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有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vidzsguo gone with the wind

博文

创业有四难——访上海大学研究生创业团队

已有 4597 次阅读 2008-6-12 12:33 |个人分类:一家之言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现已成为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尽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阻力,大学生喊“创业难”的声音不绝于耳,许多大学生对自主创业仍然是“敢想不敢为”。即使正在筹建中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也出于自身经验、资金压力、政策扶持等原因,创业过程举步维艰。

  笔者近日特意走访了在大学生创业领域颇有成就的上海大学总部,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走访,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鸣,为大学生创业打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细雨迷蒙,微风拂面,走在上大校园宽阔整洁的大道上,感受校园内处处透露着的浓烈文化氛围,上海大学某创业团队的创建人及曾经历过两次创业历程的两位在读研究生接受了笔者的访问。

  据了解,该创业团队成立于2007年,目前,团队成员由分别来自金融、旅游、广告、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的5名在校研究生组成,主要从事广告设计业务。在渡过了创业的准备期后,团队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广告有限公司,并在今年上海大学创业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最后的决赛阶段,成绩斐然。但在荣誉的背后,更多的则是公司经营的压力及面对的种种困难与阻碍,团队创建人向笔者反映了目前公司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四方面问题。

  团队融合困难。目前,该创业团队虽然拥有各专业学科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性格差异、专业不同,彼此关系显得较为生疏,缺乏良好的默契感和协作意识。创建人解释说,当初组建团队首先考虑到的是招揽各类人才,充实团队的智力资本,以达到学识互补,能力互助的目的;虽然也预计到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团队今后融合存在问题,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创业进程的深入,团队难于融合的弊端已严重阻碍了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他举例说,要做一份精确的财务报表,就必须与市场调研相结合,而队员之间缺乏沟通,更多的是埋头单干,彼此不能融于整体,形成有效运作机制,作出的报表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同时他也谈到在团队管理协调方面,由于成员多为在校研究生,有自己的学业,因此整个团队很少聚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这也为团队融合带来困扰。

  计划兑现困难。作为创业的核心内容,最重要的莫过于创业计划能顺利实现,然而各团队所作的计划书与实际兑现还有不小差距。通常公司的创业计划书都制定得非常详细,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然而这是就项目本身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在创业经验、创业资金、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所以项目一旦要真正落实,却是困难重重。据了解,多数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被市场开拓、产品营销绊住脚,止步于此。该创建人不无感慨地说:“要想拓展业务,发展客户,没有关系,没有熟人,完全靠自己,那真的非常难。客户通常抱着异常谨慎的心态,层层设防,唯恐上当受骗。”

  资金落实困难。创业资金缺乏一直以来是大学生创业难的最大症结。据介绍,目前创业团队向上申报创业基金,最终能确实拿到资金的仅占20%,也就意味着,五分之四的创业计划不能兑现;而被批准的立项,所拨款额也只占公司总投资额的20%。从目前看,大学生创立一家公司最少需要50-60万元的启动资金,其中比例分配为,自筹资金和创业基金各占20%,银行贷款占10%,风险投资占50%,可见,完全依靠政府创业基金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从走访中获知,被访团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省吃俭用,自己印发材料,参与市场调查,甚至连办公场所都设在寝室中,以此维持经营,这种窘境,可想而知。

  创业选择困难。就上海目前的创业形势看,已不存在所谓的“冷门行业”,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创业者想要突出重围,另辟蹊径,有很大的难度。接受走访的另一位研究生是一位女性创业者,曾先后从事过商品进出口贸易和出国留学办理业务。她谈到,由于当初两次创业都比较仓促,创业选择有些偏离实际,且由于风险较大,最终不了了之。她为想要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出忠告,要创业必先找准定位,有的放矢,不要好高骛远。同时她强调,大学生创业团队最大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突击性,灵活是基于机会,基于手段的,一旦确定目标,出拳要快,力量要足,一击就中。

  听了一番大学生创业的坎坷经历,笔者不禁想问“有没有创业成功的呢?”“当然有。”据两位创业者介绍,上海大学目前有一个以研究生三年级女生为主的三人创业团队,成功开发了智能锄草机器人,并获得上海市专利,现已被一家温州企业以300万元人民币巨额收购;此外,有大学生颇有创意地在校内创办垃圾回收站,启动资金少,需求却很大,目前经营得相当不错。但上述例子并不多见,实属凤毛麟角。

  侃侃而谈,不觉已是雨过天晴。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走访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憧憬,对于成功的渴望。看着阳光底下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耳畔回响着阵阵爽朗的笑声,年轻的大学生们正迈着矫健自信的步伐,跨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创业前景明天会更美好!(杨一宁)

  来源: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08年6月10日 第3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547-28767.html

上一篇:电视节目视频:地震能预测吗?
下一篇:警告: 科学评价不能过度依赖引文数据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