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楠
光催化CO₂还原与电催化CO₂还原的对比
2024-7-19 09:12
阅读:3252

正文部分↓

目前,基于催化的CO₂还原的过程分为两大类:光催化电催化。本文将从光催化CO₂还原电催化CO₂还原基本原理产物种类、产率数量级性能评价关键参数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基本原理

▷光催化CO₂还原

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步过程。一般情况下,该反应过程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步骤[1]:

① 半导体光催化剂受到能量大于其禁带宽度(Eg)的光激发;

② 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分离;

③ 光生电子迁移到光催化剂表面与CO₂和H⁺发生反应并形成还原产物,光生空穴与H₂O发生氧化反应产生O₂。

光催化CO₂还原示意图[2]

光催化CO₂还原主要的能源为光,可通过户外利用太阳光方案进行,是一种纯绿色的CO₂还原技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政策的要求。

▷电催化CO₂还原

电催化CO₂还原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水的氧化反应和CO₂的还原反应生成碳基燃料。其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子传递、电化学反应和催化反应

电催化CO₂还原通过阳极水电解生成的氢离子在阴极与附着的CO₂和电子耦合,生成高价值有机物。

在阳极:

在氧析反应(OER)催化剂的作用下:2H₂O-4e⁻→ 4H⁺ + O₂ ,氢离子移动到阴极。

在阴极:

在电化学催化剂作用下,CO₂被吸附在电极板上,并通过两条反应途径:生成CO或甲酸(盐),随后进一步生成C1或C2有机物。

如上所述,电催化的能量来源为电能,其具体来源可以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光伏等。这使其在工业化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和灵活性。电催化CO₂还原不仅能利用常规电能,还能高效利用波动性电能(如风能、太阳能等),避免了余电浪费。通过此技术,这些未及时消耗的余电可以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和燃料,支持能源的存储与稳定利用。此外,电催化技术还能利用工业废电,将原本浪费的电能转化为有用化学能,这为电力过剩的企业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本原理介绍完后,接下来我们将从产物种类产率数量级性能评价关键参数这三个方面来详述光/电催化CO₂还原之间的区别

产物种类、产率数量级

性能评价关键参数

在本文开篇的表格中,我们列举了光催化和电催化CO₂还原的性能评价关键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反应环境催化质量不仅适用于光催化,电催化也同样适用。接下来,将详细讨论这些参数中对光催化和电催化影响最重大的部分(如表中所列)的具体细节。

▷光催化CO₂还原

1、反应环境

一般情况下,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主要在气相或液相中发生[3]。

液相体系中,反应在CO₂的饱和溶液中进行,光催化剂均匀分散。由于固体催化剂处于搅拌状态,其电荷传递和传热效率较高[4,5],但CO₂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有限,限制了其传质效率[3]。

在25℃,101.325 kPa反应条件下,CO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0.033 mol·L⁻¹,减弱了CO₂分子从气相向光催化剂表面的扩散作用[6]。提高溶液pH值或加入有机溶剂(如乙腈和乙酸乙酯)可以增加CO₂的溶解度[7,8]。

气相反应体系中,光催化剂固定在基底上,CO₂和水蒸气直接与其反应(见下图)[9]。相比液相,气相反应不受牺牲剂、光敏剂和溶剂影响,系统更简单。CO₂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约0.1 cm²·s⁻¹)比在液相中高四个数量级[10,11],传质效率更高。气相反应还可有效抑制析氢反应,提高CO₂转化率[9,12]。

气相和液相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模型对比[9]

当前,气相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光催化剂涂覆在基材上,CO₂从其上层流过(如下图a);另一种是固定床式气相反应,CO₂直接穿过催化剂床层(如下图b)。后者的传质更充分,有助于提高转化率。

如此一来,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的不同体系均有其特定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

(a)薄膜气相反应模式和(b)固定床气相反应模式

2、光的波段

在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中,不同波段的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对反应效率有显著影响,这主要与光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和光生载流子的生成有关。

