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huanggou66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huanggou666

博文

无题

已有 2692 次阅读 2019-8-30 13:48 |个人分类:成长|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多数人依然认为(以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不是科学。

但,20世纪盛行的科学实证主义现已被批判,逻辑(哥德尔)和理性(康德)的无力更早就已被论述。

此外,一些人意识到人类的感知范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世界的客观真相永远不可能被人类发现。然后,他们选择消极地对待“求真”。他们对外仍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无用之用,他们的内心却很难为他们的科研工作赋予真正的意义。科学研究被他们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意义主要是占有,而非存在。

现在,发现一个新物质,足以被称为一个大发现,发一篇大文章。

现在,文章的作用主要不是为了吸引交流,而是炫耀。

现在,杂志社首先是一个盈利机构。

现在,大多数科学研究可以被视作游戏,我是这样认为的。在我们现在的话语中,“游戏”隐含了一种否定的立场。因此我以往对所谓的科学研究没有多少热情。

我以为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可重复性。科学研究与艺术表达相对,前者试图表达我们的共识,后者试图表现我们的个性。

“可重复性”具有多个内涵。我暂时只想说两点。首先,它意味着可被其他个体理解。进而,这意味着科学发现可被其他个体先发现,也就是说,科学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与具体的科研人员无关,最重要的是科学发现本身,而不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我推测居里夫人和屠呦呦多少对第二点有所意识,因为她们拒绝了被权力机构赋予的专利权)。

我过去二十多年的生活几乎必然会引我走向精神分析,走向马克思(人们对马克思普遍存在偏见,误解。所以此处有必要强调,真正理解他的理论的人不会有这种普遍存在的误解,而会称赞马克思是伟大的)。

显然,我有强烈的表达欲。插句题外话,比起艺术(个性),科学研究(共性)更依赖文字表达能力。

这种表达欲,使我必须寻找一个接收对象。

同时代的一些人使我暂时放弃了对同时代的人们的倾诉。因为人们并不是他们想象地那么喜欢真相。

克尔凯郭尔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值得引发我的思考,关于接收对象。他在某时意识到他的想法虽然不被同代人理解,但是一定会被后人研究。于是他在日记中记录他的想法,并且对日记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以便后人研究。事实上,这的确提供了便利,后人对他的这种自信和预见感到惊讶。

他和尼采都被我视作朋友。他们俩基本不被同时代的人理解,在死后被后人重新发现他们的文字表达,这时人们才真正试图去理解他们俩。他们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一个真正的人应如何存在?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很重要,因为人们的内心越来越希望能做一个真正的人。这种趋势为什么会出现,我暂时不能论述。但是他们俩在人类历史上比较早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如今,真正的哲学问题是关于人之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各种人文学科和所有当代人的心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4670-1195879.html

上一篇:数学与物理的区别,以及一个批评
下一篇:关于求真,关于求知/科研
收藏 IP: 117.136.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