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位研究生,认定自己由于学术上分歧被大师开除出研究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体验?若你是这位研究生,能否鼓起勇气回顾这段经历?
本书作者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是拿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导演,他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时期,师从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按莫里斯说法:由于学术见解上的分歧,库恩不仅向他掷来了烟灰缸,还将自己开除出了研究组,这毁了他的生活。莫里斯在古稀之年(70岁)出版这本书,正是为了正视这段经历。
确切的来说,研究生时期的莫里斯,和很多人一样,直观到了库恩范式理论的困难之处,但他只吭咬住了一些概念和抽象,并没有看到普遍性和总体性的东西,这些认识充其量只算一些认识的碎片或空壳注。我们不妨把这本书看作另类综述,即用纪录片手法综述后代哲学家对库恩范式理论反思-重建的主要成果,当然,其中夹杂了一些莫里斯对库恩的私人怨念。
总的来说:为求学时受到的委屈抱不平,不罕见。考虑到曾轰动的“河南男子毕业20年,当街殴打班主任”,我觉得莫里斯通过写作来指控库恩是完全可以理解,库恩也确有不妥之处(相比中式学阀,好很多了),莫里斯在古稀之年出书为自己平反,非常非常了不起。这是一本好书,至少是一篇最顶级的《综述:范式革命的反思》。
注:很多学者常常调侃,曾经也发现XXXX的端倪,只是没把想法写出来,结果别人写了并暴得大名...按照叔本华“论天才”的观点,这就是常人和天才的区别。直观到经验反常,是常人都具备的能力,但只有天才能够看到并描绘出其中普遍性、总体性的东西(“反思-重建”是一体的,孤零零地反思不值钱),其次,天才不为意欲服务。常人做不到,常人摆脱不了意欲对智力的控制。(意欲就是“有实用”)
----
----
这不是一本蹭库恩流量的书
从中文标题来看,容易联想到的是“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由于该书英文名是《The Ashtray( Or The Man Who Denied Reality)》,因此,我猜测中文标题应该是译者或出版方的意思。
平心而论,作者没有靠这本书蹭库恩流量的打算。首先,埃罗尔·莫里斯是当代杰出纪录片导演,他不需要蹭。其次,莫里斯也没有刻意让世人关注到他这段教育背景,他个人维基百科中,仅一句话提及导师库恩和受挫的研究生生涯。最后,库恩名头最“引流”的时间点,应该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
我更愿意相信是:研究生时期被库恩开除,那种由委屈、被否定、挫败等等的混合感受伴随莫里斯终身(有那种西方人推崇的“殉道者情结”,代表人物苏格拉底、耶稣基督),莫里斯在导演事业功成名后,整合资源出版这本书(这里的”资源“指:哲学论证的资源),虽然作者自称出于“正视我作为库恩研究生的那段经历”的目的(P64页),实际上,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为年轻的自己平反”。
----
----
莫里斯的写作方法论,包括四方面:
第一,从矛盾律出发
就我有限的阅读而言,所有包含哲学论证的哲学类专著中,矛盾律一直都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论,即:一个事物,不能既“是”又“不是”(比如,它不能既是苹果又不是苹果)。以矛盾律作为哲学反思和重建的起点,最大好处是:建立在一个绝对不可能错的基点上。说清楚反思对象的“矛盾”,就几乎成功了一半。哲学家非常重视矛盾律的问题,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矛盾律是一切证明的出发点、洛克将矛盾律为先天原理、康德认为它是认识的普遍的真之标准、黑格尔更是用“矛盾的运动”来描述事物自身运动。
莫里斯论证的起点,即:库恩范式理论出现的矛盾,是什么?将在后面小节“莫里斯的委屈”里提及。
第二,先验论证
我先介绍具体方法,再看“先验论证”这个提法是否合适?
