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本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bituo

博文

立体逻辑思想历程

已有 3578 次阅读 2011-5-6 12:56 |个人分类:立体逻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立体逻辑

2011年4月22日
★★★babituo受闵应骅老师的博文《新的软件危机》启发,首次提到了“立体运行程序”[文1]的概念。随后便发表了博文:“立体运行的软件程序。”
 
2011年4月23日
★★★★★为“立体软件程序”概念兴奋不已的babituo,发表了题为“从布尔逻辑到复逻辑和三态逻辑,再到全逻辑和立体逻辑”[文2],试图为立体软件程序寻找理论支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36304
该文提出了如下思路:
1.布尔逻辑运算是算术运算的抽象;
2.对复数算术运算进行逻辑抽象得到复逻辑;
3.对全体整数的算术运算进行抽象得到三态逻辑;
4.将三态逻辑和复逻辑合并叠加得到全逻辑;
5.将1维的整数轴扩展到二维的平面进行各种逻辑抽象得到平面逻辑;
6.将2维的各种逻辑抽象扩展到3维或更高维空间可得到高维的各种逻辑空间.
 
吴中祥老师对[文2]中的观点提出如下质疑:
一败涂地般说,一个复数是油一对彼此正交的实和虚轴组成的复平面(2线矢)表达!
如果是两个复数就须由两个彼此正交的复交平面(即22线矢)表达!
如此类推,到更多彼此炸正交的复数组成的更高次的多线矢表达!
但这与布满尔逻辑的概念完全不同,
尽管文中有误打的字,还是可以看出该质疑的大意是:复数的立体正交空间概念和布尔逻辑概念扯不上关系。
 
闵应骅老师也在对babituo的邀请评阅的回复中写道:
“逻辑和代数究竟还是两个领域,虽然布尔逻辑很容易在一个代数系统上实现。我现在想不清:并行计算是不是一定要逻辑?”
这个意见,也表达了“代数计算和布尔逻辑之间存在领域不同的隔阂,目前还看不到存在必然的联系”的看法。

张学文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否可以说成“逻辑学是一种离散数学”。而我逐步感到离散可能比连续更基础,甚至更真实。”
这个看法,实际上已经在提示babituo,“逻辑学的离散”与“数学的连续”存在巨大的概念差距。
 
2011年4月24日

理论思维向babituo指出:
“应该考虑吴中祥老师的批评!逻辑不仅是演算,更重要的是处理信息!因此必须说明相关约束规则,才能判断是否可以做信息处理.”
并质疑道:
“如果嘉文说已经交代全部规则了,那么是否可以追问:难道我们的思维,哪怕是日常思维,只是停留在或真或假或不确定的辨别上, 如果可以仅限于上述辨别, 现有数理逻辑已经足够完备了!!”

理论思维的意见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如果只是仅仅能完成布尔逻辑演算规则的立体转换,并不能证明具有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学还有更多的内涵,以应对日常思维中的更广泛,更复杂的问题。
 
吴中祥老师进一步指出:表达复数的复平面和多个复变量正交形成的位置空间是不同的概念,只有后者才有几何空间的意义,不能将二者混淆。
并进一步说明了布尔逻辑和代数系统的差别,明确指出:布尔逻辑数集合不能形成数轴。他的原话是这样的:
“布尔逻辑代数的:“真”、“假”;“与”、“或”、“非”,可以借助于整数的1与0,使布尔逻辑运算可用算术运算的抽象表达。但是,这里的“1与0”,实际上,只是“2分法”中的:“正与反”、“阴与阳”、“真与假”、“是与否”的代表,并不代表整个整数,更不能形成任何“数轴”。”
 
★babituo发表“空间分布的数值属性的逻辑化压缩”[文3]

文章,试图澄清“位置空间(几何空间)”和“数量解析空间”的区别。
吴中祥老师仍然质疑其中的“数值压缩原理”对连续概念的混淆。
 
2011年4月25日
babituo和吴中祥老师就“布尔逻辑数集合能不能形成数轴”的问题讨论开始出现分歧。吴老师认为babituo混淆了概念,babituo解释自己没有混淆这些概念,只是自己发现了这些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
★★babituo发表“能否用复数来建立位置空间?”[文4]
试图说明可以按照实数集的数轴表示的方法,定义由多个复数正交形成复数表达的几何空间。试图解释,如何将一个复数变量理解为是一个复数数轴。
吴中祥老师明确指出:复数不可能由1维的数轴表达。
 
