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
内卷的孔乙己
2021-4-13 14:16
阅读:4360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科举的失败者,用现在时髦的话,可以说是科举‘内卷’下来的读书人。诚然孔乙己不思进取,流落成乞丐也只是被看成个笑话。可惜成王败寇。落魄的人,向来是被‘凉薄’的;而成功的人,却鲜被问及其光鲜之下。


如果从唯物的角度看‘科举内卷’问题,那么孔乙己作为读书人的群像,真的没什么可以指摘的。科举下,读书人千千万,榜上名额只有几百。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注定有八九成的读书人是必然名落孙山的,这和努不努力聪不聪明无关,资源所限也。所以孔乙己这样的下第之人绝不是少数,他们的人生也会几如孔乙己吧。


科举名额所限是造成‘内卷’的一个原因,却不是主要原因。任何考试都有名额限制,真正导致‘内卷’的原因是——教育同质。孔乙己从小开始读书,学习‘小学’和‘大学’的内容,已经学得很好了。字写得很好,知道‘回字有四样写法’,说明‘小学’很棒;懂得‘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窃书不能算偷’的道理,说明‘大学’也很棒。就是这样一个读书科科及格甚至优秀的学生,被科举‘内卷’下来后,只能沦为乞丐。


为什么?教育同质!为了科举,人人都读‘文’。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利用科举,最终以‘文’谋生,但是总有剩下的九成,无法通过科举而上,下第的人靠‘文’又无法谋生,只能是沦为孔乙己。


孔乙己不过是科举内卷的可怜之人,并不是一个可气可笑之人。


通过对‘内卷的孔乙己’的分析,我们得出内卷的两条因素:资源所限名额有限+教育同质百无一用。这就是导致孔乙己这一读书人群像悲催命运的客观因素。那么‘内卷’能不能被打破?要真正打破‘内卷’的困局就要打破这两条物质层面的客观条件,要求‘孔乙己’穷则变是无济于事的。


怎么解决‘资源所限名额有限’这一难题呢?那只能是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资源和名额。可是发展生产力这个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可以想象长时间里‘名额有限’这个事情一直会存在。


怎么解决‘教育同质百无一用’这一问题?看起来是可以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事实上教育也一直在改革。教育培养更多有不同作用的人才,打破只能通过‘文官’才能发挥作用的‘百无一用’困局,让更多的人能发挥作用,投入社会生产。这样培养很多可以‘出圈’的人才,不仅可以解决教育圈的内卷,同时也在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做贡献,进一步又解决了‘资源所限名额有限’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学技术的摇篮。教育绝不能同质,而培养百无一用的人。


所以当前问题在于教育能不能解决‘教育同质百无一用’问题,培养出更多可以‘出圈’的人才去发展社会生产力。说得更直白就是教育不能与社会生产脱节。而如今‘内卷’这么厉害,似乎反应的是‘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脱节’。教育培养出的人,无力出圈,只能在教育圈内卷,导致社会生产力无法等比例提高,最终导致教育圈外的其他圈也要内卷。


所以我觉得社会各圈的内卷始于教育圈的内卷,根本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脱节’。


即使现在改革教育,使得‘教育同质百无一用’问题得以解决,那打破内卷的状态也要好长时间,毕竟‘十年树树百年树人’。这样可能很多人短期内无法摆脱成为‘孔乙己’的命运。这也无怪乎教育圈为什么最近有人跳楼有人猝死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内卷’不是一日建成的。解决方案不是没有,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可怜现在社会上的‘孔乙己’何以能快乐度日,早日脱离‘内卷’呢?我觉得还得从鲁迅作品里找答案。客观的‘内卷’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可是主观上却可以选择‘儿子打老子’的态度面对。


是的面对‘内卷的孔乙己’,唯有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应对。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嘛。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如果人们追求的是物质的富足和奢侈,限于地球资源的有效,大部分人无法达成这样愿望;如果人们只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由于精神快乐没有总量的限制,没有客观规律会限制所有人获得快乐。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快乐未必是连在一起的。有的人就是安贫乐道,这有什么自欺欺人的?反而如果只有富足才能快乐,那这是哪门子的歪理啊。


‘内卷的孔乙己’是一种病,既是社会病又是个人病。‘阿Q精神胜利法’对个人病的‘内卷的孔乙己’可以立即见效,只要能够活用。但是对于社会病的‘内卷的孔乙己’,‘药’在哪里呢?肯定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而是打破‘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脱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34297-128176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