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汪曾祺
精选
2012-5-20 12:02
阅读:9382
标签:读书笔记
武夷山老师还有其他看过汪曾祺作品的朋友们,
刚刚放下汪曾祺的经典作品(当代世界出版社),心里真的再也压抑不住要去跟你们一起谈谈这些作品的冲动。这应该不是好好读书的状态,好好读书就应该静静的读,但是我为什么会这样的躁动呢?
不久前,同门来出差顺便给我稍带了季老的读人生、三毛和汪曾祺的作品。首次读汪曾祺的时候总是将汪曾祺和汪国真搞混,书上第一篇《异秉》看完却不知其所云,以为自己真的是没有文化的人。碰巧看到武夷山老师“方方的幽默不动声色”文章,我不经意的抱怨汪的文章看不懂,老师则不经意的点拨我先看《岁寒三友》和《受戒》。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翻过那个不知所云的《异秉》居然就看到了老师提及的《受戒》,于是枕着高高的被子像完成家庭作业似的开始读,最后竟然还被英子和明子的小清新给欢喜了,而且捉摸出点老师所说的“不动声色”来。心中喜悦,原来自己也不是那么没有文化的人。至此起,便一发不可收拾,先看书中的小说,看到《寂寞和温暖》的时候,就真的感到了女主人公沈沅的寂寞和温暖;看到《大淖记事》的时候,竟然就被“牙关咬得紧紧”的“十一子小锡匠”和“从一个姑娘变成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的“巧云”感动了。而看到《陆判——聊斋新义》的时候,我就只能被“我是我?还是她?”给逗乐了。
今天晚上竟然连快本都搁在一边,躺在沙发上接着看汪曾祺的散文篇。读着他的春夏秋冬:那些个烧煤的铁火炉、踢毽子、抓子儿;栀子花、牵牛花、狗尾巴草、蛐蛐儿竹床子的;还有十里飘香的桂花、绿得像初新的嫩蚕豆的绿菊、秋葵鸡冠凤仙海棠花、和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西山黄栌。整个儿把我带回了故乡,带回了烂漫的童年。我边读着这些熟悉而又遥远的风物,一边就是按捺不住的想和人分享,其实最想的还是冲出屋去就能看到那些曾经最容易看到的花儿草儿,打开门就能呼朋唤友地一起玩儿时的那些小游戏。
不知道我的这种痴迷是不是就是苏北所评述的汪曾祺的“痴迷、坚持和自然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71898.html)。于丹老师说过很多美妙的句子,我独独记住的只有一句“生命终究难舍那蓝蓝的白云天”,我也常常说幸好这里还有“蓝蓝的白云天”。
我看汪曾祺,开始也就急迫地想跟武夷山老师汇报一下,像初高中的学生学语文一样,终于发现了老师所说的“不动声色”。这几天倒是发现,找回了很久不曾体验到的读书的怡然。大学本科那会,我就喜欢去四楼图书馆的杂志期刊室,带着一个小本子开始摘抄;暑假回家的时候,总在饭饱的午后捧着一本杂书,垫着被子闻着书香酣然入睡。那些个简单的日子,仿佛是多久远多久远的事情了,现在突然又重新体验,真是觉得美好极了。
读过汪曾祺书的朋友们,你们也有那种喜悦的迫不及待地要跟人分享的感受吗?那真是很奇妙的、可以瞬间忘记几多愁几多难的美好感觉。
*************不动声色,也许你们也懂了***********
(1)岁寒三友的结尾是这样的:
靳彝甫端起酒杯说:“咱们今天醉一次。”
那两个同意。
”好,醉一次!”
这天是腊月三十。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上酒馆喝酒的。如果楼空荡荡的,就只有这三个人。
外面正下着大雪。”
(2)大淖记事是这样结尾的:“从此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流摆似的穿街过市,发髻的一侧插着大红花。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长睫毛忽闪忽闪的。但是眼睛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
十一子的伤会好吗?
会。
当然会!”
相关专题:读书荐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廖晓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936-573013.html?mobile=1
收藏
上一篇
当前推荐数:1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