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茂腾
植物学结课感想(六)——结课时的不舍 精选
2022-5-23 10:32
阅读:8906

本学期第4到第11周,我担任了基础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2101班的植物学课程教学任务,该课程结束后,同学们都写下了该门课程的结课感想,本博文分享的是乔欣然、唐烨和徐丹洋同学的结课感想。

(乔欣然)为期八周的植物学课程结束了,身边好友不舍地跟我说植物学结课她会很难过的,我听到这话也不舍起来,想起过去的八周时间内,每周三和周四与栗老师一起学习交流,一起看花识草、切果共啖的时光,一时间内心升起些许感慨。

在植物学课之前,我很难想象大学课程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又丰富多彩。学习植物的哪一个部位便课前采集来,课上不仅能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实物,还能与老师同学交流,大家采集的植物汇集到一块,形成较为丰富的材料库,我们以此也最直观最深刻地学习巩固了课堂内容与课本知识。最难忘的还是学习植物的生殖器官果实时,栗老师买来橘子、苹果和草莓等丰富的果实,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随着栗老师的解剖与讲解学习课堂知识,一边享受各种水果的风味,对手中果实的认识也不再停留于先前的水平,而学会以植物学的专业角度看待和理解。以后与他人分享水果时如果能指出食用部位并且简单介绍相关知识,想来也是一桩幽默而有风度的事。

在植物学课堂所学实在与生活联系得太紧,这样一门生动有趣、具体有形的学科怎么能让人不感兴趣呢?榕树的“一木成林”,与主茎并立的结构是根还是茎呢?树木的年轮是怎么产生的?俗话“树怕剥皮”究竟是说的什么“皮”呢?植物的花何以如此丰富多彩,又如何以此区分不同植物呢?植物的果实如何发育而来?我们平时食用的部位都是果实的果皮吗?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在植物学的课堂上找到答案。与朋友走在路上,能够指着路边的野花野草介绍:“这是白车轴草,这是小毛茛……”在收获友人钦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初步地识别自己身边的植物而感到高兴;偶见一株漂亮喜人的花,在拍照的同时也会开始注意观察花朵的结构,运用识花软件,再结合自己所学与各种文献资料,能够初步了解这种植物的名字及主要特征;品读古诗时遇到植物的意象,在仔细琢磨诗人情感的同时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与资料查找,初步了解这种植物用作诗句里的意象时的主要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时也能发现并不正确但却有意思的说法,比如上课时所说“苔花如米小”中苔藓植物并没有花,但被误以为是花的苔藓的孢子确实是苔藓的生殖器官……总之,植物学课程的点染让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多添了几分乐趣。

当然,如果仅从专业学习角度看,植物学是未来生物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在学习更为深入的生物学理论之前,首先要了解植物(包括动物)的基本生理学特征和分类知识。但我认为,这不仅是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所有普通学生应当了解的常识——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见解、有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如果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对于自己成长起来的这片土地、这个地球没有一些了解,那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对这样的“绿水青山”不做了解不做学习,如何真正认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而不是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又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利用好“绿水青山”,造福社会造福人类,使之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另外,植物学课程之所以是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在于其知识的基础性,也在于它的学科结构已经相对完整成熟,有相对经典的学习体系。比如,我们学习植物学时,先对高等植物进行分部剖析学习,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通学一遍,掌握植物的普遍特征与生理机制,然后再学习通过这些部位如何对植物进行识别与分类。由普遍到特殊,这几乎是所有自然学科基本的发展或者学习规律。再比如我们在学习被子植物的分类时,学会用花程式对植物的花进行统一的量化的描述,再比如林奈的双名法目的也是在于用统一清晰的规则划清植物种类,实际上要研究任何一个系统,都首先要使用一套统一而周全的规则对系统进行剖析和分类,进一步地可以用统一的规则量化标记,这也是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学科,我想人文社科所做的研究也离不开统一清晰的划定。

