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可飞
消费陷阱:“别有企图”的食品推介“宣传语”(一) 精选
2023-6-6 13:01
阅读:4488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白话讲就是,吃饱了才需要消消食儿(扯点文字游戏)。随着,新中国在食品工业的路上狂奔了70多年(1949-2023),推动了我国从最初的“两白一黑”(粮食、棉花和煤炭)走向了当前“琳琅满目”的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时代。如今我国的食品工业正向着营养、健康、安全、多样、方便、美味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需求由生存性向健康性、享受型转变,走进了可以扯点食品文艺(化)的时代(满足更高层次精神需求)。在一个春暖花开日子,一家人带上帐篷,围坐公园草地嘻戏畅谈,几乎成了现代家庭的经典休闲方式。这样的场景,美食怎么可能缺席?更不用说工作休闲之余、节假日等等大小聚会,美食不仅是温饱的基本担当,更是现代人沟通交流的大使。可以说,在这个食物自由的时代,人们尽情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但社会工业化高度发展带来食物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推动行业内的竞争。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各大商家抓住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健康等种种需求心理,在食品宣传语上大做文章,当然也催生了不少心怀鬼胎的误导性宣传用语,不断刷新着道德底线,在法律的边缘疯狂的试探,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近年来,极具误导性的食品推介宣传语,层出不穷,比如,“碰瓷”名牌商标:K-KFC碰瓷KFC;“零添加”暗示“无防腐剂;“纯天然”暗示“纯安全”;“无蔗糖”暗示“无糖”;“0卡0糖0脂肪”等等。实际上,此类的宣传用语,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大众的消费认知,在这个食物相对自由的时候,让消费者很难安心享受食物自由,进一步危害者消费者的人身健康,损害消费权益。

一、无糖(0糖)≠ 绝对无糖

在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的眼里,糖是个“坏”东西,于是,商家抓住了人们怕“糖”的心理,纷纷在产品“无糖”上大做文章。实际上,糖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物质,并不是所有的糖,都“坏”,例如,多糖就是一种功能性成分,是许多保健品的成分之一。糖分为多糖、寡聚糖、三糖、二糖、单糖。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多指单糖和双糖(二糖),最常见的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的种类有存在于植物食品中的淀粉、纤维素类以及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糖尿病病人最需要警惕的糖类是单糖和二糖(当然其它糖类也需注意),二者很容易被身体吸收,对血糖波动有很大影响,危害健康。而针对肥胖人群,有一个认知误区,即糖与肥胖高度相关。从科学角度讲,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过剩(即热量摄入超过热量消耗)。而单糖和二糖最容易被消息吸收转化为脂肪,从而造成了吃糖容易长胖的假象。

 通常来讲,食品标识的“无糖”,是指没有单糖和双糖,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绝对的“无糖”、“无脂肪”的食物是不存在的,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规定,食品成分中的糖含量≤0.5g/100 g时,脂肪含量≤0.5g/100 g时,其含量都可以标注为“0”,因此,产品包装上标注“无糖”、“无脂肪”的食物,实际上,还是会含有微量的糖分、脂肪,大量食用对于特殊人群,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仍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很多食品,说是“无糖”的,但为改善食品的口感,可能会添加了一些代糖物质。代糖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两种。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甜味剂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等,天然提取物(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苷、罗汉果苷、赤藓糖醇、木糖醇、雪莲果糖浆等,还有一些糖醇类功能糖如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但低热量的甜味剂也并非对健康绝对安全。事实上,有很多研究发现无论是人工甜味剂还是天然甜味剂都存在着一定的健康风险。一项针对10万法国成年人的前瞻性研究(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表明,食品和饮料中的人造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钾和三氯蔗糖)使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9%。而另一项来自法国的研究声称,阿斯巴甜和安赛蜜有增加癌症风险。以色列和新加坡学者研究声明,6种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纽甜、爱德万甜和乙酰磺胺酸钾)以及含有这些甜味剂的一些运动补品是肠道菌群的“潜在杀手”。美国心脏病协会认为,目前受限于观察性研究人工甜味剂安全性结果并不确定,并建议儿童禁止饮用甜味剂替代的甜饮料。而天然甜味剂大量单一食用或与其他糖类混合食用时可能带来消化问题,如赤藓糖醇、木糖醇、雪莲果糖浆。因此,针对甜味剂我国和世界各国在使用上均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而且值得警惕的,即便如此,超标超范围使用仍然屡禁不止。此外,代糖食品口感也并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无糖纯豆浆粉、肉干味道也不错,但无糖巧克力、可乐,酸奶…,试试才知道,…哇!。所以甜味剂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科学界至今也有争议。而对于笔者而言,我选择更“保守”一些。

“无蔗糖(白糖)”食品,此类食品品指在产品中未添加蔗糖,但可能会加入葡萄糖、麦芽糖等天然甜味剂,所以其含糖量可能仍然较高。我无意抵毁“无蔗糖”食品,但无论其初衷为何,都逃不掉其试图将其产品“无糖”这一错误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嫌疑,且不受法律惩罚。而事实也确如此,因为这使得未经过科学培训的我的姐姐有一天从超市回来,兴奋的告诉我她买到了“无糖”酸奶(显然将无蔗糖理解为无糖)。

无“游离糖”食品,这是一个新名词。游离糖是指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果糖、葡糖糖等)和双糖(麦芽糖、蔗糖等)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我们常在食品配料表中看到的:白砂糖、蔗糖、葡糖糖、果糖、麦芽糖、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就是游离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减少游离糖摄入量,所以控糖,其实不止是减肥期的工作,而是一个保持健康的终身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游离糖并不包括完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存在的糖类以及牛奶中的乳糖。关于“游离糖”,笔者未能检索到更多的信息(读者有兴趣可以参阅其它资料)。

实际上,关于如何引导消费者理性安全选购食品,笔者也时常处于困惑和不安全之中。我们总是告诫消费者,如何警惕商品的虚假宣传,但总有源源不断的新手段、新说法、新名词(这有懒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很讽刺),引导消费者再次听从其营销劝导,“从善如流”的购买其产品。何况面对今天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科学理论尚在探索之中。许多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甫一问世,经常被各怀心思(鬼胎)的商家应用于产品的营销之中。

因此,我们只能告诉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多看多想多思考。看清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和能量表(两者非常重)。留意尾随在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甚至是成分表、能量表之后的太多的下意识反应,太多的广告,太多借机推销产品的骗子。我们也呼吁科学工作者们,在科学普及时,谨慎再谨慎,并及时通告科学研究成果被各种营销手段片面利用,不可打虎不成,反受其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顾可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2273-139074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