紫外光由于其高能量(波长<400 nm),能够有效激发宽带隙半导体如TiO₂,形成高效率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尽管其在太阳光谱中的含量较少而影响实际应用。可见光(400-700 nm)的光子能量较低,但覆盖了太阳光的大部分,因此实际利用率更高,通过合适的催化剂设计(如掺杂或光敏化),可以提高反应效率。而红外光(波长>700 nm)因能量较低,通常不能直接激发半导体,但可以通过热效应间接提高反应活性,或通过非线性光学过程实现低能光子的利用。

3、催化剂的质量

催化剂的质量对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组成、结构、表面特性和稳定性上,优质催化剂应具备良好的光吸收能力、高效的光生电荷分离与传输、适宜的表面活性位点和优异的稳定性。通过科学设计和优化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光催化CO₂还原的效率和选择性。

▷电催化CO₂还原

1、电解液浓度和种类

电解液在电催化CO₂还原中扮演着导电介质的角色,其浓度和种类直接影响反应环境的pH值、电导率以及中间产物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较高的电解液浓度可以提高电导率,从而降低电极上的欧姆电阻,进而提升电化学性能。然而,高浓度的电解液也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如氢气的析出,从而降低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

研究人员发现(DOI:10.1038/s41467-018-02906-4),在KCl电解液中,当浓度从0.1 M增加到1.0 M时,CO的选择性从65%提高到82%。这一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电解液浓度可以显著提升CO₂还原的选择性和效率。

此外,电解液的种类对CO₂还原的性能影响也非常显著。常用的电解液种类包括碱性电解液(如KOH),中性电解液(如NaHCO₃)和酸性电解液(如H₂SO₄)。不同的电解液种类会导致电极界面上的pH值差异,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2、电解槽种类

电解槽是进行电催化CO₂还原的核心设备,不同种类的电解槽设计会直接影响电流分布、气体传输以及产物采集效率。常见的电解槽类型包括H形电解槽膜电极组件(MEA)电解槽流动电解槽等。

H形电解槽结构简单,适用于实验室小试,被广泛用于基础研究中。但其缺点是电导率较低,气-液界面不稳定,导致实际应用中效率较低。据JACS杂志(DOI:10.1021/jacs.8b06288)中的研究,采用流动电解槽进行CO₂还原时,发现产物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较H形电解槽显著提升,且电流密度达到200 mA/cm²时,CO的法拉第效率超过90%。

流动电解槽通过连续流动的电解液和气体供应,能够稳定电极上的界面状态,从而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产物选择性。因此,在工业应用中,流动电解槽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3、电解电流密度/电解电压

电解电流密度和电解电压直接影响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高电流密度虽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可能导致产物选择性下降和催化剂失活,例如高电流密度会降低乙烯选择性并增加甲烷选择性(DOI:10.1002/adma.201707568)。

电解电压则需适当选择,过高可增加副产物生成,例如-0.8 V对CO选择性最优,而-1.2 V时H₂生成显著增加(DOI:10.1039/C8CC02905A)。因此,合理选择电流密度和电压是实现高效且选择性CO₂还原的关键。

写在最后

光催化和电催化CO₂还原反应各自拥有独特的机制、优势和挑战。光催化CO₂还原通过利用户外太阳光,实现了环保的绿色方案,其主要产物为CO、CH₄等小分子烷烃和醇类,尽管反应速率较慢,但为长期解决碳排放提供了可持续的路径。电催化CO₂还原则具备更高的反应速率和灵活性,可与电能设施和机构无缝配套,其主要产物为C₁₋₄等烃、醇和脂类。尽管电催化过程的绿色属性取决于电能来源,但其在现有电力网络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并能有效抑制CO₂的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宏观导向。

要实现光/电催化CO₂还原,需要综合判定反应环境、催化剂质量、电解液浓度、电解槽种类等这些参数,从而进行具体实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肖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50685-144288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