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融
“只解凌霜自仰头”──读钟炳老师诗 精选
2010-11-19 16:51
阅读:6606
标签:中秋笔会

鲁迅在杂文《“题未定”草》之六提到陶渊明时,写道:“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

这个比喻,用在科学工作者身上也恰当。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教学之外,也休闲娱乐,也柴米油盐。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有欢欣,有苦恼,有豪情,有失落,有梦想,有思念。

人之情感,往往蕴于中,而触于外,即所谓触景生情。能诗者,最忍不住要做的事,莫过于业余拈笔,将胸中欲吐之喜怒哀乐,尽情寄托于诗词。“人云诗小道,壮夫不屑为。我独谓不然,至情实寄之……”(虞愚诗)。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网的许多博主,不仅写科学论文,也写诗词。

这次中秋笔会的诗词,便是博主们生活体验的结晶。欣赏一下钟炳老师的七律《太原晋祠中秋菊展感兴》吧。

与中秋节关联的自然景物,除了明月外,要算是菊花了。菊花是一年中最迟开的花。唐代诗人元稹有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钟炳老师抓住菊花的这一特点,托物寄情,吟出以下诗句:

菊放云霞正好秋,一园簇锦动并州。
飘香似酒罗含醉,舞态当歌陶令讴。
花晚谁言无异彩,绮成人说有奇筹。
怜它未省伤迟暮,只解凌霜自仰头。

首联就题直起,写菊展盛况。时在清秋,地在并州(太原),花团锦簇,灿若流霞。整个并州都动起来了,是花动?是人动?是心动?读者可自联想和意会。颔联承接首联,写飘香似酒,写花姿如舞,还引用罗含和陶令的典故,更增添了诗篇的文化意蕴。罗含,东晋时代的人,传说其少年时,午睡梦一纹彩异鸟飞入口中,此后便很会写文章。为官德行甚好。晚年辞官回家,阶庭忽然兰菊丛生。至于陶令,平生爱菊,提起他,自然会联想到他“采菊东篱下”的名句。颈联转向议论,你看,如此绚丽的奇景,谁说迟开的花就不能绽放异彩呢?“花晚”二字,为尾联作了铺垫。尾联诗意深转一层,说菊花还不懂得为迟暮而哀伤,只知道挺立于凌厉的风霜之中。其中“怜”字,是爱怜之意,既赞赏又心疼,而“未省”和“只解”,似抑实扬,包孕了无限的感喟,读之令人百感交集。

这首诗创作于太原晋祠中秋菊展的特定情景,无疑是休闲之作,但作为来自生活体验的感兴,它折射出诗人的思想品格,胸襟怀抱。

这样的诗,是艺术,也是生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融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063-38546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