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lantis Press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tlantispress 数字出版平台,开放获取先锋

博文

观察员视角下的OA出版:我的思考与顾虑 精选

已有 2965 次阅读 2020-10-24 17:13 |个人分类:开放获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A week, 开放获取周, 开放科学, 学术生态, 期刊

2020-OAW-01-Banner-986x310-ENGLISH.png

本周10月19日-25日,国际开放获取周(#OA week)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主题是“有目的的开放:采取行动建立结构性平等与包容”(Open with Purpose: Taking Action to Build Structural Equity and Inclusion)。

Atlantis Press为开放获取(Open Access)和开放科学Open Science)的坚定拥护和支持者,借此机会邀请到我们的首届全球观察员中国代表,由他们对以下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问题1

您对OA出版模式是否认同?它会成为未来学术出版的主流模式么?

问题2

您认为开放获取对您的研究工作以及成果展示和传播是否有积极作用?

问题3

假如您支持OA,您认为可能需要哪些参与者(如基金支持者、学者、出版机构、图书馆等)做什么样的努力?

侧边栏.PNG

从政策层面,由科学界、基金支持者共同推动传统期刊的转型以及新型高水平OA期刊的创建。出版机构和学者则可从传播、认可层面共同推动大众对于OA的认知和肯定。

——W博士,生物医药专业,某高校药学院

 侧边栏.PNG

对于OA出版模式,我比较矛盾,它应该会成为主流模式,毕竟OA模式可以极大地方便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及学习,满足学者学术交流的需要。但是对于我们,尤其是民办高校,奖励较少,工资水平较低的教师而言,发表费用较高,会成为我们发表文章的一种障碍因素。

对于OA出版模式,首先我觉得应该有相应的资金项目支持和资助,其次,出版机构应严格把控论文质量,因为目前许多OA期刊私下里都称之为水刊。此外,出版机构是不是可以降低发表费用,像引进会员制。最后呢,图书馆和数据库应最快速度地将最新发表的文章上传,便于学者查询,以便他们在相应领域了解最新发展状况。

——Z教授,某高校教师

侧边栏.PNG

我是OA movements的坚定支持者,我认为OA是学术出版的未来必然趋势,它对于推动学术交流与科研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出版机构积极宣传OA的重要性和作用、学者提高对OA的认知、基金来源者加大对OA的支持都是推动OA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W博士,医学专业,某研究所研究员

侧边栏.PNG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和学者,日常工作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期刊。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历来被诟病的诸如收费、学术垄断和学术歧视的问题亟待解决。最为尴尬的是,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经版权转让后,仍然需要重新缴费才能下载。因此,OA出版模式作为新生的时代产物,我希望它能够彻底根除传统出版模式中的弊病,为科研工作者们提供真正的便利,这样才能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模式。

当然,开放获取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能够让广大科研工作者们轻松、便捷、高效地获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当然也能够使自己的成果被同行们快速地获取并了解。个人非常支持OA的发展与推广。

目前OA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扩大学术影响力,这也是出版商和科研工作者们最看重的一点。如何能够利用高水平(综述)文章让大家了解并积极响应是新开期刊的必经之路,我认为OA可以进行借鉴这一模式。另一点就是不忘初心,守住底线。扩大影响力并不代表灌水,好的杂志或者数据库还是要凭借真材实料而不是人情世故立足,这在国内尤为明显。尤其是涉及到相关人员和机构的当前利益时,OA推广便会出现瓶颈。因此,OA推广仍需志同道合、真心做事的人们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 J博士,工程力学专业,某高校青年教师

侧边栏.PNG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区别于出版模式的、基于学术信息共享理念的出版机制,Open Access出版模式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大规模兴起,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比如部分观点认为,OA出版模式使得期刊出版商将成本转嫁到作者身上,有利于低质量论文的产出。但是从个人观点来看,国际科学界如Science, Nature等比较有名的期刊和主流出版商都提供OA服务,可见损坏学术生态的不在于OA模式本身,而在于期刊的运作。OA出版模式发展的规范性建设以及受众认知程度的逐渐改变,任重而道远。

