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职整三年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很多话想说,但又没有理出头绪,就想到什么说点什么。那么就先说说教学。入职一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博文:青椒一年感悟之教学篇,被转载了很多地方,也引起了很多高校教师的共鸣,这次我想再说点教学中的细节。
教学,俗称上课。不论老师在教学方面作了多少工作,作了几次改革,学生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分数。而上级部门关心的好像与学生有很大的共同点:平均分在80分(B),分数数值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经过3年的历练,自己也基本能够做到符合这些标准。但私底下都知道,这些表面的合格都是可以做出来的。
举个例子,上面的这个成绩分布图是最新一次的《专业外语》的成绩结果。2个班级一共60人,不及格14人,剩下的学生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为何那么多人不及格?这还是最终成绩,不是卷面分数)
但是如果刨去平时成绩(占40%),把卷面分数拿出来看一下,就是上面这个成绩分布图了。不及格23人之外,及格的学生成绩并不成正态分布。但这个成绩的确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来看,初步判断是约1/3的学生会听课,1/3的学生完全不会听课,剩下的1/3间歇性听课。那么从考试成绩上看,80分以上的有21人,不及格的23人,60-80分区间的有16人。基本与上述相符。
先来说说不及格的学生,基本上是不会听课的,包括对专业排斥,对学习排斥,对英语排斥,或者对我这个老师排斥?总之他们不是来上课的,或者是干脆就不来的。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是很有想法的,比如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创业上。对于成绩优良的80分以上者,21人也正好对应了他们的未来目标,因为这一届打算考研的学生占1/3-1/2。剩下的那部分学生可能属于没有明确目标又不想挂科混混日子后毕业找工作的,他们的及格成绩很有可能来自于考前突击。
所以从真实的学生学习情况来分析,课程成绩是不应该为正态分布的。我觉得学生的两级分化现象很严重。他们不希望老师们以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他们有个性,有想法,但可能就被困在了现有的模子中。后来我了解到南京大学实施的三三制教学模式,明白高校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只不过有人走在了改革前沿:“对于教学管理部门而言,原有的规章制度过于刚性,无法适应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也必须主动求变,改变以知识传授为目标,把时间留给学生。通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让学生以各自的方式自由生长、自主发展,实现着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所预设的目标。激励学生潜能的多样性,以满足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他们提倡“多元培养”和“就业创业”。
在目前高校先尽力做好表面工程的前提下,作为普通的高校教师,能够做的并不多,可以说是在挣扎中上着每一堂课。作为专业英语的老师,我了解到让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已有很大难度,而上级部门要求的增设双语课程和全英语教学改革,在我看来,无异于拔苗助长,这些目标为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举措,最后只是落得表面的教学辉煌,而本应从中获利的学生却被折腾得奄奄一息。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口号如此铿锵,行动也需快快跟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