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dehua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dehua01

博文

阿Q的三种解释即三种文艺观

已有 3857 次阅读 2013-4-18 20:4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艺

50年代至70年代末,人们强调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阶级分析。首先强调的是阿Q是末庄第一个“造反者”。一位批评家这样分析阿Q“土谷祠的梦”:它虽然混杂着农民的原始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利,毫不犹豫地要把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是有财产。因此文学具有反映和引导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作用。

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人们又从《呐喊》、《彷徨》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念出发,重读《阿Q正传》。尽管关注的重点并未发生变化,却给予了完全不同意义的解释。强调阿Q造反的负面:“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的封建结构。”辛亥革命的教训也被阐释为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行动,忽略了农民的精神改造。因此文学具有思想启蒙、改造民族灵魂的作用。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并作出了区别以上两种分析的另一种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着一切的生存困境:生计问题——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恋爱悲剧——无家可归的惶惑以及面对死亡的恐惧。而他一次次的挣扎包括投奔革命都不免是一次次绝望的轮回。人只能无可奈何的返回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替代,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因此文学具有一种使生命明悟的作用。激发生命离开一个动物的人生观,向抽象发展与追求的的欲望与意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5815-681569.html

上一篇:文明
下一篇:现代国家的进程与常识
收藏 IP: 58.213.1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