在我看来:莫里斯的整个论证,100%没有问题的,是对库恩范式理论的彻彻底底的反思。这种“100%没有问题”是如下内容担保的:
①借后继者反思其前驱具有先在合理性
哲学研究是哲学家与以往哲学思想进行对话,无论继承或批判,总是要求去回应前人,如果借用黑格尔“厮杀的战场”哲学史观点,他认为:哲学领域是厮杀的战场,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任何哲学学说都会被后继者埋葬。所以:实用后继者反思其思想前期,是100%没有问题的。就像:在一个具体问题上,用新实用主义想法PK实用主义想法、用后马观点PK马观点、用后现代主张PK现代主张。这里100%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后代学者是“反思-重建”的,并且这些成果被作为胜利史,已经书写在人类思想史当中了。
②一般性对具体性,或者说,上位学科对下位学科,具有先天优先性
这本书里,莫里斯实际没有建立什么理论,他实际上是“驱虎吞狼”:整合一众大哲学家的重建成果,来系统反思库恩的范式理论(至于莫里斯在大哲学家重建成果上,阐发的一些个人伦理学见解,并不新奇),莫斯里用的“虎”,主要是克里普克、普特南的语义外在论观点。
“语义外在论持有“外部决定”观点,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提出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The Historical and Casual Theory of Naming)超越了摹状词理论,主张名称的所指是通过历史因果链条确定下来的,名称与现实之间是一种直接的联系,就像今天我们使用“元分析”,并不是内涵发挥作用,而是术语发明者 (Gene Glass)赋予了这个名称。这个名称将沿着历史的、因果的链条世代传递下去。普特南进一步提出“语言劳动分工假说”(Division of Linguistic Labor)和“因果指称理论”(Putnam's Causal Theory of Reference)完善历史因果理论学说”。(这是我博士论文内容)
在我看来:语义外在论,算是哲学主线内容,或者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主线内容。而库恩的范式理论算科学哲学领域。科学哲学是语言哲学/分析哲学发展出来的下位专门领域,上学学科的成果,自然可以用来反思下位学科,因为更有一般性。
一个简单例子:当你在上位学科数学中论证了7+2=9,自然可以论证成果带入下位经验学科,如苹果学科,得到理论7个苹果+2个苹果=9个苹果
③叫“先验论证”是否合适?
灵感来自康德,康德用“先验方法论”来表示人的认识形式/认识能力,提出十二范畴等。这些先验的直观形式,是所有知识的基石。在我看来,这两种论证方法也是绝对不会错的,是所有论证的基石。
第三,莫里斯访谈法
作为纪录片导演,莫里斯特别擅长电视访谈,甚至发明了一种让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眼神交流的提词器设备(专名叫做Interrotron,我不清楚如何翻译)。实际上,这本书大量使用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了:普特南(第四章)、伯克特(第五章)、卡维尔和克里普克(第六章)、乔姆斯基(第七章)、麦克菲(第八章)、怀斯(第九章)。
这串名单中,普特南、乔姆斯基,克里普克,都是名望不亚于库恩的大哲学家、怀斯是库恩学校项目的接班人(另一位库恩的“受害人”)、卡维尔是库恩密友兼同事、伯克特是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迈克菲是了解进化论的生物学家(另一个身份是美国自然博物馆馆长)。
莫里斯访谈法,区别其他"访谈法"或者"专家法"的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在研究问题上,是这个地球上没有争议的专家;其二,访谈不限于问题。开放式对谈允许专家畅聊,比如,卡维尔一些非常生动的回忆,让读者觉得:这些“证词”使莫里斯对库恩一些判断负面判断,显得很有道理。
第四,莫里斯的导演法
维基百科指出,莫里斯特别擅长在导言中运用“风格化的灯光、音乐配乐和重演”等艺术元素,他的导演方法论被领域学者专门研讨过。这种方法论使得整本书非常像一部书本版的纪录片:从“库恩对莫里斯发出最后通牒“开始,以“重现飞行中的烟灰缸”特写画面拉开反思大幕,通过访谈法记录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反思库恩“范式”理论的不足之处。通过哲学家们的观点(特别是库恩身边的哲学家的证词),批评库恩的学术专制。
这样的”书本版纪录片“,一个具体后果是:充填了不少文学、历史、艺术的图片或例子,它们不是非常必要,但增加了书本可读性。我们考虑两个例子,一,当提及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时,书本展示一些油画,这些油画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主题(p98);二,当形容一个理论瓦解另一个理论,展示“破碎球”(建筑领域的一种工程设备,有个砸墙的大铁球)图片(p131)。两个例子中,前者尚能接受,但后者(蒙太奇手法)很容易受到类似的批评。
科学网上另一个关于本书的书评,就指出:“书写的风格是普及型的,杂七杂八的用了很多文学和历史的例子,也配了很多图片,因为作者是做纪录片出身的,所以是那种BBC记录片的风格,拖沓、煽情、现场、缓慢、在知识的名义下扯拉整个世界。国内这种风格的纪录片典型代表是舌尖,看了半天而知识硬核很少”。
注: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6855-1362111.html
注:“蒙太奇”定义为: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
----
莫里斯的委屈,具体是什么?
