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洪
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精选
2022-11-17 14:06
阅读:6730

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核心竞争力直白地讲,就是自己独有、别人没有的“一招鲜”能力。一个人具备了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将在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垄断性,在竞争中将会占据上风。其实,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五大职能中,任何一个职能中的某一个具体内容,都有可能构成核心竞争力。支撑五大职能的是师资队伍和学生。现在片面追求学科的“正五边形”发展、“高大全”发展模式有损于学科的特色发展,也有损于整个国家层面构建的学科发展国际综合竞争力。
       按照2020年11月发布的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指标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成效、出版教材质量、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研究生课程体系、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学成果奖)、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在校生代表性成果、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等。在科学研究中有学术论文质量、专利转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研获奖情况等。其他学科职能也有若干的指标和分项指标。这些指标是众多教育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国家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总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经过多轮仔细研究讨论得出,从不同维度对学科提出了建设要求。一个高校的某一学科。假如在各项指标上都名列前茅,学科评估的结果不会差。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公布前夕,各个学科其实心里都清楚将处于国家的哪个位置。
        学科评估是国内学科之间的比较,如果放到国际范围,需要与标杆学科作对标分析,强调特色贡献与关键突破。这里头选择标杆学科需要公正客观,不能避重就轻;贡献和突破必须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统一衡量,不能对我有利的指标就采纳、不利的指标就抛弃。于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以工科为例,核心竞争力是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对学科发展战略、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人才培养、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果凸显而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既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概念,又具有可比较性和很大程度的可计量性,能保证学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竞争对手难以超越。
       学科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建设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开展有组织的学科建设行为进行培育、扶持、提高而逐步形成。其中师资队伍是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大师的重要性肯定超过大楼。学科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建设是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只有把一流的人才与一流的设施结合起来,才能缩小本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才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参与国际竞争。 学术产出则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把知识创新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和工作主线,强化特色发展,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增强学术创新能力,通过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创新学术团队,不断增强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学科管理机制是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把有限资源作最有效配置,最大程度地支持人才队伍建设与学术产出。
       认同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前提。队伍认同、学术认同和机制认同是提高学科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在学科建设方向、内容、特色、队伍、资源等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将能稳步提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顾伯洪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184-136413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