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试着回答鹏云老师关于信息概念思考的系列提问。

已有 3614 次阅读 2011-6-22 11:40 |个人分类:信息探索|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信息的本质含义

我和鹏云老师就信息本质含义问题的探讨曾经非常深入过,也是让我能够深入讨论这个话题的动力之一。今看到鹏云老师的博文与张利华老师讨论信息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499&do=blog&id=455571提出的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激发了我跃跃欲试的冲动。
以下楷体字部分为转摘鹏云老师的问题,宋体字部分为本人的回答。
先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从最本质的含义上讲,什么是信息?
我的回答是:信息是能量结构的流转。
这是一个接近在物理范畴内的回答,即,这是对“信息”概念的物理意义的陈述。
我相信,基于这个物理意义的陈述,可以给出对各种信息现象的解释,并找到其他各种信息概念陈述的合理位置。
 
主体经过感知获得信息?
     我的回答:是的。问题中的“主体”:是结构化能量流入的对象,信息是从其他对象流出的结构化能量,最终流入到接受这个结构化能量的对象之中的这个作用过程。“感知”的行为,是主体调节自身能量结构,以有效接纳流入能量的过程。因为,能量与能量能否融合在一起,取决于能量之间的结构是否适配。
 
* 未被感知的本体层次的信息是不是信息?
我的回答:是信息。
“本体层次”就是原本存在方式的层次,原本的存在方式,目前认识的程度就是:我们对物质和能量的认知层次。
信息是能量结构的流转,本来就是在本体层次给出的定义。
“未被感知”只是能量结构流转进入某对象时,由于接受对象的能量结构的不适配或不完全适配,使得传入的能量结构不能被融合,传入的能量也不能被有效利用。但能量结构的流转已经实际发生。信息已经完整存在,只是不能完整生效。
 
* 在还没有具有感知能力的主体以前的客观物质世界中有没有信息客观存在?
我的回答:有。
如果将“感知能力”理解为是调整自身能量结构以接纳外来的结构化能量的能力的话,任何主体都具有这样的能力。只是能力的强弱不同,刚柔的程度不同,可接纳的能量结构也就不同。具有高级智能的动物,比如,人类的这种能力是较强的。问题中的“感知能力”只是指表现在人类或高等生物身上的这种“调整自身能量结构以接纳外来的结构化能量的能力”。其他种类的主体,也有同类的能力,只是能力的水平不同。
 
* 如果客观世界存在本体层次的信息,是怎样产生的?
几个假设的前提事实是:
1.能量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能量具有了结构,能量的结构又加剧了能量分布的不均匀。
2.物质本身就是卷曲起来的能量,也就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的能量团块。
3.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能量的交流。
4.能量的交流,自然会交流能量的结构,而且能量的结构也会反过来影响能量的交流。
在能量交流中,能量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信息。信息,就是这样产生的。
 
* 感知过程是不是一种信息系统的信息活动过程?
感知过程包含了信息系统的信息活动过程。
前面说过,感知过程就是主体调节自身的能量结构以接纳外来的结构化能量的过程。
主体,就是问题中的“信息系统”。
“信息活动过程”是主体内部的能量结构流转过程。主体要调节内部的能量结构,必然有内部能量结构的流转过程需要发生,只是,有些主体是被动地发生这些过程,有些主体能够主动地发生这个过程。能主动发生这个过程的主体,就被我们称为“智能主体”。
 
信息经过提炼成为知识?
     是的,问题中的“信息”,指的是智能主体对自身在接受“结构化能量流转”时,对能量结构流转作用所得到的记忆效应,也就是自身能量结构被改变的一个事件的记忆。也就是说,记忆是通过自身能量结构的改变来实现的。而知识是什么呢?从同样的本体层次来说,知识是能量结构模式的适配模式,也就是,什么样地能量结构能和别的什么样的能量结构进行较高适配度的结合,形成新的比较稳定的能量结构。当然,知识也是靠能量的结构来实现记忆和发挥作用的。任何形式的知识,必定是以某种结构形式的能量来实现记忆和发挥作用的。信息是具体的能量结构转移作用,知识是对这种作用规律的记忆,当然是靠对信息的不断“提炼”来形成知识的。自然界本身的演变规律就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以人类文字所表述的知识体系,本身也是使用极微弱的能量来表达能量结构的一种能量结构,文字信息的传递过程,本身就是极微弱的能量结构的传递过程。说信息经过提炼形成为知识,其实就是在表达:“能量结构模式的升级是靠不断的能量结构流转的作用累积而形成的。”这样的观点。
 
