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洪
豪门效应 精选
2022-12-16 12:14
阅读:5457

豪门效应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将在阿根廷队和法国队之间进行,该两支球队分别战胜了克罗地亚队和摩洛哥队,闯进了决赛。不管哪支球队能捧得大力神杯,都逃不了一个事实:豪门球队才能捧得世界杯。回首已经过去的二十一届世界杯比赛,进入决赛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强队。同样回顾近百年尤其是本世纪近四分之一世纪的诺贝尔奖或者一些顶尖的重大科技突破,也会发现豪门机构是经常的赢家。这就是豪门效应。这也许是属于马太效应的一种衍生品。
       豪门足球队的球员都在豪门俱乐部踢球。常年在高水平的环境里训练、比赛,周边全是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竞技水平和状态自然会处于高水平状态。其实这些球员本来就出生于足球氛围很浓厚的家庭、社区和国家,自身天赋、从小的耳濡目染、严苛的逐级选拔、高水平俱乐部的训练和竞赛,再加上严格按照市场化的国际运作规则,团队比赛的极强观赏性吸引大批资金的投入等等一系列因素,就形成了世界杯豪门球队的自身底蕴和球员的独特气质。
       科研领域的豪门机构也有类似现象。做出重大突破的科学家基本来自教育严格的高校和院所,所在研究机构基本都是世界名校、著名研究所或者实验室。以科研实验室为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加州大学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美国纽约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的基本粒子物理实验室、费米国家实验室、贝尔实验室、IBM研究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的线性加速器中心、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德国的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德国马普所、日本理化研究所等无不是科研豪门。其中的人员都是在多个高水平高校或科研机构受过教育,如世界杯豪门球员一样经过严格训练和选拔,进入实验室之后,在充足资金支持和适度竞争下开展前沿科研探索。这里面与论文分区无关、与头衔无关、与奖项无关、与争取多少经费无关,但是最后这些无关的选项全部自然而然到来,这就是科研豪门的自信。
       重大科技突破都是有一大群顶尖科学家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酝酿而出,氛围和文化就特别重要。“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这种科研氛围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地沉浸其中,心无旁骛的探索人类认知的极限。其实氛围是一种软实力,在硬件条件基本相当情况下,软实力是决定科研竞争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每届足球世界杯比赛的黑马很难走到最后的决赛,同样科技界的黑马也很难登顶科技珠穆朗玛峰。毕竟科技豪门的底蕴不是简单砸钱就能营造出来。在短时间内靠砸钱建的现代化、一流硬件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很难见到世界顶尖的科技成果出现,大量涌现的往往是从1到N的大量无序复制和繁殖。曾经历过在世界顶尖实验室、用老旧的设备和自行搭建装置做出的先进成果。球场当然重要,最紧要的还是有优秀运动员,在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体系、运作体系和公信制度下,才能打出精彩的比赛,才能进入世界杯比赛,才能逐级淘汰对手进入决赛。
       世界杯足球豪门也是从寒酸中慢慢摸爬滚打、千锤百炼而成,其中群众基础、资金循环、社会氛围、运作规则、淘汰体系、选拔方法等必不可少,球星逐渐涌现,比赛业绩蒸蒸日上。
       科研豪门也是从寒门走出来,逐渐从小作坊、小实验室、小团队慢慢积累、在科研竞争中逐渐成长而生。平和的社会氛围和平常心的群众基础、符合国际学术标准的人员、适量的研究资金、平等交流的学术环境、遵守国际学术话语体系的选拔和淘汰规则等不可或缺,但最关键的是长期积累的科研文化、科研底蕴和科研传统,这种软实力才是科研豪门的精髓。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顾伯洪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184-136809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