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UTADA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TADAC

博文

投稿文章后,收到审查意见有:缺乏贡献或贡献不足时,该如何处理?

已有 3160 次阅读 2021-3-4 20:40 |个人分类:经验分享|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投稿文章后,收到审查意见有:缺乏贡献或贡献不足时,该如何处理?

    理论是概念(concept)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叙述,用来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过程,因此,理论上的贡献是增加我们对于概念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了解(知识)。一篇好的管理(期刊)文章是要能对知识有重要贡献,在典型的管理(期刊)文章一般都会期待有清楚的讨论理论上的贡献,接着要轮研究和实务上的意涵(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Implication for practice是经过确认而需要说明实务上的问题;Implication for research是经过确认而未来需要调查的现象。

    Ladik and Stewart(2008)对于一篇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文章,提供不同的贡献程度(1最少-8最多),如下:

1) Straight replication直接复制(先前的研究)

2)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复制和延伸

3) Extension of a new theory/method in a new area延伸新的理论/将方法运用到新领域

4) Integrative review (e.g., meta-analysis) 整合性观点(例如:归总分析)

5) Develop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an old phenomenon -compete one theory against another - classic theory testing发展新理论以解释旧现象

6)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phenomenon确认新的现象

7) Develop a grand synthesis – integration发展打的融合,也就是整合

8) Develop a new theory that predicts a new phenomenon发展新理论以预测新的现象

    大部份的研究貢獻度都落在項目2-5,貢獻度項目6-8的研究相對較少,也較不容易完成和發表。

    當研究者完成一篇論文時,若是未能寫出貢獻而被拒絶刊登是很可惜的一件事。研究者不能寄望審查者會自己找出貢獻,而是要清楚的寫出文章的貢獻,可能在理論、方法或文本上的貢獻。就理論的貢獻而言,理論的貢獻(theoretical contribution)包含:(1) Originality or Novelty(2) Utility。關於理論上的貢獻,一般需要呈現出原生性的(Originality)和效用(Utility),理論貢獻的原生性或新奇性與理論的意涵(theoretical implication)息息相關。理論的意涵(theoretical implication)是基於理論的延伸,是理論貢獻中必要且合理的一部份。換句話說,理論的貢獻基於存在理論上,理論的意涵也就理所當然成為理論貢獻的一部份。理論的意涵又常與科學上的有用相關,科學上的有用是理論貢獻的最重要部份,所以需要呈現出實務上的效用(Utility)。

    具體的貢獻可以寫在AbstractIntroductiondiscussconclusion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例如,在Introduction中探討某A影響B的重要性時,許多文章都會敍述過去的研究很少探討A影響B (研究缺口),卻未討論A影響B對哪些人是重要(Ladik and Stewart, 2008),也未討論A影響B對於知識(理論上)的貢獻。文章在投稿前,務必再次確認已經清楚的寫出文章的貢獻。

请参考:

  • Ladik, D. M., and Stewart, D. W. 2008. "The contribution continuum,"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6:2), pp. 157-165.

  • Ågerfalk, P. J. 2014.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 conclusive rationale for reje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3:6), pp. 593-599. (Editoria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44471-1275031.html

上一篇:【Knowledge sharing】2 年前,我的这一天 2019/2/24 分享 打开CB-SEM调节分析的一扇窗
下一篇:投稿时,被要求做Measurement invariance,什么是Measurement invariance?
收藏 IP: 223.104.244.*| 热度|

2 周阿洋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