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脑和计算机的主要差别是人脑具有创造性。什么叫创造?查了下百科,百度百科是这么定义的:
“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在这个定义下,计算机基本认为没有创造能力,它只能按照人的指令去做一些事。且慢,人的指令结果并不完全由指令人控制,例如:人下令计算机选择一个随机数,人只能控制计算机选出一个按照什么分布的伪随机数,却不能确定具体这个随机数是多少。所以计算机的确具有可能在人控制的已定范围内做出一些人所不能期待的结果出来,只是计算机并不能判断结果是否有意义,而这个判断的权力仍在人手上。当然人脑还有一个电脑没有的东西——情感!
好了,回到我们的话题。我打算写一个系列“裸脑的挑战”是关于人的智慧和文化领域受到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具体就从琴棋诗画说起。上一篇已写了“棋”,这一篇就写“琴”。
电子音乐早不是新鲜事,电子琴也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随着手机App的普及,在手机上演奏一段音乐早成了游戏。当电子音乐出现时,人们也没有多大惊奇,毕竟在人们心目中,弹琴更多的是技巧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大批家长,猛劲让自己的孩子训练手指头,考各种技能等级,希望孩子最终能跻身于大师行列。殊不知,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家长只是把孩子练成了计算机。最终能成为演奏大师的,固然技巧超众,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广博的文化修养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对计算机来说,给它一个乐谱,写个程序,让它按乐谱演奏出来,这大概是普通理科大学生就能做到的事。无论这个乐谱有多难,对计算机来说都是小菜一碟,而且音准分离不差,音色也会很丰富,比那些菜鸟演奏强多了。那有人要问,这么一来,是不是那些演奏家都没饭吃了,我怎么看他们都活得好好的?细心点的读者发现问题了。是的,我们为什么很反感音乐会的“假唱假奏”,而希望看到听到真人的表演?原因就在于那些计算机的代演是没有个性的!换一个比喻,人人爱吃妈妈做的菜,因为那是从小就习惯的口味,可奇怪的是,却很少人喜欢吃罐头方便面之类的商业食品,并成为习惯。那么妈妈菜品和商业食品的最大差别是什么?不管妈妈做菜的水平怎么样,妈妈的菜包含着更多的人文和亲情因素,而且,妈妈每次做的菜尽管模式差不多,但总会有些许差异,如盐的多少,火候的时间等,而虽然经过设计的商业食品却是冷冰冰地千篇一律,很快让人厌烦倒胃。回到计算机演奏,也有类似情况,听一首电子乐曲,总觉得演奏得冷冰冰的,没有一点激情,而人的演奏就会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可能每次的演奏同样的作品都会有微小的差别,如力度,如换息等,而这些微小差别就是演奏者的再创造,不仅和演奏着的水平造诣有关,也和听众、和演奏场所,和当时的气氛都有关系。当演奏者通过作品向听众转诉其感受时是会引起共鸣的,所以一场音乐会给听众的享受不是电子音乐所能取代的。
当然,人工智能也不会停滞不前,它会最大限度的”模仿“,包括情感,尽管我并不觉得它能创造,它却有可能在某些点上突破。就说演奏吧,除了电子琴的演奏模仿(仍是人在演奏),也许,未来的让计算机演奏的电子音乐不仅仅是普通记录音高低长短的乐谱,而是包含了演奏力度等更多维信息的程序。而且会加入一些随机因素,使你听起来不会觉得千篇一律。很大程度上以假乱真,有更强的欣赏潜力。所以以后不仅有作曲家,还有作演家,也就是将音乐作品写成计算机演奏的程序的人(还是人!)。不同的作演家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电子演奏程序加入不同的佐料,这样机器人演奏也有自己发挥的空间,甚至有可能在某种场合超过人的演奏效果。
下一篇依然谈“琴”,不过谈计算机作曲。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梁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46-103460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