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验室的洋教授
精选
2011-9-4 11:51
阅读:19302
标签:手机, 实验室, 外国科学家, 北京生活
去年7月初,我的实验室来了一位洋教授。他的中文姓名叫贝保罗,来自意大利。他是研究气味结合蛋白的专家,是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头。
保罗从不使用手机。在第一次参加的组会上,他就提出了一个君子协定,全组人员惊愕的同时都允诺了,那就是在实验室不得使用手机。当然,实验室里配有公用电话,不影响通讯联系。在刚开始,有学生不太习惯,用手机接打了一次,正好被保罗撞到。他厉声道:“你为什么要欺骗我?是工作重要,还是打手机重要?”学生无言以对。从此,在实验室里,再没有听到手机的铃声和无线通讯中的谈天说地。现在,大家习惯以后,感受到工作时没有手机骚扰的好处,不仅自己能全神贯注地做研究,而且也减少了对他人工作的影响,特别是电生理实验,再没有出现无线信号的干扰。不用手机已成为我实验室的一条惯例,保罗功不可没。
我们在学术上相互砥砺,探讨了不少科学问题,一起制定研究方案。保罗在科研上的点子很多,调整也很快,我总是尽量在第一时间满足他的需要。他精打细算,尽最大可能减少浪费,而计划实施起来,总是雷厉风行,从不拖拉,工作效率极高。他在北京的朋友不少,但很少在工作时间外出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偶尔去访问或做报告,他总会事先与我说明。我很敬重保罗,不仅因为他长辈的年龄,更主要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学术造诣。这种职业操守,我想对我的学生们的触动很大。
保罗从来不乘出租车,似乎对出租车和小轿车有一种天生的厌恶。 周末他旅游和访友的时候,都是坐公交车。一次,法国的朋友一家来北京,他热心地早早买上几张公交卡,准备去接,但后来一听人家说要打的过来,他就满是不高兴。他常说,北京是世界上公共交通最方便、最便宜的城市,为什么要坐小汽车呢,既浪费能源又不环保?这个提问恐怕当地人会觉得很傻,也很少有付诸实施的,但这个老外却说到做到。在周末的时间里,靠着北京四通八达的公交和他强壮的双腿,保罗几乎访遍了北京的所有胡同。你说要去哪儿,他马上就能告你可坐几路车或几号地铁,比北京人还北京人。
老头儿有时比较爱走点极端。他特别喜欢北京,一切对他都是新鲜有趣的。来北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套佳能的专业相机。拍的照片彩印在名片上,配上唐诗宋词,新颖而别致。还把照片刻成光盘送给朋友,这里贴的几张都是保罗的作品。不过,他对意大利却有一肚子的怨气。平时我们聊,除学术上的事情外,听他说的最多的是对总理贝卢斯科尼的声讨,对意大利经济的担忧,对大学里不公事件的愤怒。我没去过意大利,但给我的印象是,那里大学里提职、申请项目,似乎什么都要靠找圈子、拉关系,而学术水平在其次。不过骂归骂,老头的爱国心是显而易见的。一次,我们一家请他去听一场音乐会,当他听到一首意大利的乐曲后,高兴得就像一个孩子似的。
不到一年的聘期过去了。这个周五,保罗离开北京回国了。依着他的规矩,还是坐着大巴去的机场。送他那一刻,真有点不舍。
我喜欢这个倔老头。
(照片均由保罗拍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琛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77-482771.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4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