因而我想,开头提到的这位同学在结课时的不舍,应该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这样一门课程,虽短小但精悍,八周内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马观花地周游了植物帝国,初步揭开了这些生灵的神秘面纱。虽然这场旅行已经结束,但我想上过这门课的学生们应该都是收益良久的,我也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唐烨)植物学,一门古老,庞杂而又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上栗老师讲述的植物学课程前,我由于前面学习动物学的直觉,感觉植物学课程将会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而又复杂难背的课程。但是,从上完栗老师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对植物学课程的观点就变得与原先截然不同了。我开始了解,并逐渐爱上了植物学课程的学习,以至于现在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突然就到了节课的时间,没有了每周34下午和晚上的植物学课程,突然还有点若有所失的迷茫之感。

在栗老师的课堂上,繁琐,复杂的植物学知识,被栗老师手上的各种新鲜植物变得生动,形象。栗老师每次授课,都会精心挑选几种具有当堂课典型特征的植物展示给我们每个人看,把植物学知识形象化,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此外,栗老师还经常给我们布置一些课前小任务,带一种植物的叶片,枝条,果实,种子等等,使我们在做这些有趣任务的过程中又启发和巩固了我们的知识。

此外,栗老师还尤其注重我们人文素养的培养。我本来作为一个理科学生并不是非常重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但在栗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栗老师和同学背诵有关植物的名诗,名句,在不知不觉中,我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些著名诗句的美妙和意境。当然,如果诗句中有任何关于植物不科学的理解,栗老师也会指出和提醒我们。

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栗老师讲解水果结构的那次课。在那次课上,栗老师特意从市场上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苹果,梨,油桃,黄瓜,哈密瓜等等,同学们在品尝各种水果的同时,记住了水果的各种结构

同时,栗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述植物学知识,在生活中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了解植物学的知识。自从加了老师的qq,每天在空间里都能看到不同的植物,大多数是从没见过的,还有一些是在路边随处可见,但以前总是忽略的植物。比如,现在经常走在路上遇见一种植物,突然反应出原来它是xx啊。此外,现在走在路上,已经养成了留意旁边的植物的习惯。栗老师不仅教给我们植物学的知识,也培养了我们植物学的研究与发现精神。

虽然栗老师的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学的学习就可以放松。植物学的知识非常庞杂,即使栗老师已经帮我们在ppt上框出了重点知识,每次作业还是动不动就写到了好几页。每节课记下来的知识也总是在后面的几次课上再次忘记,还得经常复习。植物学的学习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这一次课程的时间,而是应该像生活经验一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徐丹洋)从那以后,当我再看到一棵路边的树,呈现在我眼中的不再是一个三维的深棕色树干和它繁茂的枝叶。植物课似乎将我带向更高维的世界。我仿佛看到,在远长于我的生命的时间里,他是怎么从一颗种子的萌发开始,到茎的伸长、叶的出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透过地上粗壮的树干我似乎看到他的根在地下和其他植物的根纠缠在一起,拼劲全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再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枝条和叶片,最终蒸腾到大气。

我震惊于自己看待周遭生命方式的变化,震撼于植物学带给我的时空结合看世界的新视角。原来植物学教会我的远不止植物的分类和六大器官发育的过程与其功能。这样一个远比动物丰富的类群的存在起初就吸引着我,他的演化过程折射出深刻的科学道理。

栗老师讲解收放自如,既能从宏观把握植物各个器官的发展过程和植物的进化程度,又能深入分子水平解释植物表观层面的现象和进化的过程。栗老师的植物学真正做到研究型授课,启发我不断探寻植物很多现象的深层原因。柱头为什么接触到特定的花粉后花粉管才萌发?为什么没有双精入卵?西瓜为什么“心里”最甜?栗老师在课堂上引导我们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像一个科学家一样深入植物解释他们每一个生物过程实现的原因,勇敢提出自己的假设。

对于本课程的遗憾只有一个,那就是课程时间太短。当我刚知道繁茂的被子植物门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时候植物学就戛然而止了。栗老师每周带着惊喜来到教室,讲到果实我们就真的吃到了苹果,草莓和西瓜,谈到叶时所及之处是单叶、复叶,叶型有圆形、卵形、披针形,叶缘分锯齿、牙齿和钝齿。第一节课他就带着自家床板给我们看年轮形态,第四周他又卷着棕榈大叶子进了教室。栗老师的植物课实在是令人着迷!期待与老师的课程再见之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栗茂腾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9332-133980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