个人观点认为,对于读者来说,OA出版模式能够通过分享获取的模式,将学术成果更加快速高效地传播,极大增进了科研成果的普及和分享。而这需要OA出版模式多个参与方共同努力。首先,对于学术论文的支持基金,应该在加强对学术道德和规范性审查的同时,增加对OA出版的支持,同时加强引导。对于利用开放获取进行灌水低质量论文的行为,加大审查力度;对于学者而言,可以更多参与到OA出版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中。

——S博士,金融学,某高校教师

侧边栏.PNG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两家生物医学研究资助者宣布加入“S开放获取计划”,OA出版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我个人认为OA出版对传统的出版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的同时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出版模式。借用S开放获取计划的一句话“任何科学都不应该被锁在付费墙之外!”

OA出版对于论文的传播和展示可谓是颠覆性的,尤其是对于处于学术金字塔的一些基层学者而言,他们不用挤破头的想办法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之后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OA期刊可供选择;而普通读者也将不再止步于只能阅读摘要,将有更多的机会查阅学科前沿信息。同时OA出版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作者的原创性成果,减少学术不端行为。

OA出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表门槛低造成的论文泛滥、出版商借开放存取“圈钱”等也是亟待解决的。对于论文出版机构而言,可以通过OA出版扩大论文传播的宽度,从而提高论文影响力,应该在保持高质量学术水平的同时,扩大发文量。

如何支持OA出版,我认为基金支持者可以强制性要求被支持的研究成果只能发表在OA期刊上;一些在学术界已占领了一席之地的学者也可以选择将论文发表在优秀的OA期刊,增加该期刊的影响力;出版机构应该积极发掘OA出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改变传统的思维,认为只有通过订阅模式才能维持生存,而是要扩大期刊发文量,同时杜绝出现掠夺性期刊。

——B编辑,信息管理专业硕士,国内某10+英文期刊责任编辑

侧边栏.PNG

OA出版的话对于出版社是有利的,对于文献获得方也是有利的。但是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前提下,科研经费也在萎缩,如果推进过快的话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当时远期的趋势还是利好的。今后国家层面采用论文代表作制度,光追求论文数量,不追求论文质量的趋势对于OA也是不利因素。总的来说OA的出版充满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中国的政策对于OA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近几年的科研论文数量扩大的趋势没有改变。出版社希望用OA的方式增加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科研评价机制的影响。

——W老师,医学相关专业硕士,某高校附属医院医生

侧边栏.PNG 

感谢以上所有老师们的观点!也许这还不能代表所有科研工作者们的看法,但也绝不是管中窥豹之谈。其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OA出版模式能加速学术成果高效地传播。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对OA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前景上,大家也几乎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如何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并可持续地出版,这就对身为OA出版人的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来打消学者的疑虑,比如如何为OA出版模式“去污名化”;如何以透明、严格、无偏见的同行评审保证出版物质量;如何解决学者需要自己负责的文章处理费用等。当然,拥护和支持开放获取以及开放科学,离不开所有参与者(stakeholder)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基金资助者、学者、出版机构、图书馆等各方共同拥抱未来不久可能的变革,共同打造一个开放、高效、包容以及可持续的学术“生态圈”。

 一年一度的国际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即将落下帷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OA出版人依然“在路上”,同时期待着明年国际开放获取周的到来!


注:对本次讨论我们默认匿名。


版权声明:

图文编辑:Miao Yu

*本文内容由Atlantis Press中国办公室编辑。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rui.yao@atlantis-press.com。

111.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53320-1255620.html

上一篇:疫情下的优秀硕士研究生研究成果--Materials Highlights 主题征稿
下一篇:关于会议论文集——你想知道却不敢问的一切(上篇)
收藏 IP: 123.1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