第三次出队,前往四川考察队长:李文华,副队长:章铭陶、郭来喜、韩裕丰、孙九林等。草地畜牧组的成员有:黄文秀、田效文、孙庆国、钟华平、梁飙、杜占池。

19日,乘波音 737 离京,飞至成都,住四川省军区招待所。

20-21日,前往四川省畜牧局座谈访问,了解四川畜牧业特点、家畜品种资源、畜牧业生产状况、存在问题、商品基地建设、草地建设、规划设想等。

22 日,前往成都市金牛区,参观桂溪乡和金牛乡奶牛专业户、养猪专业户,了解其饲养设施、发育状况、饲料来源,以及生产和收入等情况。

 第十二次到成都

198853-18日,先后考察宜宾、涪陵、南充和广元地区。

   19日,回到成都,住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招待所。

 21-23日,与四川省畜牧局座谈。24 日,乘波音737飞回北京。

第十三、十四次到成都

19895,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赴拉萨实施《西藏自治区开发与经济发展研究》计划。队长:孙鸿烈,副队长:章铭陶、韩裕丰、谭福安。畜牧草地组的成员有:田效文、李玉祥、钟华平、梁飙、杜占池。

10日,飞至成都,逗留一日,等待转机,逛街游览。

612日,返回北京,途中在成都转机。13日飞达北京。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杜占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664-146871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