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领
科研人员的品格与成就 精选
2023-12-21 09:34
阅读:7169

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科研人员理解为新知识的发现者。是科研人员的工作,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新、更深入的理解。新知替代旧念,也因此,科研人员还是真理的守护者。科研人员的工作使命之一,在于改善人类现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而言,科研人员在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奋斗,他们又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科研人员是如此重要,我们自然对科研人员赋予很多期待。

在我看来,7种品格和1种成就,是科研人员应具备的。

1、敢于质疑,甚至是质疑一切

什么是真理?伽利略说,“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爱因斯坦说,“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永恒的追求。”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不存在永恒的真理,但存在不断更新的新知。当新知消解旧有的认知以后,相对的真理出现。相对的真理有其适用范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并不存在。而要获得新知,就需要对旧有的认知体系提出质疑。地心说曾长期存在于人类文明中,乃至于当日心说被提出的时候,不仅宗教界无法接受,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无法接受。日心说又被称为地动说,其观点之一是地球是运动的。试想一下,对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生活了几十年,除了地震,他什么时候感觉到大地在运动呢?对于这些人而言,日心说在挑战他们的认知。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知道,日心说也存在瑕疵,在大千世界中,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科研人员如果不敢质疑,而流于盲从,则很难发现新知。

2、能够倾听不同的声音

倾听是一种极高的美德,因为倾听支持了人类有效社交的构建。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会感到孤独。人类要想摆脱孤独,仅有倾诉而没有倾听是远远不够的,倾听可以给予倾诉者支持、理解、包容、认同、纠正、关联、回忆等意义,倾听通过静默的存在或积极的互动构建社交。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有两种倾听极为重要:第一种是倾听来自文献里的声音。这是一种主动倾听的方式,代表着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积极获知的意愿。文献承载着文明,一般由文字书写,而文字又被认为是人类文明出现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都和文字有关。也许,最早的文字只是为了记事,但事实上,文字的生命要远远超过人类个体的生命,多少追寻长生不老的帝王早已不在,而文字还在记录着他们的故事。一个学者存在过,甚至也是由文字、符号来书写的。生前不读、不写文献,大抵死后也少有文字记载。第二种倾听是倾听他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工作的意见。倾听不代表认同,倾听更像是一种允许,许可那些自己以外的声音进入自己的范围。实际上,他人的意见中,很多时候是既有对的又有错的,重要的是,你通过倾听以后,再一次论证了这些对错。可悲的是,倾听只有在人活着的时候才能做到,而有些人活着的时候却不愿倾听。

3、尊重他人

在科研乃至其他领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因此,郑重的提出科研人员应尊重他人,并不为过。科研领域的歧视,包括但不限于对他人家庭背景、第一学历、所在单位、种族、体格、职位等方面的歧视。甚至在论文审稿、基金评审等方面,是否获得基金资助、是否有帽子头衔等也成为考量的要素。以论文评审为例,当我们需要评价这篇论文怎么样时,不去研究论文内容是什么,反而看了一眼作者单位是普通院校就嗤之以鼻,搜了一下作者已发表的论文就哑然失笑,因为没有基金资助就认为研究不够档次……凡此种种,都涉嫌对他人进行歧视。产生歧视的原因,往往是高估了自己的“老本儿”,且进行了错位的评价。别人和你讨论“1+1”为什么等于“2”,你却讥笑对方“哟,一个河南的农村女人,连小学都没毕业,不过是仗着自己的丈夫才有了村妇女主任的工作,有什么资格和我讨论‘1+1=2’的科学问题”!在这句讥讽中,说“河南”涉嫌地域歧视,说“农村”涉嫌出身歧视,说“女人”涉嫌性别歧视,说“小学都没毕业”涉嫌学历歧视,说“仗着自己的丈夫”、“资格”涉嫌人格歧视……请问,在科学问题“1+1=2的合理性证明”方面,有谁规定女性不能研究?有谁规定“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就不能讨论?如果有这方面的规则,则设立这些规矩的人是科学发展的罪人。我们应该庆幸,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地球不围着你转,也不围着我转,地球自转和公转。专业的背景和以往的资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优势,但却不是歧视他人的资本。就事论事、给予他人基本的尊重,这应是科研人员的基本素养。

