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雄关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往前。关后20多米远处下方是马路。步行的古道要往左手斜上方走。
天雄关到牛滚凼这一段路,一直在山体北侧的半山腰行走。路上部分路段有石板,部分路面没有。但是看得出来过去是有比较多人行走的道路。沿途树木茂森。加上头一天晚上下过雨,有些路段很湿滑。路边时不时冒出一些荨麻,需要小心。
部分路段的石板已经没有了
上面三张照片中的石板上,都有垂直于道路方向的錾痕。这是为了防滑而专门开凿的。据说这也是古蜀道上的一种专门的工艺。不过这种工艺倒是很常见。
这可大树上缠绕了很多附生的藤蔓植物。大量附生的藤蔓植物,说明该地生态环境良好,一般湿润的密林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是对于古蜀道上的一些大树而言,这种附生的滕蔓对于古树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如果藤蔓过多,上方的枯枝刁落后不是落在地面而是被这些藤蔓挂起来压在树上。时间久了大树就会被压垮压到。在后续的路上,捡到很多大树上部因为藤蔓缠绕而形成巨大灯笼状的枯枝堆。这已经成为古蜀道上古树的危害。地方政府在保护故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努力就是去除树身的这些藤蔓。
荨麻,一般人皮肤触碰后会过敏,产生灼烧感。
山上崩落下来的大石块。这是一块砾岩,从砾石的形状看,应该是角砾岩。角砾岩在川中丘陵地区几乎看不见。但是在盆周山地和山前地带很常见。剑门关和青城山都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巨厚的砾岩岩层出露。
这块石头是砾岩和砂岩的夹层,整体以砂岩为主,中间存在砾岩夹层。总体上,在天雄关到大朝驿这一带的古蜀道两侧,还是以砂岩出露为主。但是过了大朝驿,沿途有大面积的砾岩出露。
从天雄关出来,走了接近一个小时,沿途树木森森,一个人也没有。我极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突然,前面出现一个大嫂,拿着镰刀在割草。开始还吓我一跳。赶紧缓过神来跟她打招呼。原来他在这里放养。她是附近的山民,以前在外地打工,两年前才回来在家里种地放养。这些羊感觉是大耳朵山羊。大嫂说,这些活羊出售的价格在十六七块一斤,一只羊可以长到100多斤。他买了1只种羊,六七只母羊,经过一年时间现在多了几只小羊。路边有一个淹没在草丛中的小庙。估计是前几面新修的,因为没有人维护,荒废了。
牛滚凼是一个小村子,古蜀道在这里与公路相交。不变有一个小小的堰塘,估计就是牛滚凼。四川方言里,牛滚凼的本意是指水牛洗澡的水池。“凼”音dang,四声,就是水池、水坑的意思。
到牛滚凼的时间是10:20。走到牛滚凼,总算走出密林。天上的云朵开了,今天第一次见到太阳。
走过牛滚凼,再往前的一段路,几乎都在山脊线上,北侧濒临山崖,远眺可以看到广元城区的一部分。从地图上看,这一部分大概属于利州区的“宝轮镇”。
再往前走,到达一个叫“新铺”的地方。因为地名里面带有“铺”字,估计在古代,这里会有一个规格比驿站小的接待站或者休息点。但是现在完全看不到痕迹了。指示牌旁边的木亭是前几年修建的,因为没有人维护,也没有人气,已经很破落了。
新铺指示牌往前,古道又与剑昭公路相交。沿公路向前走一段,公路的右边,有一颗古柏,古柏下面有沿坡的石板路,从这里重新进入古道。
从这里开始,沿途的古柏逐渐多起来,有几百年的,也有一千多年的。我见到最大的有1500路边树龄。据说在普安镇附近(翠云廊核心景区),有超过2000年的古柏。一方面是因为树龄很大,另一方面有一些路段古柏在路两旁呈线状排列。所以可以确认这些地方是古蜀道无疑。有一些资料说,现在部分路段的所谓“蜀道”确实是今人恢复的。但是恢复的依据就是这些沿线排列的古柏。我觉得这种恢是有依据的,合理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