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之问 200912
李约瑟(1900-1995)不姓李,姓 Needham,名 Joseph(约瑟),英国生物化学家、历史学家、汉学家。1937 年,已婚的李约瑟爱上一位中国姑娘,进而爱上中国文化,遂改行成汉学家,编出 《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史),共 7 卷 27 册。
1964 年,李约瑟于《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书中问了两个问题:“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而只在欧洲发展出来?…为什么从公元前 1 世纪到公元 15 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此之谓“李约瑟之问”。前半比后半好玩,试答者不少(包括李约瑟本人),但都不具说服力,甚至答错的多。比如,说古中国本来就没有科学,
只是技术方面(如四大发明)比西方进步。这显然是错的,因为明朝及之前就有科学:中医学,是关于复杂系统(人体健康)的科学(见中医是科学)。
李约瑟问题可能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中国古人从二千多年前开始就选错题。
单挑复杂
科学内容包括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两种(见一汤四菜),前者以中学课程的物理学为代表,后者以生物学为代表。古希腊与古中国起点差不多,但古希腊人(如亚里士多德)对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同样重视,一起做,而古中国人(如孔子)则选了复杂系统(人的问题)来做,忽略了简单系统。在西方,现代科学始于 400 年前对简单系统研究的突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钟摆、天文观察),而复杂系统的突破(达尔文的演化论,1859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遗传,1865/1866 年)则来得较晚。这个先后次序完全出于偶然,与技术问题无关(后者不牵涉数学和仪器,只需耐心),但与个别能人的出现有关。
设想一下,孔子以后,只要有一个中国古人或近代人在 400 年前注意到豌豆的配种变化,现代科学不就先出现于中国了吗?
天人合一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正确地意识到“天人合一”。这意味着人类以外的大自然与人类可以相互影响,并且(自)组织相似--这两点都已被科学证实。比如,存在贯穿非人系统与人类系统的三种普适性组织原理:混 沌、分形、活性行走(见人科)。
既然天人合一,要了解人类社会就不一定要直接研究人,而可通过研究蚂蚁社会来达到相同目的,毕竟后者容易得多。
研究蚂蚁方法简单:首先圈养一批蚂蚁(不花钱),观察它们的群居活动,再依它们的分工情况,以不同颜色的颜料点在蚂蚁头上以资识别,不断观察并记录下来。只要有个小孩或大人早早做了,现代科学就先出现于中国。
这情况没在历史上出现,可能是中国小孩的好奇心都给磨掉,早早为考科举被迫去念四书五经了。
古人没选简单系统去做(除了墨子的光学),没发展出数理,固然可惜,但没选低科技的生物学去做,则更可惜,否则就不会有李约瑟问这问那了。
规避辩论
古希腊没多少科学仪器,文或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辩论,即所谓“苏格拉底方法”(见什么都问)。在西方,这方法传承下来,所有学科的提高都缺不了相互讨论或辩论,就像要提高蓝球技术,找人相互拦截会比单人闭门苦练有效。
回避辩论的传统,在中国可能始于孔子,儒家继之,这当然对科学发展不利。
科学之春的 1978 年后,中科院副院长严济慈、钱三强呼吁大家恢复公开辩论的优良传统,物理所的管惟炎和理论所的郝柏林遂带头示范,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两人之间的争论。约 20 年前,《科学时报》的《科学周末》经常有关于科学主义的争辩文章。目前,国内的经济学界亦时有针锋相对的辩论。
任何学科,不以任何人(包括爱因斯坦)的话为准,应实事求事,独立思考(见科学精神)。任何学科要进步,少不了辩论这招。
讨论
1. 上面三条,以第一条最重要。没用好天人合一,只是错失机会;规避辩论,只是不利发展;但选错题,则回天乏术。
2. 西方现代科学开端于伽利略在简单物理系统的突破,用到(数理)逻辑思维、系统实验、诗意思维三个工具(见爱因斯坦的信、科学思维),但后来达尔文和孟德尔在复杂生物系统的突破,则不需要数理,只需系统实验、诗意思维,这两者中国都有。
3. 现代科学是从简单系统突破,有历史偶然,突破不一定只有这条路。
4. 科学的标志是有意识的问为什么(见科学方法)。古中国有科学,起码有中医学,因为中医学问了为什么,并有案例、实验(见中医是科学)。
5. 李约瑟不用问“现代科学为什么在西方产生”,因大部份人已知答案(见爱恩斯坦的信)。他对中国之问,问得深刻,问得对。中外专家和一般人不懂,取笑李之问,是因为对科学误解。李约瑟做科史前是个优秀的科学家,他懂科学的本质,其他人搞错。科学的本质就是与超自然脱钩(不提鬼神)的前提下,人类对大自然各种事物的研究(见定义科学、人科)。
结论
中国古代有科学,没率先做出现代科学,只因选了最复杂的人类系统来做。这课题很难做,西方二千多年来也没能推进多少。
选题,同选伴,无必然。选错,前者误千年,后者误一生。
附
1. 在英国:婚姻,是法律关系,由法律定义;交往,是私人关系,由私人定义。李约瑟妻子是剑桥大学同事、生物化学教授 Dorothy Moyle
(1896-1987);李恋上的中国姑娘是鲁桂珍(1904-1991),留学生,Moyle 的博士生。三人相处无间,住同一条街,经常一起旅行。鲁是李的长期助手、合作者。1989 年,Moyle 去世后二年,李娶了鲁。(李鲁恋,见《The Man Who Loved China》,热爱中国的男人,2008 年。)
在中国:1059 年,北宋的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三年,娶了王弗堂妹王闰之。
2. 江湖上认为李约瑟问题是伪问题的其中一个论点是:没发生的事情不能追问为什么。这是错的。比如,两兄弟去爬树,一个爬上去了,一个没有。当然可以问:为什么没爬上去?是没吃早餐?个子不够高?不想爬?
又或者,两兄弟爬了两棵不同的树。当然可以问:他俩为什么没爬同一棵树?是偶然吗?两人如何选树爬?爬的树大小高低差不多吗?
人类祖先自非洲走出来,各散东西,落脚的地方不同,但基因都几乎相同,几十万年后,有些发展相同(如万年前有农作定居),有些不同(如中西哲学,见都不许问),不管同与不同,都可以问为什么,就像兄弟爬树问题一样。
文章来源:林磊 著《文理人》(v1.0, 210201),p167-p171。免费下载链接:https://www.sjsu.edu/people/lui.lam/scimat/210201-wenliren.pdf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简小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316-127220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