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博文

宇宙大爆炸:美丽的故事,错误的逻辑?

已有 6279 次阅读 2014-3-21 16:44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爆炸, 背景辐射, HFLS3

宇宙大爆炸是相对论的重要推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大发现之一!

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发现是证实大爆炸理论重要依据,下图是COBE卫星绘制的宇宙背景辐射图。

关于宇宙大爆炸及残留辐射背景,可以从Wiki网站获得相关资料,要点如下:

      在大霹雳模型下形成的宇宙,暴胀宇宙预测,约10 −37 秒之后的[12] 新生宇宙会以指数成长,抚平了几乎所有的不均匀性。其余的不均匀性由量子微扰在暴胀场中引发宇宙暴胀事件。[13]在10−6秒之后,早期宇宙由充满著高温、以电子、质子、重子与光子交互作用的等离子所组成。当宇宙膨胀,绝热冷却导致等离子的能量密度降低,直到环境变得有利于电子与质子结合,形成氢原子。再复合发生时,温度约为3000 K,当时的宇宙约37.9万岁。[14]在这一点上,光子不再与已是电中性的原子相互作用,并开始自由的在空间中旅行,导致物质与辐射脱耦。 [15]

   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如今降至2.7260 ± 0.0013 K[4],随着宇宙膨胀,其温度将继续下降。根据大霹雳模型,今日所测的天际辐射来自一种称为“最后散射面”的球面。此为空间中预测为脱耦事件发生[16] 及恰好传递至观测者的光子之时间点的点集合。所有宇宙中的辐射能都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7]补足了约 6×10−5
的宇宙总密度。[18]


     对于上面的标注为红色的内容,应该特别注意。“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我们可以得出,光子在空间中自由传播时,色温(频率)应该是下降的,从当初脱耦合时的3000K,降低到目前观察到的2.7260K。光子在空间中自由传播频率会逐渐降低,是大爆炸后残留背景2.7K微波辐射的根本原因。


    我不知道脱耦光子与星体发出的光子有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没有的话,130亿光年距离星系发出的光,经过130亿年的旅行到达地球,其色温(频率)同样也会下降。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科学家发现了离地球130亿光年的星系HFLS3(新浪网),并且通过光谱分析,知道相当多的结构信息,包括铁和碳等重元素的分析。很显然,科学家在作光谱分析时,一定是用地球上元素的光谱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HFLS3星系发出的光子,经过130亿光年的空间旅行到达地球,其频率是没有变化的。很显然这个事实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假说中要求“脱耦光子的色温逐渐减少”的条件相矛盾。


    另外,COBE是地球轨道卫星,测量到辐射谱图,不能排除可能只是地球周围、或只是太阳系、或只是银河系的背景辐射。只有这些可能性都一一排除后,我们才能说是宇宙的背景辐射。但要完全排除这些可能性,是很难办得到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8615-777987.html

上一篇:StudyGuideNow收录了我的观点
下一篇:【请教专家】关于数学微分方程的问题
收藏 IP: 222.209.153.*| 热度|

13 周少祥 杨正瓴 马德义 吴飞鹏 罗德海 王号 ybtr3929 XY rosejump N2N2 xqhuang ddsers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