* 经过提炼成的知识还是不是信息?
是信息。同样,问题中的信息是指能量结构的自然记忆效果,知识是自然累积形成的能量结构的适配模式,它本身也是记录在自然的能量结构之中,并通过能量结构的流转发挥作用,去改变或同化更多的与知识冲突的能量结构。说,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说,知识是改变能量结构的力量,是能量结构流转的原动力。
 
* 如果知识不是信息了,那它变成什么(物质、能量?)?
知识本来就是具有结构驱动性的能量,知识没有变成别的什么东西。
知识是用能量结构记忆的能量结构的适配模式。是能量具有了高级的结构,变成了知识。
 
* 如果知识还是信息,它如何与提炼前的信息区分?
知识和提炼前的信息的区分是:它是指导能量结构调整的可流转的能量结构。而信息,是直接的能量结构流转。
 
* 信息、认识、数据、知识、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
信息是流转的能量结构;
认识(作为名词)是一种对流转的能量结构相适配或同构造的能量结构。
数据就是对能量结构的一种记忆方式,本身也是能量结构;
知识是是指导能量结构调整的可流转的能量结构。
科学是一个关于能量结构稳定存在和顺利地流转控制、成长进化的巨大的能量结构。
科学的职责就是:不断地提高自然界对能量的管理能力。
从各个概念和能量结构概念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相互的关系了。
 
* 还有“数据中提炼信息,信息中提炼知识”的流行说法,你同意吗?
同意。从数据、信息、知识概念和能量结构概念的关系,就可以看出,这种流行的说法是合理的。
 
知识通过激活成为智能?
   是的。准确地说,是激活知识产生智能。是谁激活知识呢,当然是智能主体。不是知识通过被激活变成了智能,而是智能主体必须通过激活自身记忆的能量结构适配模式,来行使自身的智能。
 
* 智能是什么?智能是信息吗
智能就是主动的能量结构的调节能力。智能不是信息,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也必须依靠信息的作用才能具备的。
 
* 智能如果理解为人的思维能力,应是人这个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或状态,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状态就是本体层次信息定义吗?
人的思维能力是表现在人这种智能主体身上的能量结构的一种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能够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形成对某种能量结构相适配模式的能量结构,也就是形成对知识的记忆。人的思维能力是智能的一种,智能除了思维能力之外,还有比如直觉能力、认识能力(觉悟能力)等。是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行为属性或能力状态,不是静态特征属性和状态。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状态分为2类,一类是静态属性和状态特征,是稳定的能量结构,不是信息,但可产生信息。另一类是动态的行为属性和能力状态特征,也不是信息,而是产生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物质、属性与信息究竟是什么关系?物质属性与被反映的物质属性有什么区别?
物质是具有一定能量结构的能量团;
属性是物质能量结构或其表现;
信息是能量结构的流转;物质的流转是具有能量结构的能量的流转,必然有信息产生。
物质的属性是可表现的,必然也需要能量结构从被观测的物质流转到观测物质上去。因此,只要能观测到属性,就必然有能量结构流转,就必然有信息。但属性并不全等于信息,可以说,属性是信息的一种。
题中的“物质属性”是指物质固有的属性,也就是说,即便没有被传递反映表现出来,物质自身也具备的结构特征。显然,这样的属性,就是物质自身的能量结构。如果是被反映的属性,当然就需要发生能量结构的流转,当然就是信息了。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其区别就是“钱”和“花钱”的区别。“物质属性”是物质钱包里的钱,但“被反映的物质属性”则是在花的钱。
 
* 人具有智能而能获得知识信息,而知识信息又能提高智能,这是不是知识信息对物质的反作用?
本质上都是能量流转的作用。是能量的自组织作用。说正作用和反作用,只是我们在更高的层次区分了自由态的能量(目前的能量概念)和凝聚态的能量(目前的物质概念),才得到的方向定义而已。
 
* 你如何理解知识就是力量和科技是生产力?
知识就是力量,前面已经提到:知识是指导能量结构调整以获得高效稳定的能量适配的能量结构。知识的运用过程,就是智能主体激活这样的能量结构,以驱动自身能量结构运转,获得智能的过程。说知识就是力量,是从智能主体的知识,会在外界能量结构流转到来时,自动触发相应的能量结构变换的过程,而能量结构得到变换,能量流转的路径和效率就得到控制,就表现为是一种力量。
科技是生产力与知识就是力量大同小异,只是陈述的角度和层次略有差异,本质上就是通过对能量结构流转的控制来控制能量的流转。而能量的流转就是力。
回答完毕。欢迎指导。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457966.html

上一篇:从有功和无功概念鉴别虚态语义
下一篇:真假逻辑的语义检验问题
收藏 IP: 112.91.148.*| 热度|

5 刘洋 武夷山 洪昆辉 nipy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