4、对研究工作的热爱

和兴趣相比,热爱要更加炽烈。对研究工作的热爱,是情之所往,是主动出击,是享受,是境界。情之所往,是在情感上能产生积极认同;主动出击,是在行动上把握主动权并积极作为;享受,是从情之所往到主动出击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境界,是对研究工作从工作任务、生计升华到物我融合,我因科研而美好,科研因我而多彩,科研构成个体生命中不可或缺、自然而然的一部分。由此而论,对研究工作的热爱,不仅仅表现在情感上的认同,还在于行动上的响应。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理由,如,“单位没有条件我怎么做科研”、“没有经费支持我怎么做科研”、“做了科研也发不了好的成果我为什么还要做科研”……这些理由是如此的正当、客观,否认这些无异于画大饼、灌鸡汤。但是这个时候,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要从事科研工作?是等着单位打造良好的条件,还是等着有朝一日拿到项目经费,还是必须发表成果?也许,换个角度会柳暗花明:如果研究工作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此刻你客观上面临着单位没条件、没有研究经费以及只能发表很一般的成果,这恰恰就是你此刻生命的写照啊!你窘,所以成果窘,这不就是因果吗?但是,恰恰是面对窘境不屈不挠、不甘于停滞,才有可能在未来走出窘境。终有一天,当初生活之窘迫,君之于科研而不弃,昨日之窘变成谈笑之回忆。那些困难都是真实存在的,生活里谁没有困难呢?如果你对研究工作仍保持一份热爱,那你不应在行动上放弃!

5、严谨的态度

科研人员如何尽可能保证发现的新知更接近真理呢?关键之一在于严谨的态度。爱因斯坦认为,“怀疑是智慧的开始,求证是智慧的归宿。”巴甫洛夫认为,“在科学研究中,观察和实验是基础,小心求证是关键。”要发现新知,不仅要求证,而且还要严谨的求证。离开了严谨的态度,很可能出现人为制造的错误,甚至是以讹传讹。在我的研究领域冲击地压方面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一般认为,冲击地压发生后会造成煤矿巷道损毁甚至是人员伤亡等不良后果。而地下采煤一般是由浅入深,即先采埋的浅的煤,再采埋的深的煤。煤层在地下埋的越深,其上部的岩层就越厚,相应的,作用在煤层的垂直应力就会越大。受的力越大,危险性相应的就越高。听起来似乎是这么回事,于是,不止一个同行写过类似的话:“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冲击地压越来越严重”“我国冲击地压灾害逐年增加”。在这里,同行就不够严谨,用直觉代替理智,缺乏严谨的论证。即使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政策层面不会关停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矿井吗?矿方不会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预防冲击地压吗?如果是审稿遇到这类表达,我往往会问一问,“请作者给出我国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的事实性证据”“请作者给出我国煤矿冲击地压越来越严重的事实性证据”。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作者回答起来却很尴尬,因为当作者真的去阅读相应开采深度、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事故数量的文献的时候,很可能找不到支撑他这两句用直觉感觉是对的、却缺少事实性证据的话。“感觉是对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通过严谨的态度小心论证你感觉的,从“feel right”走向“tell truth”,你会更接近真理。结合第一条“敢于质疑,甚至是质疑一切”,当你阅读文献的时候,不要认为发表的期刊档次越高、作者的帽子越高信息就越可信,有时候,是否可信,还需要你再次严谨的求证。