作为研究生的莫里斯,其撰写结业论文题目与麦克斯韦的位移电流有关。库恩反对”科学的辉格解释“,即,提倡在写作科学史的时候,要避免受到现代的影响,应该戴上眼罩,回到科学史发生的年代的情境当中来理解科学史。(这里不解释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紧密关系了)
库恩的观点不无道理,而且与自己经历有关:在库恩读研究生时,在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初期很苦恼,因为他发现亚里士多德研究运动和力学的想法显得并不那么高明,很多结论甚至很荒唐。突然有一天,库恩发生了顿悟,找到了原因:这是由于他实际上戴上了现代人的智慧眼镜去回顾过去,一旦戴上眼罩,进入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就发现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一位非常棒的物理学家。由此,库恩得到了“不可同约”的想法。
而在莫里斯眼中:库恩以科学史的终极观察者身份,定义了“不可通约”,指科学革命前后两种范式之间“不可同约”,即它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可言。但是:没有共同语言,就切断科学史固有的连续性。那么库恩凭什么用范式革命来组织科学史。两件事相互矛盾。即:发明“不可同约”是为了组织科学史。而“不可同约”本身割断了科学史。
正如引言:本书中,莫里斯没有重建什么,主要是“驱虎吞狼”。莫里斯是优秀知识组织者,充分将后代哲学家的反思-重建成果进行了组织,并艺术化的呈现出来。
----
----
莫里斯“做的有点过分(too far)”的地方:
我猜想莫里斯肯定为年轻的遭遇相当委屈、相当耿耿于怀,这导致莫里斯反思的注意力发生了范畴错误:从对库恩的成果的反思,转向对库恩人格的批评。莫里斯通过这些描述,试图让我们相信:库恩是一个专制的学术暴君。
以下是书中原话:
P2页,他之所以反对我参加讲座,与其说是出于对克里普克思想的排斥,不如说是他对我能上那些课程、不能上哪些课程表现出的控制欲。
P4页,将库恩的成果,比作“邪教”。
P6页,库恩的讲座是蒙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结合,这最令我憎恶。一方面,他极度教条。另一方面,他从来没有真正澄清过他在讨论的是什么。库恩的研讨会俨然成为他抱怨和灌输的论坛。
P9页,库恩的评语基本上都是人身攻击。看上去像是出自精神病人之手。
P54页,对我来说,库恩就是那个专横的矮胖子,大(但终究是脆弱的)独裁者,刚愎自用的独裁者。
P111页, 这种行为(毕达哥拉斯学派杀死希帕索斯)的出发点是不包容---就像扔烟灰缸事件一样
P113页,我相信烟灰缸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出于他对我恼火,还有他对自身理论的不自信
P113页,库恩来到卡维尔家一起喝酒。他脑子里正想着希特勒。库恩也像所有战后时期虔诚的犹太男孩一样。
----
----
莫里斯情绪化的地方、高明的地方:两个例子
《结构》一书本身对旁敲侧击和摸棱两可的渣滓甘之如饴。往好了说,它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不重视地混合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查尔斯·达尔文、鲁道夫·卡尔纳普、诺伍德·罗素·汉森、亚历山大·克瓦雷、杰罗姆·布鲁纳等人的作品。往坏了说,这是对真理和进步的无情攻击。
实际上,莫里斯应该清楚:任何哲学成果都是反思-重建基础上建立的,哲学家一定是建立在XXX,XXX之上的,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同艺术与审美哲学命题:全然的创新不存在
莫斯里很机智,没有任何提及科学哲学史“辉格史”(教科书)中库恩的“官方后继者”,拉卡托斯。拉卡托斯完美修补了“不可同约性”问题。
----
----
库恩的生动形象:一个例子
P4 库恩烟瘾很大,非过滤的骆驼牌香烟和真蓝牌香烟交替着戏。一根接一根,一天可能要吸上六七包。根本不需要火柴。用上一根烟头的火点燃下一根。丢尽巨大的雕花玻璃烟灰缸里,燃尽的烟头很快就会堆得小山一样高。
P9页,我就麦克斯韦的位移电流写了一篇结业论文。论文大概又三十多页,双倍行距。而库恩的答复写在没有格的黄色纸上,三十多、单倍行距,以库里耶字体从左到右写得密密麻麻。
这本书质量好又不好:内容质量还行,但装帧质量很差,翻了翻,就全部散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博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5429-146074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