2011年4月26日

吴中祥老师再次深入指出:通常的连续性的数轴所构建的空间是连续性的空间,连续性的空间所拥有的性质,是以连续数轴为基础的。他的原文如下:
“通常所谓“数轴”,就是包括0、全部整数,以及分数(有限位小数)的有理数和无理数等在内的,连续数列的,连续“数轴”。
所有的空间,也都是由彼此线性无关的连续“数轴”构成的连续空间。而复数的空间表达,复空间,就只能用彼此正交的,并以便需要数符,i ,相区分的,两个连续“数轴”表达。而不能用任何的1维“数轴”表达。因此,仅由0与1,是不足见以构成“数轴”的。
但是,你若去掉通常“数轴”所必需的连续性,而定义,所谓“只有整数的数轴”,或“只有0与1的数轴”,甚至“由全部复数,a+bi,的数轴”,等等,那么,你的所谓“数轴”和“空间”,就分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分别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
当然就都不能彼此相持混淆。
而应该:明确规定,严格区分,具体分析, 分别讨论。
 
babituo 指出:当我们如果能够建立“数值压缩”的想法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发现离散空间和连续空间可能能建立某种以前不为我们所知的联系。并明确否认自己混淆了离散空间和连续空间的概念。

★★babituo发表“以复数为轴的空间坐标系”[文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37355&page=2#comment,揭示三旋空间坐标系就是“以复数为轴的空间坐标系”的应用。
 
2011年4月27日

babituo和吴中祥老师的讨论焦点转到对“连续整数”的理解问题上,讨论出现胶着。双方对babituo是否混淆连续性的概念发生争执。开始出现相互怀疑对方讨论态度的局面。关键分歧是:整数集能不能有针对整数集自身的连续性概念?正方babituo的观点是:可以有,只要我们能严格定义出来,就可以有。反方吴中祥老师的观点是:不可以有,因为连续性概念已经是一个关键的基础性概念,如果再给整数定义一个连续性概念,就会导致混淆。

★★★★★★babituo以“挑战吴老师一个小学数学问题”[文6]
为题,用对“乘法语义”的理解中出现的一维乘法、二维乘法在语义上出现的矛盾,解示了逻辑学、代数和立体代数之间的联系。试图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提出建立“立体逻辑”概念的必要性,结果毫无反响。
 
2011年4月28日
★★★★babituo接受邹晓辉老师和张学文老师的建议,发表了正式的概念陈述文章“对“数轴”的抽象改进及其应用”[文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38295&page=3#comment
对数轴概念进行了严格的抽象思维和具体化应用,试图说明,为不同种类的数集建立各自的数轴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吴中祥老师依然用“连续性”概念的不可动摇性,来否定建立各种数轴概念的合理性。
 
2011年4月29日
★★babituo发表“整数的连续性与实数连续性的异同”[文8],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38726
试图表明自己已经知道了实数连续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尽管如此,对于“整数的连续性”依然可以做出自己的严格的定义,并不会和实数连续性产生矛盾和冲突。而且,由于引进了“数值压缩原理”,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整数连续性和实数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011年5月3日
★★★★babituo发表“理解立体逻辑由来的关键”[文9],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39996
系统地表达了对“数值压缩原理”和“数集正交原理”的理解和这两个原理对建立“立体逻辑”概念的重要性。
 
2011年5月4日
★★★★★babituo发表“真假逻辑和有无逻辑是一致的吗?”[文10],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82&do=blog&id=440390开始正面深入研究布尔逻辑和代数运算之间的关系。
在此期间,邹晓辉老师几乎重复了吴中祥老师和babituo的争议过程.
 
2011年5月6日
★★★★babituo整理出本文“立体逻辑思想历程”[文11],作为一个阶段的小结,和开展自我学术批评的起点。准备加入邹晓辉老师的批评队伍,对自己的学术思想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坚决的批评。
 
对于想了解立体逻辑思考进程的读者,我增加了阅读推荐星级。星越多,越值得阅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982-441098.html

上一篇:真假逻辑和有无逻辑是一致的吗?
下一篇:看过元胞自动机理论的介绍的第一感联想
收藏 IP: 183.33.136.*| 热度|

6 陈辉 周可真 刘钢 白图格吉扎布 yinglu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