6、能够公正

人有两种生命,第一种活在当下,第二种活在历史中。活在当下的你,你最知道;活在历史的你,别人知道。大部分普通人活在当下,也因此,对于普通人,能够轻易说出你太爷爷、太奶奶的名字,就已经不是那么简单。历史选择性的遗忘了太多普通人,而更关注少数关键人物。和那些带有出身光环的人物相比,科研人员因可发现新知而可被历史记忆,由此而言,科研人员是历史的宠儿。但同时,历史又是一位公正的审判者。活在当下也许相对简单,甚至你也可以成为人上人。但活在历史则要经得住公正的审判,成为历史中的人上人却未必都是佳话,也可能沦为笑料、遭受唾弃。当下你的公正,关乎历史中你的清誉和尊严。自己的历史,由别人书写,却由自己创造。公正,是一个人理性和理智的反映。杰出的科学家牛顿有一句话广为人知的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让人感觉牛顿很谦逊。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句话是牛顿对同时代另一位科学家的讥讽,这位科学家就是因胡克定律而被广为人知的胡克。据说,胡克和牛顿结怨,一是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产生分歧,二是因牛顿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客观说明胡克的贡献而导致二人心生嫌隙。胡克死后不久,牛顿就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坊间盛传,在这之后,胡克原本遗留在学会中的诸多研究成果、资料、实验器材都消失了,而牛顿是幕后主使。胡克因驼背、身材不高而很难被称为“巨人”,在二人早期的交往中,牛顿写给胡克的信中既承认了胡克以往的工作,却又说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在读信的胡克看来,要么自己不是这个巨人,这等于说牛顿否定了胡克的贡献;要么这个巨人就是自己,但自己的身材又如何当得起“巨人”呢?牛顿的“巨人说”是对自己的讥讽。值得一提的,牛顿和胡克的学术分歧之一,在于牛顿认为光具有粒子性,而胡克认为光具有波动性。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偏执于自己的研究,而未用公正的态度看待同行的工作,科研巨匠也有可能陷入学术孤独中。

7、拥有善念/良知

科研是如此美丽诱人,但同时,科研也可能是危险的。如果科研人员没有善念,则科研有可能成为脱缰野马,对无辜的人造成踩踏,这需要科研人员拥有良知,进行风险可控的科研。一种新的药品,也许在减肥领域效果显著,但如果同时会造成用药者心脏病、高血压风险加重,甚至用量稍有不当就会造成用药者猝死,则这种新药的效果就仍需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不是直接投放到市场。在科研领域细分的今天,众多行业都隐藏着科研型杀手。农药可能解决了虫害问题,但不能忽略农药残留、生物灭种的风险;食品添加剂可能解决了味道的问题,但不能忽略不同种类交互作用、炒制时高温变性、长期食用风险等问题;摄像头可能解决了保留证据的问题,但可能存在被破译而泄露隐私的风险;人脸识别可能变革了认证过程,但也可能存在识别错误而造成损失、后台数据不当使用、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在人文社科领域,不当的政策建议被采纳并执行,也可能造成万千家庭的悲剧……科学家的善念和良知,不是对少数人,也不是对多数人,而是对全人类的善念和良知。当有一天你面临着是选择30个还是3个的时候,也许,这个时候你应该问问自己的良知,你面临的问题很可能是做还是不做、如何做的更好,而不是选择30个还是3个。

8、对同行乃至世界的积极影响

科研人员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成就,那就是对同行乃至世界的积极影响。越伟大的科学家,对同行乃至世界的积极影响就越深远。这种影响应该是基于客观评价,而非人为操控。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通过权力、地位等施加影响力,以至于看起来风风光光;而人死了以后,往日的权力、地位不在,留在历史的生命,变得更加质朴、客观。如果牛顿没有科学上的积极贡献,关于他的那些八卦消息还有多少人关心呢?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科学家的积极影响,有可能是在其完成后若干年才得以确认。从这一点而言,科研人员如果能怀着正念做科研,踏踏实实的做科研,做自己热爱的科研,不妨淡看眼前的得失。你的论文、著作是你存在过的证据,至于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妨留给后人评说!

 

在前述八点当中,质疑、倾听、尊重、热爱、严谨、公正、善念更接近个人品格,是因;而积极影响是果。能够做到倾听但不盲从、尊重且公正、热爱且严谨、对这个世界充满善念,则科研不会成为你的负累。这八点,每一点都能做到且做的很好的,是科研圣人;有品格而无成果,是道德君子兼科研破落户;有成果而无品格,是科研暴发户。人是活在时局的动物。在一定的时局之下,人面临着生存压力。因此,很多人活着是为了时局之下的生活更好。这无可厚非。但我真诚的建议你,有一天,当你已经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那个将要活在历史中的你。

多想当下,也许你的物质生活会更富足;多思考未来,历史中的那个你可以更优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杜学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00925-141474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