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静
论科研中的“专”与“博” 精选
2021-6-13 09:15
阅读:5752

论科研中的“专”与“博”

清欢

“专”与“博”历来是争议的焦点,科研中亦是如此,恰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概因人精力有限,发力相同,作用面积大则压强小,作用面积小则压强大。伟人智力优越,可多点开花,而多数普通人找对点,坚持不懈,亦有所得。

然物质关系总是相互的,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过于强调专与博则有失偏颇,失之于自然。人,本自然,亦遵循自然之道。恰如饮食,粗粮细粮不可或缺,瓜果蔬菜亦是必须,有所偏重无伤大雅,过于偏食,终会有损健康。又如人文与科学,貌似平行双线永不相交,实在内涵与本质相同,亦相互影响。概自然道一而象万千!

鉴于此,人不可偏执!

“专”与“博”不可一劈为二,分清主辅即可。主食为重,补充能量;辅食为次,补充营养;主辅结合,方能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推之于科研,人之精力有限,如何使之平衡?个人以为,平衡来自于规律性。恰如人生,悲伤与欢愉交错,悲伤时且哭泣,欢愉时且大笑,概况而言就是什么境遇做什么事,啥时间干啥事。世界是公平的,每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终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4天。某某沉溺学术,24小时沉浸“专”的领域,精力和身体终会不适,不可持久。如将24小时进行划分,将8小时给“专”,1小时给“博”,长此以往,则“专”仍是专,而“博”也变为专。这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愚公之理。

且“专”与“博”本是相互促进,而非矛盾。“博”终会以另一种形式促进“专”,这是隐形的蝴蝶效应,是“道”。恰如研究燃煤电厂脱硫机理,读文史调节精神状态,读大气动力学亦有所启迪,皆推进研究的进展。

无论“专”与“博”,做科研,终须心静,终须坚持不懈,终须积累,方可成就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理想不同、智力有别,做自己的“专”与“博”,多进行纵向对比,不可过多横向较真!万物为刍狗,人自珍惜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于伟静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43927-129095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