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主要观点是“大学与政府的和谐度与大学老师的薪金收入呈明显的负相关性”。观点正确与否,这里不做评述。其中一些有关大学教授在各个时期的薪酬数据,我很感兴趣。现摘录于此。
1927年,国立京师大学(原系北大等校)教员待遇为:一级教授300圆、二级280圆。1926年,广州军政府明文规定,一等教授月薪500圆、二级教授450圆(一圆合今人民币30余元),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ZF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北京平民五口之家月均用度14圆2角5分;人力车夫养家月费11圆6角2分,还有的资料显示,当时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这个数据是有问题的,县长月薪180元的数据更可信)。相比之下,民国教授收入之高可以想见。
再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高校教师的工资比不上民国时期,可是在全国各阶层中仍然属于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当时敬爱的周总理的月薪为404.80元和邓颖超的月薪为342.70元,江青同志的月薪为243元。部队一个正军职干部的月薪也不过才200多元。
而建国初期,一级教授季羡林的月薪为445元 ,一级教授的平均工资在1957年是400元,当时可以买一套宅院,所有各级教授的平均工资在1957年是255元,相当于中央的一个副部长。 而按1956年制定的8级工资制,工人的工资为:一级工30元左右,而最高的8级工也只有107元,学徒工更只有18元。一个教授的工资能达到普通工人工资的10倍,学徒工的20倍。
其他教师如副教授月平均工资164元,讲师月平均工资106,就连大学刚毕业的助教也有54元之多,转正后往往能拿到70-80元。
即使是“文革”时期,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被打成了“臭老九”,但工资待
遇并没有降低。教授的平均工资到了1976年,仍然是255元——虽然20年没涨,但是在1976年乃至1978年,255元仍然绝对是中国的高薪,当时只有少数资深县长才能拿到200来块。以至于因文革后,高校教师因补发工资而一夜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
文章中最后有一段话很有意思:“高校教师是和ZF官员比还是和劳苦大众比?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不要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就认为自己会自动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了,自动的把自己从劳苦大众中分离出去,却不被另一边所吸纳! 到头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吃亏的还是自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