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晒秋人家”游记
史仍飞 文
暑期婺源旅游归来,除了拍了很多照片,感觉不写点东西,好像旅行就会稍纵即逝。此次选择近途高铁出行,说实在的吸引我参加这次旅行的是号称“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广告词。尽管在农村生活过近20年,对山区乡村袅袅村烟、还是尤为向往,尤其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高楼林立的城市的我们。出发前,在网络上搜寻关于婺源篁岭的信息,除了美丽的图片、格式化的旅游信息、各种商业化的旅游攻略之外,却没有我想要寻找的美丽乡村的文字。不由得感叹,今天的我们可以拍出高清的图片和造出高仿真的各类商品,但是无法写出优美的文字;更感叹古人用寥寥数字就可以写出声情并茂的千古绝句。
一路高铁、旅游大巴的传递,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环顾四周皆是绵延的青山、并不高,不知名字的山岭蜿蜒在婺源的大地上。然后乘坐缆车进入篁岭村,由于不是此处的旅游旺季,人并不多,果然是一个安静、宁和的村镇,如果不是太过炎热,绝对是一个远离尘世,可以使人彻底放松的地方。
在乡村里,我极力去寻找梦里的乡村,远处能看到层层叠叠的梯云,只是此时没有油菜花,只要我们尽情的想象,远处云雾还是能勾勒出美丽的梦幻田园。近处是村里古旧的石板路,窄窄街道两旁的老房子,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但比起西递宏村和屯溪、黟县、歙县等皖南的徽派历史名镇,还是稍逊风骚,好在我不是来寻找徽派建筑。夏天的篁岭恬静闲适,参天古树浓荫匝地,错落点缀在层叠的梯田、蜿蜒的青石板古道和曲折的清溪之间。田园矢车菊、紫薇等花海景观变幻,穿行在隐约可见的廊桥亭阁和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中,带走了喧嚣,但是此时并无法消除酷暑的燥热。
穿行在古村里,已经很难见到此处的、淳朴的村民,为了开发旅游资源,他们都已离开村子,这里的一切更多的是为了旅游景观。在村里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两侧是一家家貌似有特色的商铺,如果你曾去过两处以上的古镇或街巷,就会感觉有种审美疲劳的感觉。在商铺橱窗里摆放着同样无趣玩偶和旅游纪念品,近些年来各景点更是多出来那些无法保证质量,更无法满足营养的美食,更多地是诱惑大众的店铺名称和刺激感官的色彩和俘获味觉的食物!遗憾的是我找不到门口悠闲的村民,只是穿梭猎奇的游客和精明的商人,还有在巷子深处慵懒的踱着方步的猫咪!我总是认为若没有了真正劳动、生活在那里的村民,无尽旅游开发、商业化只会让美丽的乡村渐行渐远。
篁岭的美丽源于她的“晒秋人家”,可惜我们来早了,但是在层叠的白墙黑瓦的房子边缘都伸出一根根黑色的长杆,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同行的同事还在纳闷这些长杆的用处,导游告知是用来晒秋用的,一到秋季收获的时候,一个个大大的簸箕盛满了红色辣椒、黄色的玉米,金灿灿的稻子等放在竹筐里摆在屋檐下晾晒,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排布,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也许这就是最美的乡村符号。
此行让我领略了大美的江西,感叹于婺源人的智慧。美丽的乡村的晒秋人家都源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城市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那条通向村子的高架索道也许会慢慢撕毁乡村的美丽。
相关专题:游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史仍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4215-106920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